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604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包括塔身和塔脚,所述塔身的上方自上向下依次安装有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所述杯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上导线横担,所述倒置的杯型结构的底端设置有下导线横担,所述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中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横担,所述下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边导线横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通过独特的双杯型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导线布置密度,并可使将各种导线有序分开,使线路运行更安全可靠;另外,该塔质量轻盈,固定牢固,可以有效降低修检频率,减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海拔输电铁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一些高海拔偏远地区距离主网距离远,尚未与主网联网,仍依靠小水、火电维持日常生产和生活用电,用电水平很低,尤其冬季小水电停运,供电状况更差。例如,玉树州各县之间距离平均150公里,均为小水电独立供电,供电半径长,且用电结构单一,地区工业负荷极小,主要为居民生活用电,主要用电高峰在冬季,但冬季水资源偏枯,发电量小。一年中冬夏用电不平衡,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电源结构问题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地区电源电网发展滞后,电力短缺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高海拔地区建设输电线路迫在眉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相继出现结构紧凑化型的输电线路,但其导线结构与杆塔形式和常规线路比较一般不作大的改动,只是采取了限制线路的操作过电压水平,三根相线呈正三角形排列,应用V型绝缘子串以限制导线摇摆幅度,缩小相间距离等简单措施。但这些简单的措施增加了后期线路施工和运行维护以及检修的复杂性和工作量,另外还存在线路的充电功率大,相间电容电流较大,潜供电弧不容易熄灭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能够解决现有偏远地区结构紧凑型输电线路存在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包括:塔身和塔脚,所述塔身的上方自上向下依次安装有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所述杯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上导线横担,所述倒置的杯型结构的底端设置有下导线横担,所述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中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横担,所述下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边导线横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地线横担左右对称设置,且对地导线保护角为15。?30°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边导线横担左右对称设置,且对边导线保护角为 15° ?3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悬垂塔采用薄型螺母连接,其中,所述中导线横担通过插板插接在所述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向横担上的导线采用水平排列。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向横担的两端悬挂多大绝缘子串。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串为V型绝缘子串,且绝缘子串的风偏角为 40.37 ?55.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通过独特的双杯型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导线布置密度,并可使将各种导线有序分开,使线路运行更安全可靠;另外,该塔质量轻盈,固定牢固,可以有效降低修检频率,减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塔身,2.塔脚,3.杯型结构,4.倒置的杯型结构,5.上导线横担,6.中导线横担,7.下导线横担,8.地线横担,9.边导线横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包括:塔身1和塔脚2,塔身1安装在塔脚2上,塔脚2采用全方位长短腿布置,可以有效地将悬垂塔固定在高低不平的上区地段,该塔脚可以将悬垂塔尽可能的固定在非更低区,减小了对当地土石的开挖量,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所述塔身1的上方自上向下依次安装有杯型结构3和倒置的杯型结构4,塔身1的总高度是两个杯型结构总高度的2/3 ;即通过两个杯型结构的设计,有效降低了悬垂塔的总高度,同时降低塔的用钢量,也提高了整个悬垂塔的稳固性能。所述杯型结构3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悬挂上相导线的上导线横担5,所述倒置的杯型结构4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悬挂下相导线的下导线横担7,所述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用于悬挂中相导线的中导线横担6 ;且上相导线、中相导线和下相导线在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向横担上分别采用水平排列方式排列。在上导线横担5、中导线横担6和下导线横担7的两端悬挂多个V型绝缘子串,且每个绝缘子串的风偏角为40.37?55.36°,满足电器绝缘间隙的要求。所述上导线横担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悬挂地相导线的地线横担8,所述下导线横担7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悬挂边相导线的边导线横担9,且地线横担左右对称设置,对地导线保护角为15°?30° ;边导线横担左右对称设置,且对边导线保护角为15°?30。。本专利技术的悬垂塔采用薄型螺母连接,以降低全塔的重量,同时在高原寒冷、缺氧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其中,中导线横担6通过U型插板插接在所述杯型结构3和倒置的杯型结构4之间的连接处。上述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各种导线有序分开,使线路运行更安全可靠,且塔的结构设计合理,质量轻盈,固定牢固,可以有效降低修检频率,减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包括:塔身和塔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的上方自上向下依次安装有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所述杯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上导线横担,所述倒置的杯型结构的底端设置有下导线横担,所述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中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横担,所述下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边导线横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横担左右对称设置,且对地导线保护角为15°?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导线横担左右对称设置,且对边导线保护角为15°?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垂塔采用薄型螺母连接,其中,所述中导线横担通过插板插接在所述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之间的连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向横担上的导线采用水平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向横担的两端悬挂多大绝缘子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串为V型绝缘子串,且绝缘子串的风偏角为40.37?55.36°。【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海拔地区500kV紧凑型交流输电线路悬垂塔,包括:塔身和塔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的上方自上向下依次安装有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 所述杯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上导线横担,所述倒置的杯型结构的底端设置有下导线横担,所述杯型结构和倒置的杯型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中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地线横担,所述下导线横担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边导线横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蕾赵月华秦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