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441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它包括安装板(1)、外筒(2)、内筒(3)、浮动弹簧(4)、L板(5)、导杆(6)、螺母套(7)、带有外螺纹的固定套(8)、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组成,内筒(3)和外筒(2)内分别固定有弹簧安装座A(18)和弹簧安装座B(19),固定套(8)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套(7),导杆(6)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凹槽(20),浮动弹簧(4)套在导杆(6)上,浮动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A(18)上,浮动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B(19)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自动补偿各自由度调整的微小差异、具有缓冲功能、保证导弹精确的送入发射架滑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
技术介绍
在导弹的顶升和运输过程中,弹体位置调整托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弹体位置调整托架能够将导弹的两端抬起并运输到导弹发射架滑轨槽内,以进行导弹安装待发射工位。在此过程中,弹体位置调整托架又需要机械式转向系统和高度调整系统来保证导弹精确的装入反射架滑轨槽内,而机械式转向系统通常又包括齿轮齿条式、蜗杆滚轮式、循环球式、蜗杆指销式转向器等,其不足之处在于车辆转弯半径较大,车辆的转向角度有限,很难适用于现代军事场所,特别是一些狭小的空间内,很难保证导弹无损伤的送入发射架滑轨槽内,费时费力。此外,在导弹的运输过程中,难免会走过一些颠簸路段,这将导致导弹与托架发生擦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当弹体最后入位5mm行程内顶升时,由于弹体位置调整托架的六自由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弹体无法精确送入弹体发射架滑轨槽内,降低了装弹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实现自动补偿各自由度调整的微小差异、防止导弹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具有缓冲功能、保证导弹精确的送入发射架滑槽内的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它包括安装板、外筒、内筒、浮动弹簧、L板、导杆、螺母套、带有外螺纹的固定套、托弹轮架A和托弹轮架B组成,所述的内筒固定于安装板的顶部,内筒外套有可沿内筒外表面滑动的外筒,外筒的顶部设置有L板,L板的垂直板上设置有托弹轮架A和托弹轮架B,托弹轮架A与托弹轮架B相互铰接,托弹轮架A和托弹轮架B的顶端均旋转安装有托弹轮,托弹轮的外部包裹有缓冲层,内筒和外筒内分别固定有弹簧安装座A和弹簧安装座B,固定套设置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套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套,所述的导杆从下往上顺次穿过螺母套、固定套、弹簧安装座A、弹簧安装座B且与L板的水平板焊接,导杆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凹槽,导杆与螺母套之间设置有锁紧套,锁紧套设置于螺母套的内侧壁上,锁紧套呈楔形状,锁紧套的下端设置有卡头,所述的浮动弹簧套在导杆上,浮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A上,浮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B上。所述的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台阶孔。所述的固定套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设置于台阶孔内,所述的固定套经压板压紧环形板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的导杆垂向设置。所述的缓冲层为橡胶垫。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补偿各自由度调整的微小差异、防止导弹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具有缓冲功能、保证导弹精确的送入发射架滑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外筒,3-内筒,4-浮动弹簧,5-L板,6-导杆,7-螺母套,8-固定套,9-托弹轮架A,10-托弹轮架B,11-托弹轮,12-缓冲层,13-锁紧套,14-卡头,15-台阶孔,16-环形板,17-压板,18-弹簧安装座A,19-弹簧安装座B,20-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它包括安装板1、外筒2、内筒3、浮动弹簧4、L板5、导杆6、螺母套7、带有外螺纹的固定套8、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组成,所述的内筒3固定于安装板1的顶部,内筒3外套有可沿内筒3外表面滑动的外筒2,外筒2的顶部设置有L板5,L板5的垂直板上设置有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托弹轮架A9与托弹轮架B10相互铰接,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的顶端均旋转安装有托弹轮11,托弹轮11的外部包裹有缓冲层12,缓冲层12为橡胶垫,缓冲层12有效避免了弹体在运输过程中弹体由于颠簸而受到碰撞,损坏弹体,而两个托弹轮11之间的区域用于放置导弹,在安装导弹时,只需取用两组托弹轮11,及可将导弹的首尾部托起。