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3222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包括远端功能器械组件、器械轴、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被设置在所述手术器械的近端,所述器械轴的远端和所述远端功能器械组件连接,所述器械轴的近端和所述控制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器械轴包括外管、内管、控制杆和固定在所述内管远端的弯曲组件,所述控制手柄包括固定手柄、设置在所述固定手柄内的调弯附件、与所述调弯附件活动连接的调弯控制件、旋转控制件和把手,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均被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的中部,所述旋转控制件位于所述固定手柄的近端部分,所述调弯控制件位于所述旋转控制件的近端,两者的间距小于15mm,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的轴心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在微创手术(例如腹腔镜手术)或其他形式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自1987年法国医生成功实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经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衍生出胸腔镜、盆腔镜、关节镜等一系列微创手术。目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里面最前沿、最复杂的技术,大量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器械被首先应用于该领域,微创手术也是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来说,其最大优点在于创伤小,失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程度较轻,术后疤痕不明显等。但是,目前微创手术还是不能够替代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微创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缺乏灵活性,在手术期间操作不便,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研发出各种器械来克服以上缺点,例如,专利号为200910155074.1,为“可转腕微创电极”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5个自由度的可转腕的微创手术器械,但是在该器械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其转腕部分的结构复杂、工艺困难,成本较高,并且操作手术器械实现转腕动作需要医生用双手配合操作,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延长了手术时间。再如,专利号为201220396363.8,为“多自由度手术器械”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个自由度的微创手术器械,可实现单手调弯操作,但是在该器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其手柄部分结构复杂、工艺困难,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通过使旋转控制件和调弯控制件的轴心重合,且两者间距小于15mm,使得医生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增加手术效率,节省手术时间。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包括远端功能器械组件、器械轴、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被设置在所述手术器械的近端,所述器械轴的远端和所述远端功能器械组件连接,所述器械轴的近端和所述控制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器械轴包括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内的控制杆和固定在所述内管远端的弯曲组件,所述控制手柄包括固定手柄、设置在所述固定手柄内的调弯附件、与所述调弯附件活动连接的调弯控制件、旋转控制件和把手,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均被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的中部,所述旋转控制件位于所述固定手柄的近端部分,所述调弯控制件位于所述旋转控制件的近端,两者的间距小于15_,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的轴心重合。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弯附件和所述调弯控制件为螺纹配合连接,当所述调弯控制件正反向旋转时,利用所述螺纹配合能够带动所述调弯附件轴向前后位移。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调弯附件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凹槽,在所述固定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手柄的中部设置有两个配合槽,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分别被放入所述配合槽中,所述配合槽分别限制了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在运动时只能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控制杆的近端卡入所述卡槽内,与所述把手活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旋转调弯控制件,带动调弯附件轴向位移,进而带动外管轴向位移,实现器械的调弯操作,同时通过转动所述旋转控制件带动远端功能器械组件进行360°旋转操作,本技术的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的轴心重合,且两者间距小于15mm,使得医生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增加手术效率,节省手术时间。2、本技术的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的结构简单合理,应用效果好,可单手实现调弯及旋转角度,易于医生操作,为手术带来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控制手柄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固定手柄与把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的固定手柄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调弯控制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调弯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近端是指接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所述的远端是指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实施例:参见图1-5,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包括远端功能器械组件1、器械轴2、控制手柄3,所述控制手柄3被设置在所述手术器械的近端,所述器械轴2的远端和所述远端功能器械组件1连接,所述器械轴2的近端和所述控制手柄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器械轴2包括外管22、设置在所述外管22内的内管23、设置在所述内管23内的控制杆24和固定在所述内管23的远端的弯曲组件21,所述控制手柄3包括固定手柄31、设置在所述固定手柄31内的调弯附件32、与所述调弯附件32活动连接的调弯控制件33、旋转控制件34和把手35,所述调弯控制件33和所述旋转控制件34均被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3的中部,所述旋转控制件34位于所述固定手柄31的近端部分,所述调弯控制件33位于所述旋转控制件34的近端,两者的间距小于15mm,所述调弯控制件33和所述旋转控制件34的轴心重合,所述把手35和所述固定手柄31插销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控制件34被设置在靠近把手35位置,所述调弯控制件33位于所述旋转控制件34的近端,两者的间距10_,这样的设计便于医生实现单手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同时操作两把本技术的手术器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痛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2的近端和所述调弯附件32的远端胶粘固定连接;所述内管23的近端和所述旋转控制件34固定连接;所述调弯附件32和所述调弯控制件33活动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弯附件32和所述调弯控制件33为螺纹配合连接,当所述调弯控制件33正反向旋转时,利用螺纹配合能够带动所述调弯附件32轴向前后位移,附图4示出了调弯附件32的一种螺纹结构321,附图5示出了与螺纹结构321相配合的调弯控制件33的螺纹结构331 ;所述弯曲组件21和所述内管23的远端胶粘固定连接;远端功能器械组件1和弯曲组件21胶粘固定连接;控制杆24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内管23内,所述控制杆24的近端与所述把手35活动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把手35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控制杆24的近端卡入所述卡槽内,与所述把手35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杆24的远端和远端功能器械组件1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调弯附件32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凹槽322,在所述固定手柄31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22相对应的凸起313,所述固定手柄31上的所述凸起313能够卡入所述调弯附件32的所述凹槽322内使得所述调弯附件32能轴向前后位移而不会跟着所述调弯控制件33的旋转而旋转,所述凹槽322与所述凸起313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5mm 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手柄31的中部设置有两个配合槽,所述调弯控制件33和所述旋转控制件34分别被放入所述固定手柄31的所述配合槽中,所述调弯控制件33被设置在配合槽311内,所述配合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手术器械,包括远端功能器械组件、器械轴、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被设置在所述手术器械的近端,所述器械轴的远端和所述远端功能器械组件连接,所述器械轴的近端和所述控制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器械轴包括外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设置在所述内管内的控制杆和固定在所述内管远端的弯曲组件,所述控制手柄包括固定手柄、设置在所述固定手柄内的调弯附件、与所述调弯附件活动连接的调弯控制件、旋转控制件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均被设置在所述控制手柄的中部,所述旋转控制件位于所述固定手柄的近端部分,所述调弯控制件位于所述旋转控制件的近端,两者的间距小于15mm,所述调弯控制件和所述旋转控制件的轴心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文陈凯宾姜昊文赵松辉陈智敏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