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抓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09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送带抓手,由两个抓手臂构成,第二抓手臂通过第一销轴设置在第一抓手臂的上侧,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顶针杆,第二抓手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握杆,握杆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抓手臂连接,握杆下端设置有一个滚轮,第一抓手臂中设置有一个槽,滚轮设置在槽中,槽的底部为斜面。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之间设置有弹簧。将输送带放置在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之间,通过握杆向上提升第二抓手臂的一端,根据杠杆原理,第二抓手臂的另一端通过顶针杆压住输送带,以第二销轴为支点转动握杆,握杆的下端沿斜面向上移动,迫使第二销轴上移,再次利用杠杆原理放大了握杆对第二抓手臂的一端的提升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手工操作,并且方便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尤其涉及抓紧输送带的手用工具,特别是一种输送带抓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对带式输送机的托辊上的输送带进行移位操作时,需要固定并牵引输送带,目前已有的操作方法中,一种是直接采用手抓,另一种是利用机器拖动,直接采用手抓时,无法保证手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容易打滑脱落,利用机器拖动时,机器必须适应现场条件,操作不方便,输送带移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对带式输送机的托辊上的输送带进行移位操作的技术中,一种直接采用手抓的方法,无法保证手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容易打滑脱落,另一种利用机器拖动的方法,机器必须适应现场条件,操作不方便,输送带移位效率低。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送带抓手,所述的这种输送带抓手由两个抓手臂构成,其中,第二抓手臂通过第一销轴设置在第一抓手臂的上侧,在第一销轴的一侧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顶针杆,所述的顶针杆具有一个锥形端,所述的顶针杆的锥形端指向所述的第一抓手臂,在第一销轴的另一侧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握杆,所述的握杆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的第二抓手臂连接,在第二销轴下侧的握杆上设置有一个滚轮,所述的滚轮通过滚轮轴与所述的握杆连接,所述的第一抓手臂在第二销轴的下侧的部分中设置有一个槽,所述的滚轮设置在所述的槽中,所述的槽的底部为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的顶针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顶针杆设置在所述的螺孔中,转动所述的顶针杆,可调节顶针杆伸出螺孔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之间设置有弹簧。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可以采用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端作用在第二抓手臂上,所述的扭簧的另一端作用在第一抓手臂上,所述的扭簧使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在常态下保持张开。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将输送带放置在所述的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之间,通过握杆向上提升第二抓手臂的一端,根据杠杆原理,第二抓手臂的另一端向下移动,通过顶针杆压住输送带,顶针杆的锥形端可以切入输送带,增加摩擦力,放开握杆后,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在弹簧作用下复位;以第二销轴为支点转动握杆时,握杆的下端沿第一抓手臂中槽的底部斜面向上移动,迫使第二销轴上移,从而再次利用杠杆原理放大了握杆对第二抓手臂的一端的提升力。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通过由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构成的钳形构件来夹持输送带,又通过设置在钳形构件中的顶针杆来增加夹持牢固性,利用杠杆结构来增加钳形构件的夹持力,所以结构简单,便于手工操作,并且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输送带抓手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输送带抓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输送带抓手,由第一抓手臂1和第二抓手臂2构成,其中,第二抓手臂2通过第一销轴7设置在第一抓手臂1的上侧,在第一销轴7的一侧的第二抓手臂2上设置有一个顶针杆4,所述的顶针杆4具有一个锥形端,所述的顶针杆4的锥形端指向所述的第一抓手臂1,在第一销轴7的另一侧的第二抓手臂2上设置有一个握杆3,所述的握杆3通过第二销轴8与所述的第二抓手臂2连接,在第二销轴8下侧的握杆3上设置有一个滚轮6,所述的滚轮6通过滚轮轴与所述的握杆3连接,所述的第一抓手臂1在第二销轴8的下侧的部分中设置有一个槽,所述的滚轮6设置在所述的槽中,所述的槽的底部9为斜面。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抓手臂2上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的顶针杆4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顶针杆4设置在所述的螺孔中,转动所述的顶针杆4,可调节顶针杆4伸出螺孔的长度。所述的第二抓手臂2和第一抓手臂1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的弹簧5采用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端作用在第二抓手臂2上,所述的扭簧的另一端作用在第一抓手臂1上,所述的扭簧使第二抓手臂2和第一抓手臂1在常态下保持张开。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将输送带10放置在所述的第二抓手臂2和第一抓手臂1之间,通过握杆3向上提升第二抓手臂2的一端,根据杠杆原理,第二抓手臂2的另一端向下移动,通过顶针杆4压住输送带10,顶针杆4的锥形端切入输送带10,增加摩擦力,放开握杆3后,第二抓手臂2和第一抓手臂1在弹簧5作用下复位;以第二销轴8为支点转动握杆3时,握杆3的下端沿第一抓手臂1中槽的底部9的斜面向上移动,迫使第二销轴8上移,再次利用杠杆原理放大了握杆3对第二抓手臂2的一端提升力。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带抓手,由两个抓手臂构成,其中第二抓手臂通过第一销轴设置在第一抓手臂的上侧,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销轴的一侧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顶针杆,所述的顶针杆具有一个锥形端,所述的顶针杆的锥形端指向所述的第一抓手臂,在第一销轴的另一侧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握杆,所述的握杆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的第二抓手臂连接,在第二销轴下侧的握杆上设置有一个滚轮,所述的滚轮通过滚轮轴与所述的握杆连接,所述的第一抓手臂在第二销轴的下侧的部分中设置有一个槽,所述的滚轮设置在所述的槽中,所述的槽的底部为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的顶针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顶针杆设置在所述的螺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之间设置有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为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端作用在第二抓手臂上,所述的扭簧的另一端作用在第一抓手臂上。专利摘要一种输送带抓手,由两个抓手臂构成,第二抓手臂通过第一销轴设置在第一抓手臂的上侧,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顶针杆,第二抓手臂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握杆,握杆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抓手臂连接,握杆下端设置有一个滚轮,第一抓手臂中设置有一个槽,滚轮设置在槽中,槽的底部为斜面。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之间设置有弹簧。将输送带放置在第二抓手臂和第一抓手臂之间,通过握杆向上提升第二抓手臂的一端,根据杠杆原理,第二抓手臂的另一端通过顶针杆压住输送带,以第二销轴为支点转动握杆,握杆的下端沿斜面向上移动,迫使第二销轴上移,再次利用杠杆原理放大了握杆对第二抓手臂的一端的提升力。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手工操作,并且方便可靠。文档编号B65G15/60GK2707697SQ20042002096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任英广 申请人:上海高罗输送装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抓手,由两个抓手臂构成,其中第二抓手臂通过第一销轴设置在第一抓手臂的上侧,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销轴的一侧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顶针杆,所述的顶针杆具有一个锥形端,所述的顶针杆的锥形端指向所述的第一抓手臂,在第一销轴的另一侧的第二抓手臂上设置有一个握杆,所述的握杆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的第二抓手臂连接,在第二销轴下侧的握杆上设置有一个滚轮,所述的滚轮通过滚轮轴与所述的握杆连接,所述的第一抓手臂在第二销轴的下侧的部分中设置有一个槽,所述的滚轮设置在所述的槽中,所述的槽的底部为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英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罗输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