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5016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它是由下放端和主机端构成,下放端包括探测器、及与其依次相连的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端包括无线接收器、主机电源、主机键盘、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无线接收器和主机键盘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机信息显示器和外部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接收器、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输入端相连,无线发射器与主机的无线接收器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报警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它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保护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的发展,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急剧增加,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巡视变得越来越困难。以往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主要由变电站值班人员定期巡视完成,有如下缺点:1、巡视间隔长,发现设备问题的实时性差;2、工作危险,巡视人员所处厂区设备都带有高电压,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3、消耗人力物力多,巡视需要值班人员下到场区逐个设备检查,效率低下,容易漏检;4、检查精度差,普遍使用红外测温仪等设备远距离检查,距被测设备远,加之现场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导致检测精度不高。另外,电网设备经常会发生各种异常和故障,比如进水,绝缘下降,过热,着火等,如不能及时发现,则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给各变电站带来很大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事故,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发生的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其在于是由下放端和主机端构成,下放端包括探测器、及与其依次相连的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端包括无线接收器、主机电源、主机键盘、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无线接收器和主机键盘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机信息显示器和外部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接收器、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输入端相连,无线发射器与主机的无线接收器通信。所述的探测器由若干个探头组成。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分别采用RF无线发射器和RF无线接收器。所述的信息显示器为屏幕和/或指示灯显示。所述的电源模块为太阳能电池板或外部电源向内置锂电池充电,并具有短路、过充、过放电保护功能。所述下放端的单片机还接收键盘信息。所述的主机信息显示器为屏幕和/或指示灯和/或声光指示显示。所述的外部通信模块为程序升级接口和USB接口和网络接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探测器可根据实际应用换装多种不同类型探头,可同时探测多个被测设备的温度、湿度、震动、噪音,开关量、光度等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送至主机,并根据预设阈值发出警告信息,达到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异常和事故,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发生。本专利技术安全、可靠,减少大量人力、物力,提供设备检查效率,且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机端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放端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放端运行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机端运行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见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的实施例所限制,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另外,以不违背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其在于是由下放端和主机端构成,下放端包括探测器、及与其依次相连的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还接收键盘信息,主机端包括无线接收器、主机电源、主机键盘、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无线接收器和主机键盘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机信息显示器和外部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接收器、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输入端相连,RF无线发射器与主机的RF无线接收器通信。上述的探测器由温度、湿度、震动、噪音探头组成。上述的信息显示器为屏幕和指示灯显示。上述的电源模块为太阳能电池板或外部电源向内置锂电池充电,并具有短路、过充、过放电保护功能。上述的主机信息显示器为屏幕和指示灯和声光指示显示。上述的外部通信模块为程序升级接口和USB接口和网络接口。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其在于是由下放端和主机端构成,下放端包括探测器、及与其依次相连的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端包括无线接收器、主机电源、主机键盘、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无线接收器和主机键盘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机信息显示器和外部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接收器、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输入端相连,无线发射器与主机的无线接收器通信。上述的探测器由温度、湿度、震动、噪音,开关量、光度探头组成。上述的信息显示器为屏幕或指示灯显示。上述的电源模块为太阳能、外部电源或随时给内部电池充电的供电方式,并具有自身故障、失电、低电量告警功能。上述的主机信息显示器为屏幕或指示灯或声光指示显示。上述的外部通信模块为程序升级接口和USB接口和网络接口。本专利技术特有的运行原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放端运行流程示意图。1、本专利技术的下放端的单片机开始初始化,读取程序; 2、单片机运行自检程序,检查电池电压、机身温度、外部电源和探头连接状况和是否正常,并存储自检状况。3、单片机通过AD采集控制器采集探头数据,并转换、存储。4、单片机给RF无线发射器发送自检信息和探头采集的数据,RF无线发射器与主机端通信,发射数据。5、单片机扫描键盘,是否有按键被按下,如果有,则根据其功能做出响应,并开始从0计时。6、单片机给屏幕和指示灯发送数据,刷新屏幕和指示灯显示。7、单片机判断距上次有按键被按下已计时多长时间,若时间小于预设时间tl,则返回键盘扫描程序,若大于tl,则使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电能,并开始从0计时。8、当计时超过预设时间T时,系统返回工作状态,程序返回2自检,并继续向下运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机端运行流程示意图。1、本专利技术的主机端的电单片机开始初始化,读取程序; 2、单片机运行自检程序,检查内部各模块是否正常,并将自检结果存储。3、单片机通过RF无线接收器采集下放端上传的数据,并存储。4、单片机通过外部通信模块与外部通信。5、单片机扫描键盘,如果有按键被按下,则判断其功能,并对其进行响应,执行相应功能。6、单片机比较采集到的下放端的数据和预设的阈值比较并驱动屏幕与指示灯,刷新屏幕和指示灯显示信息(数据超过阈值则显示警告信息)。7、程序重新返回到3,采集下放端上传的数据,并存储,并继续向下运行。【主权项】1.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下放端和主机端构成,下放端包括探测器、及与其依次相连的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无线发射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布式设备异常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下放端和主机端构成,下放端包括探测器、及与其依次相连的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AD采集控制器、单片机、无线发射器和信息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端包括无线接收器、主机电源、主机键盘、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无线接收器和主机键盘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机信息显示器和外部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主机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接收器、单片机、主机信息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输入端相连,无线发射器与主机的无线接收器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鑫李文涛张旗魏晓晨王安龙于峻蘅孙晓萍吴奇泽康越盖博石磊王晓云朱元亮马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