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压机余热为热源的闭式热水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9609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空压机余热为热源的闭式热水供应系统。当前闭式热水系统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闭式热水供应系统的特点是:给水管网、1#倒流防止器、1#电磁阀和承压热水箱的冷水补水口通过管道沿承压热水箱的冷水补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给水管网、2#倒流防止器、2#电接压力表、冷水表、冷水角阀和混水龙头通过管路沿冷水角阀的冷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外循环出水口、空压机换热模块、外循环泵和外循环进水口通过管道沿外循环方向依次连接;2#三通的2#出口通过管路和2#温度传感器连接,2#温度传感器通过管路和内循环泵连接,内循环泵通过管路和内循环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高效、经济、简单的热水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供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以空压机余热为热源的闭式热 水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空压机全称空气压缩机,作为压缩空气的产生源,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特 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不少工艺对压缩空气的高度依赖,使得空压机成为很多工厂日常运 行所不可或缺的辅助生产设备,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产品。 空压机通常将电能转化为电动机的机械能,并将后者转换成气体压力能。上述过 程中,空气得到强烈压缩,温度骤升。以螺杆机为例,空压机螺杆高速旋转的同时,也摩擦发 热,这些产生的高温热量与加入的空压机润滑油一起混合成油/气蒸气排出机体。上述高 温油/气流的热量相当于空压机输入功率的70-80%。温度通常能达到80°C _100°C,这些 热能需由空压机的散热系统排往大气中,以保证机器对正常运行的温度要求。如公开日为 2014年06月11日,公开号为CN203641014U的中国专利,就公开的一种喷油螺杆空压机余 热回收装置,该喷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就存在上述问题。 目前在很多工厂,为了充分利用螺杆式空压机所产生的余热,空压机往往自带或 另配换热模块,其原理通常采用同程截流式反串换热技术,用水对空压机所产生的高温高 压气体进行冷却,不仅可以提高空压机的产气效率,还可额外获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热水。 目前不少企业均开始利用空压机余热制热水,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 益。 目前,现有的空压机余热制热水系统大多采用开式系统,操作较为简单,但也存在 各种不足,具体如下。 1、无法充分利用冷水的市政水压,冷、热水均需二次加压,能耗较高。 2、开式供水系统通常冷热水水箱及二次加压设备各1套,增加了设备投入,栗房 的占地面积较大。 3、开式系统沿程与空气等外界接触,水质有受污染的潜在风险,同时与空气接触 会显著增加水箱、管道等各种配件因腐蚀而引起的耗损。 4、开式供水系统相比闭式系统,与外界热交换量大,空压机余热利用率低。 相比于开式供水系统,闭式系统能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可直接利用市政水压或栗 站一次加压后的水压,无需单独购置二次加压设备和冷水箱,节省空间与设备造价。另外系 统中水质受污染风险较低,供水可靠性较高,且散热量低,热源热量利用率高。 然而,当前闭式热水系统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且对于闭式热水系统,如何对运行 参数(如液位、温度、压力等)进行有效控制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热源热量,节省水头,进而实 现高效、经济、简单的热水利用是当前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套新型热水供应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针对工业厂区空压机余热利用的现状,将空压机工作系统部分引入热水供应系统,建立 一套强化参数控制的以空压机余热为热源的闭式热水供应系统。