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569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19:27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像素、第一感应线段、第一连接电极以及绝缘层。像素区分为第一群与第二群,第一群具有第一区与第二区,每个像素具有主动元件、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第一感应线段设置于第一区的部分的像素中。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以露出部分的第一感应线段或部分的第一连接电极其中之一,第一连接电极经由第一开口与部分的第一感应线段连接,形成第一感应线,在第一区的公共电极连接第一连接电极,在第二区的公共电极连接在第一区的公共电极以形成第一感应电极,在第二区的公共电极与第一连接电极不直接相连。本公开可以将触控元件整合于显示面板内,且不增加额外的导电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将触控元件与显示元件整合的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感应技术于近年来迅速地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具备触控功能的消费性电子产品陆续推出。在此类产品中,主要是将原先显示面板的区域赋予触控感应的功能,也可说是将原先单纯的显示面板变换成具有触控辨识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依据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设计上的不同,一般可区分为外挂式(out-cell)与内嵌式(in-cell或on-cell)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不需要制作额外的触控面板,使产品变得更轻薄,也省下制作触控面板的成本而更具价格优势。然而,将触控元件整合进显示面板相当困难且复杂,因此如何降低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与复杂度一直都是相关产业所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元件整合于显示面板内,且不增加额外的导电层。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多个像素、一第一感应线段、一第一连接电极以及一绝缘层。像素区分为一第一群与一第二群,第一群具有一第一区与一第二区,第二群具有一第三区与一第四区,各像素具有一主动元件、一像素电极与一公共电极,主动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源极以及一漏极,栅极连接一扫描线,源极连接一数据线,且漏极连接像素电极。第一感应线段设置于第一区的部分的像素中与第三区的部分的像素中。绝缘层夹设于第一连接电极与第一感应线段之间,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以露出部分的第一感应线段或部分的第一连接电极其中之一,其中,第一连接电极经由第一开口与部分的第一感应线段连接,以形成一第一感应线,且在第一区的公共电极连接第一连接电极,而在第二区的公共电极连接在第一区的公共电极以形成一第一感应电极,并且在第二区的公共电极与第一连接电极不直接相连。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多个像素、一第一感应线以及一绝缘层。像素区分为一第一群与一第二群,第一群具有一第一区与一第二区,第二群具有一第三区与一第四区,每个像素具有一主动元件、一像素电极与一公共电极,主动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源极以及一漏极,栅极连接一扫描线,源极连接一数据线,且漏极连接像素电极。第一感应线设置于第一区的部分的像素中且延伸经过第三区的部分的像素。绝缘层夹设于第一感应线与公共电极之间,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以露出部分的第一感应线,其中,在第一区的公共电极连接第一感应线,而在第二区的公共电极连接在第一区的公共电极以形成一第一感应电极,并且在第二区的公共电极与第一感应线不直接相连。【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感应电极与感应线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于图2中X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沿图3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于图2中Y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区或第二区的像素的放大示意图。图7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沿图6切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8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区或第二区的像素的放大示意图。图9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沿图8切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10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化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区或第二区的像素的放大示意图。图1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化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沿图10切线D-D’的剖面示意图。图1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于图2中X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沿图12切线E-E’的剖面示意图。图1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于图2中Y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区或第二区的像素的放大示意图。图16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沿图15切线F-F’的剖面示意图。图17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区的像素的放大示意图。图18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沿图17切线G-G’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A、1B、1C、1D、2A、2B、3 触控显示面板10阵列基板20对向基板30显示介质层102第一感应线段104第一连接电极105栅极介电层106绝缘层107通道层108栅极110源极112漏极114扫描线116数据线118第一开口120第一感应线122第一感应电极124第二感应线段126第二连接电极128第二开口130第二感应线132第二感应电极134第一辅助电极136第二辅助电极138第三开口140第四开口142介电层144第五开口146第一虚置线段147第二虚置线段148第六开口150第三连接电极152第七开口154第四连接电极CE公共电极G1第一群G2第二群P像素PE像素电极R1第一区R2第二区R3第二区R4第四区SW主动元件X、Y区域Z垂直投影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申请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及所欲实现的技术效果。请参考图1,其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A包括阵列基板10、对向基板20以及显示介质层30。对向基板20与阵列基板10相对设置,且显示介质层30设置于阵列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之间。阵列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可包括玻璃基板、塑胶基板或其他适合的硬式或可挠式基板。本实施例的阵列基板10是以玻璃基板为例,但不以此为限。阵列基板10可选择性地包括无源元件(例如电容、电阻等)、配向层、驱动控制电路或其它合适的元件设置于显示介质层30与阵列基板10之间,对向基板20可选择性地包括彩色滤光片、黑色矩阵或其它合适的元件设置于显示介质层30与对向基板20之间,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彩色滤光片或黑色矩阵其中至少一者也可选择性地设置于阵列基板10上,则可称为彩色滤光片在阵列基板10上(color filter on array, COA)或黑色矩阵在阵列基板10上(black matrix onarray,BOA)。显示介质层30可例如为液晶层或电泳层(electrophoresis),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A是以边缘电场切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模式驱动显示介质层30,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其他变化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亦可以其他类型的平面内切换(In-Plane Switching)模式驱动显示介质层30或其它合适的类型。请参考图2至图5,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感应电极与感应线的示意图,图当前第1页1 2 3 4 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像素,区分为一第一群与一第二群,该第一群具有一第一区与一第二区,该第二群具有一第三区与一第四区,各该像素具有一主动元件、一像素电极与一公共电极,该主动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源极以及一漏极,该栅极连接一扫描线,该源极连接一数据线,且该漏极连接该像素电极;一第一感应线段,设置于该第一区的部分的所述像素中与该第三区的部分的所述像素中;一第一连接电极;以及一绝缘层,夹设于该第一连接电极与该第一感应线段之间,该绝缘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以露出部分的该第一感应线段或部分的该第一连接电极其中之一,其中,该第一连接电极经由该第一开口与部分的该第一感应线段连接,以形成一第一感应线,且在该第一区的该公共电极连接该第一连接电极,而在该第二区的该公共电极连接在该第一区的该公共电极以形成一第一感应电极,并且在该第二区的该公共电极与该第一连接电极不直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怡辰陈政德唐鸣远江振豪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