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379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输送带用新型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是采用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作为辊筒材料,管材两端管口镶入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轴承、轴,辊筒两端安装密封端盖,两密封端盖外的轴上安装弹簧挡圈。在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配合位置安装密封件。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是在高分子材料基体内,纵向置入钢丝、钢绞线、钢丝绳、纤维或纤维绳等线型强化材料,加工制造而成。该托辊抗弯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耐磨损,轴承密封性能好。输送带与托辊辊筒之间的摩擦副匹配合理、不会打滑,减少了工作效率损失。其质量轻、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制造加工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和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尤其是一种输送带用新型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 二
技术介绍
输送带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煤炭、砂料、粮食、矿石、化工原料等各种物料的输送装备中,其承载用的托辊用量较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其长度可达500万米甚至更长,托辊总用量约为2000万件/年。托辊辊筒当前所用材料大致有钢材、陶瓷、玻璃钢、塑料等,尤以钢材为主。托辊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辊筒与辊轴之间的密封不严,造成运行过程中过早的向筒内轴承渗漏水分、灰分等,致使轴承磨损或卡死,托辊失效甚至损伤运输带,降低了使用寿命。由于托辊在输送带工作中承载力大,工作环境恶劣,目前除了用钢材制作以外,其它材料的应用效果不理想。钢制托辊辊筒或陶瓷辊筒与输送带之间摩擦力小,输送带容易在辊上滑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加速了器件磨损。同时,钢制托辊辊筒,重量大,耗能高,造价也相对较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和利用一种适应结构最大应力纵向分布,抗弯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耐磨损的高分子材料,设计一种结构紧凑,轴承密封性能好,输送带与托辊辊筒之间的摩擦副匹配合理、质量轻、成本低,制造加工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和维护方便的托辊。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采用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作为辊筒材料,管材两端管口镶入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轴承、轴,辊筒两端安装密封端盖,两密封端盖外的轴上位置安装弹簧挡圈。在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配合位置安装密封件;密封件可以是“O”型密封圈,或者是油封,或者是迷宫式密封环。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是在高分子材料基体内,纵向置入钢丝、钢绞线、钢丝绳、纤维或纤维绳等线型强化材料,加工制造而成。置入线型强化材料的工艺为挤出工艺、注射工艺和浇注工艺等。纵向置入的线型强化材料表面,在置入前要进行除油、除锈、活化处理,以提高线型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亲和力,使基体材料与置入的线型强化材料融为一体,以取得良好的强化效果。辊筒两端安装密封端盖,采用与现行橡胶高压管等管件相类似的紧密安装方法或者粘接。应用效果1、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依靠纵向增强材料为主承担结构中纵向分布着的最大应力,依靠基体材料承担结构中其它方向的应力,其承载能力强。2、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辊筒的基体材料可选用诸如橡胶、塑料弹性体等材料,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副匹配合理,不会打滑,减少了工作效率损失。3、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结构合理,密封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安装和维护方便。4、该托辊加工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四附图说明图1为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结构示意图;图2为密封结构和弹簧档圈安装部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辊筒1-1、高分子基材1-2、纵向增强线材2、密封端盖 3、轴承座 4、轴承 5、轴 6、密封件 7、弹簧挡圈。五具体实施方式(一)辊筒加工高分子基材1-1,采用聚氨酯(TPU)、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以及它们之间或与橡胶、塑料弹性体之间的共混改性材料或者聚氨酯(CPU)、液体树脂等,与表面经除油、除锈、活化等工艺处理过的钢丝、钢绞线、钢丝绳、纤维和纤维绳等增强线材1-2,经挤出、注射或浇注等成型工艺,复合加强加工而成辊简1。挤出成形时,挤出模具模口设有增强线材1-2定位导出孔,在挤出高分子基材1-1的同时,增强线材1-2同步复合挤出。注射成形时,注射模具阴模采用双剖分结构,阴模两端设有增强线材1-2的定位孔或拉紧孔,便于复合加强钢丝、钢绞线、钢丝绳、纤维和纤维绳等的定位,注射完毕后抽出芯模(阳模)打开阴模即可成形。浇注成形时,浇注模具阴模采用双剖分结构,阴模两端设有增强材料1-2的定位孔或拉紧孔,便于增强材料的定位,浇注完毕后抽出芯模(阳模)打开阴模即可成形。(二)托辊组装将轴承4安装于轴5两端轴肩上,然后将装有轴承的轴5放入辊筒1内腔,装配上轴承座3,轴承座3的外圆表面与辊筒1的内孔紧密配合,轴承座的内孔表面与轴承外圈紧密配合。轴承座3与轴配合的内孔表面上加工出安装密封件6的沟槽,在安装轴承座3前先将密封件(“O”型密封圈,或者油封,或者迷宫式密封环)安装进去。密封端盖2套入轴5,采用与现行橡胶高压管等管件相类似的紧密安装方法或者粘接方法将密封端盖2紧密安装在辊筒1上。在紧靠密封端盖2端面位置的轴的外圆上加工有安装弹簧挡圈的槽,将弹簧挡圈7安装进去。上述装配过程完成了对辊筒1内腔、轴承座3、轴承4和轴5之间的相互密封。为了保证轴承4的润滑,辊筒内腔可装入适当的润滑油等润滑剂,并在棍筒内腔设置螺旋齿片,将润滑油带到需要润滑的轴承部位。权利要求1.新型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是由辊筒、轴承座、轴承、轴构成,其特征为,采用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作为辊筒材料,管材两端管口镶入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轴承、轴,辊筒两端安装密封端盖,两密封端盖外的轴上位置安装弹簧挡圈,在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配合位置安装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其特征为所述密封件可以是“O”型密封圈,或者是油封,或者是迷宫式密封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输送带用新型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是采用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作为辊筒材料,管材两端管口镶入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轴承、轴,辊筒两端安装密封端盖,两密封端盖外的轴上安装弹簧挡圈。在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配合位置安装密封件。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是在高分子材料基体内,纵向置入钢丝、钢绞线、钢丝绳、纤维或纤维绳等线型强化材料,加工制造而成。该托辊抗弯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耐磨损,轴承密封性能好。输送带与托辊辊筒之间的摩擦副匹配合理、不会打滑,减少了工作效率损失。其质量轻、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制造加工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和维护方便。文档编号B65G23/00GK2732684SQ200420053218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王威强, 李象国, 陈中合 申请人:济南三达信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纵向增强高分子材料托辊,是由辊筒、轴承座、轴承、轴构成,其特征为,采用纵向增强高分子管材作为辊筒材料,管材两端管口镶入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轴承、轴,辊筒两端安装密封端盖,两密封端盖外的轴上位置安装弹簧挡圈,在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配合位置安装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强李象国陈中合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三达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