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城专利>正文

施肥给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5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施肥给料器,属于施肥器的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施肥器的给料装置。由壳体6和给料辊轮装配而成。给料辊轮由外辊5和齿形轮7嵌装而成,两者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上,可随之转动。外辊和齿形轮中间的空腔中设有弹簧2,传动轴靠近外辊的一端有螺纹,与其上的螺母4配合。转动螺母4,可压迫外辊5和齿形轮7使两者嵌入的深度增加,从而缩小齿形轮齿间凹槽的有效容积,使物料流量变小。反方向转动螺母4时,在弹簧2的作用下,外辊5和齿形轮7嵌入的深度减少,增大齿形轮齿间凹槽的有效容积,使物料的流量变大。具有结构简单、流量控制方便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施肥器的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施肥器的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施用化肥的常用方法已由手工抛撒逐渐过渡为利用机载施肥器完成。在现有的施肥器中,落料装置只是简单的一个出口,辅以挡料板以调整化肥流量的大小。由于化肥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化肥的粒度、密度、黏度均有较大差异,从而致使其流动性相差很大,利用现有施肥器的出料口很难控制化肥流量达到均匀和适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施肥给料器,以克服现有施肥器出料口的不足之处,达到流量控制简单方便、准确可靠的目的。本技术所公开的施肥给料器,由壳体6和给料辊轮装配而成,壳体的上端开口为进料口1,下端开口为出料口8。所述的给料辊轮由外辊5和齿形轮7嵌装而成,两者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上,可随之转动。外辊和齿形轮中间的空腔中设有弹簧2,传动轴靠近外辊的一端有螺纹,与其上的螺母4配合。-->当本技术的给料辊轮随传动轴转动时,齿形轮7的齿间构成的凹槽便源源不断地将物料排出,从而具有主动给料的功能。特别地,转动传动轴上的螺母4,可以压迫外辊5和齿形轮7使两者嵌入的深度增加,从而缩小了齿形轮齿间凹槽的有效容积,使物料的流量变小。相反地,当反方向转动螺母4时,在弹簧2的作用下,使外辊5和齿形轮7嵌入的深度减少,从而增大了齿形轮齿间凹槽的有效容积,使物料的流量变大。由此可见,本技术达到了结构简单、流量控制方便可靠的积极效果。附图说明附图部分进一步公开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本技术正视图;图2,本技术俯视图;图3,A-A向视图;图4,B-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公开的施肥给料器,由壳体6和给料辊轮装配而成,壳体包裹在给料辊轮的外围。壳体的上端开口即为进料口1,可与施肥器料斗的出口部位联结,壳体的下端开口为出料口8,可连接导管通至地面。本技术的特点在于,上述的给料辊轮是由外辊5和齿形轮7嵌装而成的,两者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上,可随之一起转动。如图3、图4所示,外辊有齿形内腔,刚好与-->齿形轮嵌装配合。两者配合后,齿形轮7的齿间凹槽露在外辊以外的部分便构成有效容积,当随传动轴转动时,便源源不断地将物料排出。如图1所示,外辊和齿形轮中间的空腔中设有一根螺旋弹簧2。传动轴靠近外辊的一端有螺纹,与传动轴上外辊外侧的螺母4配合。当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母4时,压迫外辊5和齿形轮7使两者嵌入的深度增加,缩小了齿形轮齿间凹槽的有效容积,使物料的流量变小。相反,当反时针方向转动螺母4时,在弹簧2的张力作用下,外辊5和齿形轮7嵌入的深度减少,从而增大了齿形轮齿间凹槽的有效容积,使物料的流量变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肥给料器,由壳体(6)和给料辊轮装配而成,壳体(6)的上端开口为进料口(1),下端开口为出料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料辊轮由外辊(5)和齿形轮(7)嵌装而成,两者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上;外辊(5)和齿形轮(7)中间的空腔中设有弹簧(2),传动轴(3)靠近外辊(5)的一端有螺纹,与其上的螺母(4)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给料器,由壳体(6)和给料辊轮装配而成,壳体(6)的上端开口为进料口(1),下端开口为出料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料辊轮由外辊(5)和齿形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城
申请(专利权)人:刘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