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载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896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8:58
一种高负载继电器。主要解决现有继电器过流能力弱,产品性能差,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固定部与端子弯折部,所述固定部与轭铁固定连接,所述端子弯折部下侧设有第一拉伸凸台,所述第一拉伸凸台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拉伸凸台安置在其中一个螺孔让位口内;所述静簧片弯折部下侧设有第二拉伸凸台,所述第二拉伸凸台中心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拉伸凸台安置在另一个螺孔让位口内。其优点在于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接线端子与静簧片通过螺钉方式接线,具有更好的过流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负载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制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现有的继电器采用快接端子接线方式,不仅装配麻烦,而且过流能力差,导致产品性能差,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负载继电器,解决现有继电器过流能力弱,产品性能差,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负载继电器,包括外壳、底板、线圈组件、轭铁组件、静簧片、动簧片、铁芯、定位片;所述轭铁组件包括轭铁、接线端子;所述底板上设有轭铁固定孔、静簧槽、定位槽、2个端子固定台,所述端子固定台上端设有螺孔让位口 ;所述轭铁上设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插入轭铁固定孔固定;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固定部与端子弯折部,所述固定部与轭铁固定连接,所述端子弯折部下侧设有第一拉伸凸台,所述第一拉伸凸台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拉伸凸台安置在其中一个螺孔让位口内;所述静簧片包括安装部、静簧片弯折部、静簧片引脚,所述安装部插入静簧槽固定;所述静簧片弯折部下侧设有第二拉伸凸台,所述第二拉伸凸台中心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拉伸凸台安置在另一个螺孔让位口内;所述定位片插入定位槽固定。所述轭铁上设有第一铆合凸台、第二铆合凸台,所述接线端子的固定部设有与第一铆合凸台适配的第一铆合通孔,所述动簧片上设有与第二铆合凸台适配的第二铆合通孔,所述接线端子与动簧片铆合固定在轭铁上。所述轭铁上还设有焊点,所述接线端子、动簧片与轭铁点焊固定。所述接线端子固定部设有沉孔,所述第一铆合通孔设置在沉孔内。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架、引线针,所述线圈架上设有引脚孔,所述引线针插入引脚孔内,并通过压接固定。所述线圈架上设有隔弧片安装槽,所述隔弧片安装槽上安装有隔弧片。所述线圈架一端设有2个限位凸台,所述动簧片设置在2个限位凸台之间。所述外壳上设有两个分别与静簧片、接线端子配合的开口槽,两个所述开口槽由绝缘挡板隔开,所述两个开口槽底部一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绝缘挡板倒角设置。所述开口槽另一侧还设有与静簧片、接线端子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开口槽表面边缘还设有封胶槽,所述静簧片、接线端子与外壳通过封胶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接线端子与静簧片通过螺钉方式接线,具有更好的过流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壳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壳内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底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线圈组件与轭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轭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静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线圈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线圈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外壳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开槽,12-绝缘挡板,13-导向块,14-限位块,15-封胶槽,2_底板,21-轭铁固定孔,22-静簧槽,23-定位槽,24-端子定位台,25-螺纹让位口,3-线圈组件,31-线圈架,311-引针孔,312-隔弧片安装槽,动簧片限位凸台,32-引线针,4-轭铁组件,41-轭铁,411-固定脚、412-第一铆合凸台,413-第二铆合凸台,414-焊点,42-接线端子,421-固定部,422-端子弯折部,423-第一拉伸凸台,424-第一螺纹孔,425-第一铆合通孔,426-沉孔,5-静簧片,51-安装部,52-静簧片弯折部,53-静簧片引脚,54-第二拉伸凸台,55-第二螺纹孔,6-动簧片,61-第二铆合通孔7-铁芯,8-定位片,9-隔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高负载继电器,包括外壳1、底板2、线圈组件3、轭铁组件4、静簧片5、动簧片6、铁芯7、定位片8 ;所述轭铁组件4包括轭铁41、接线端子42 ;所述底板2上设有轭铁固定孔21、静簧槽22、定位槽23、2个端子固定台24,所述端子固定台24上端设有螺孔让位口 25 ;所述轭铁41上设有固定脚411,所述固定脚411插入轭铁固定孔21固定;所述接线端子42包括固定部421与端子弯折部422,所述固定部421与轭铁41固定连接,所述端子弯折部422下侧设有第一拉伸凸台423,所述第一拉伸凸台423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424,所述第一拉伸凸台423安置在其中一个螺孔让位口 25内;所述静簧片5包括安装部51、静簧片弯折部52、静簧片引脚53,所述安装部51插入静簧槽22固定;所述静簧片弯折部52下侧设有第二拉伸凸台54,所述第二拉伸凸台54中心设有第二螺纹孔55,所述第二拉伸凸台54安置在另一个螺孔让位口 25内;所述定位片8插入定位槽23固定。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接线端子与静簧片通过螺钉方式接线,具有更好的过流能力,提升了广品的实用寿命。如图所示,所述轭铁41上设有第一铆合凸台412、第二铆合凸台413,所述接线端子42固定部421设有沉孔426,所述沉孔426内设有与第一铆合凸台412适配的第一铆合通孔425,所述动簧片6上设有与第二铆合凸台413适配的第二铆合通孔61,所述接线端子42与动簧片6铆合固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负载继电器,包括外壳(1)、底板(2)、线圈组件(3)、轭铁组件(4)、静簧片(5)、动簧片(6)、铁芯(7)、定位片(8);所述轭铁组件(4)包括轭铁(41)、接线端子(4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轭铁固定孔(21)、静簧槽(22)、定位槽(23)、2个端子固定台(24),所述端子固定台(24)上端设有螺孔让位口(25);所述轭铁(41)上设有固定脚(411),所述固定脚(411)插入轭铁固定孔(21)固定;所述接线端子(42)包括固定部(421)与端子弯折部(422),所述固定部(421)与轭铁(41)固定连接,所述端子弯折部(422)下侧设有第一拉伸凸台(423),所述第一拉伸凸台(423)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424),所述第一拉伸凸台(423)安置在其中一个螺孔让位口(25)内;所述静簧片(5)包括安装部(51)、静簧片弯折部(52)、静簧片引脚(53),所述安装部(51)插入静簧槽(22)固定;所述静簧片弯折部(52)下侧设有第二拉伸凸台(54),所述第二拉伸凸台(54)中心设有第二螺纹孔(55),所述第二拉伸凸台(54)安置在另一个螺孔让位口(25)内;所述定位片(8)插入定位槽(23)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多卿新华林罗豪方旭蔡翼武洪泽钊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美硕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