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埋入式进气道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埋入式进气道不仅由于迎风面积小能够有效降低飞行器的迎风阻力和雷达散射面积,而且其与弹体的融合使得弹体的尺寸减小,有利于安装、运输和多平台发射。因此,埋入式进气道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埋入式进气道的进口完全置于弹体附面层的低能流中,不能像S形进气道那样利用来流冲压,仅依靠前唇口处的压力梯度和侧棱处的卷吸涡进气。特别地,当埋入式进气道工作在小流量状态时,卷吸涡强度太小,埋入式进气道的进气效果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埋入式进气道在小流量工作状态时总压恢复系数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总压恢复系数较高和出口流场畸变较小的飞行器。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埋入式进气道的飞行器,包括弹体,所述弹体上设置埋入式进气道,在弹体表面埋入式进气道进口上游位置弹体对称面两侧对称地设置至少一对涡流发生器。所述涡流发生器是一种“T”字形的型材,所述涡流发生器包括底面薄片和纵向面薄片,所述纵向面薄片沿底面薄片的中线垂直设置。所述涡流发生器的底面贴于弹体表面,所述涡流发生器与所述弹体对称面呈一定夹角,夹角范围在10-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导弹弹体蒙皮表面进气道上游设置了涡流发生器,在边界层区域产生了漩涡,加强了边界层低能流与主流的掺混,有效抑制了边界层气流的分离,显著提高了进气道在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埋入式进气道的飞行器,包括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体上设置埋入式进气道,在弹体表面埋入式进气道进口上游位置弹体对称面两侧对称地设置至少一对涡流发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采用埋入式进气道的飞行器,包括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体上设置埋入式进气道,在弹体表面埋入式进气道进口上游位置弹体对称面两侧对称地设置至少一对涡流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埋入式进气道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发生器是一种“T”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利,卢杰,尹志龙,戴佳,谭慧俊,孙姝,赵胜海,杨俊飞,任志文,万志明,赵政衡,陈尊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