所述的内筒3和外筒2内分别固定有弹簧安装座A18和弹簧安装座B19,固定套8设置于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套8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套7。所述的安装板1用于安装在具有六自由度的导弹运输车上。如图1所示,导杆6垂向设置,导杆6从下往上顺次穿过螺母套7、固定套8、弹簧安装座A18、弹簧安装座B19且与L板5的水平板焊接,导杆6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凹槽20,导杆6与螺母套7之间设置有锁紧套13,锁紧套13设置于螺母套7的内侧壁上,锁紧套13呈楔形状,锁紧套13的下端设置有卡头14,所述的浮动弹簧4套在导杆6上,浮动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A18上,浮动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B19上。所述的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台阶孔15,固定套8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板16,环形板16设置于台阶孔15内,所述的固定套8经压板17压紧环形板16固定在安装板1上。当弹体安装在托弹轮11上后,正向旋转螺母套7,螺母套7带动锁紧套13向下运动,锁紧套13上的卡头14挤压进入环形凹槽20内,从而将该弹体柔性顶升机构锁死,保持弹体与该弹体柔性顶升机构构成一个刚性体,避免在弹体运输过程中,弹体颠簸晃动,当需要浮动时则向相反方向旋转螺母套7,实现弹体柔性顶升机构的解锁。所述的弹体柔性顶升机构用于弹体最后入位5mm行程内顶升时使用,当解锁后,该机构可以保证弹体在最后顶升过程中保持小范围浮动,自动补偿弹体位置调整托架的各自由度调整的微小差异,保证弹体精确的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板(1)、外筒(2)、内筒(3)、浮动弹簧(4)、L板(5)、导杆(6)、螺母套(7)、带有外螺纹的固定套(8)、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组成,所述的内筒(3)固定于安装板(1)的顶部,内筒(3)外套有可沿内筒(3)外表面滑动的外筒(2),外筒(2)的顶部设置有L板(5),L板(5)的垂直板上设置有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托弹轮架A(9)与托弹轮架B(10)相互铰接,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的顶端均旋转安装有托弹轮(11),托弹轮(11)的外部包裹有缓冲层(12),内筒(3)和外筒(2)内分别固定有弹簧安装座A(18)和弹簧安装座B(19),固定套(8)设置于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套(8)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套(7),所述的导杆(6)从下往上顺次穿过螺母套(7)、固定套(8)、弹簧安装座A(18)、弹簧安装座B(19)且与L板(5)的水平板焊接,导杆(6)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凹槽(20),导杆(6)与螺母套(7)之间设置有锁紧套(13),锁紧套(13)设置于螺母套(7)的内侧壁上,锁紧套(13)呈楔形状,锁紧套(13)的下端设置有卡头(14),所述的浮动弹簧(4)套在导杆(6)上,浮动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A(18)上,浮动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B(1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体的柔性顶升机构,它包括外筒(2)、内筒(3)、浮动弹簧(4),导杆(6)和螺母套(7),所述的内筒(3)外套有可沿内筒(3)外表面滑动的外筒(2),内筒(3)和外筒(2)内分别固定有弹簧安装座A(18)和弹簧安装座B(19),固定套(8)设置于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套(8)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套(7),所述的导杆(6)从下往上顺次穿过螺母套(7)、固定套(8)、弹簧安装座A(18)、弹簧安装座B(19),所述的浮动弹簧(4)套在导杆(6)上,浮动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A(18)上,浮动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B(1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6)与L板(5)的水平板焊接,该顶升机构还包括安装板(1)、L板(5)、带有外螺纹的固定套(8)、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0)组成,所述的内筒(3)固定于安装板(1)的顶部,外筒(2)的顶部设置有L板(5),L板(5)的垂直板上设置有托弹轮架A(9)和托弹轮架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东郑愈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立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