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以空压机余热为热源的闭式热 水供应系统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给水管网、1#倒流防止器、1#电磁阀、承压热水箱、安全 阀、1#温度传感器、1#电接压力表、电磁液位计、内循环栗、2#温度传感器、热水表、辅助加 热器、热水角阀、2#倒流防止器、2#电接压力表、冷水表、冷水角阀、外循环栗、空压机换热 模块、空压机、用气设备、2#电磁阀、PLC控制柜、1#三通、2#三通、混水龙头和3#电磁阀,所 述承压热水箱设置有冷水补水口、外循环进水口、外循环出水口、内循环进水口、内循环出 水口、进气口、泄压口和排气口,所述1#三通设置有进口、1#出口和2#出口,所述2#三通设 置有进口、1#出口和2#出口; 所述给水管网、1#倒流防止器、1#电磁阀和承压热水箱的冷水补水口通过管道沿 承压热水箱的冷水补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组成热水箱冷水补水系统; 所述给水管网、2#倒流防止器、2#电接压力表、冷水表、冷水角阀和混水龙头通过 管路沿冷水角阀的冷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组成冷水供水系统; 所述内循环出水口通过管路和2#三通的进口连接,所述2#三通的1#出口通过管 路和热水表连接,所述热水表通过管路和辅助加热器连接,所述辅助加热器通过管路和热 水角阀连接,所述热水角阀通过管路和混水龙头连接,组成热水供水系统; 所述外循环出水口、空压机换热模块、外循环栗和外循环进水口通过管道沿外循 环方向依次连接,组成外循环热水加热系统; 所述2#三通的2#出口通过管路和2#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2#温度传感器通过 管路和内循环栗连接,所述内循环栗通过管路和内循环进水口连接,所述内循环出水口、2# 三通的进口、2#三通的2#出口、2#温度传感器、内循环栗和内循环进水口沿内循环方向依 次排列,组成内循环热水加热系统; 所述安全阀连接在泄压口上,所述3#电磁阀连接在排气口上,所述1#温度传感 器、1#电接压力表和电磁液位计均设置在承压热水箱内; 所述空压机通过管道和1#三通的进口连接,所述1#三通的1#出口通过管道和2# 电磁阀连接,所述2#电磁阀通过管道和进气口连接,所述1#三通的2#出口通过管道和用 气设备连接;所述空压机、1#三通的进口、1#三通的1#出口、2#电磁阀和进气口沿压缩空 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1#三通的2#出口和用气设备沿压缩空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组 成气路系统; 所述1#电磁阀、1#温度传感器、1#电接压力表、内循环栗、2#温度传感器、辅助加 热器、2#电接压力表、外循环栗、2#电磁阀和3#电磁阀均通过电线与PLC控制柜连接,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1#倒流防止器与2#倒流防止器的规格相同。 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辅助加热器自带温度显示装置。 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辅助加热器采用电加热结构或燃气机组加热结构。 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热水表与冷水表除运行介质环境不同外,其余参数规 格相同。 一种以空压机余热为热源的闭式热水供应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运 行方法包括首次运行方法与常规控制方法,该运行方法中所用的各参数意义如下: PI :1#电接压力表的显示读数,单位KPa ; P2 :2#电接压力表的显示读数,单位KPa ; T1 :1#温度传感器的显示读数,单位°C ; T2 :2#温度传感器的显示读数,单位°C ; T3 :辅助加热器的温度显示读数,单位°C ; HI :电磁液位计的显示读数,单位m ; Η :承压热水箱的有效液位高度,单位m ; tl :执行策略(V)后,外循环栗的运行时间; t2 :执行策略(VI)后,辅助加热器的运行时间; 首次运行方法的步骤依次如下: 步骤(一)、开启1#电磁阀,当H1=H时,关闭1#电磁阀; 步骤(二)、执行决策树; 所述常规控制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执行决策树; 所述决策树包括条件(A)至条件(G)和策略(I )至策略(?M:), 条件(A) :H1 彡 0· 25H ; 条件(B) : | P1-P2 | 彡 10 ; 条件(C):T1 彡 48; 条件(D) :P2-P1 > 10 ; 条件(E):T2 彡 42; 条件(F):T3 彡 45; 条件(G):空压机是否工作; 策略(I ):定期收集各传感器信号; 策略(II):自动开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空压机余热为热源的闭式热水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管网(1)、1#倒流防止器(2)、1#电磁阀(3)、承压热水箱(4)、安全阀(5)、1#温度传感器(6)、1#电接压力表(7)、电磁液位计(8)、内循环泵(9)、2#温度传感器(10)、热水表(11)、辅助加热器(12)、热水角阀(13)、2#倒流防止器(14)、2#电接压力表(15)、冷水表(16)、冷水角阀(17)、外循环泵(18)、空压机换热模块(19)、空压机(20)、用气设备(21)、2#电磁阀(22)、PLC控制柜(23)、1#三通(24)、2#三通(25)、混水龙头(26)和3#电磁阀(27),所述承压热水箱(4)设置有冷水补水口(a)、外循环进水口(b)、外循环出水口(c)、内循环进水口(d)、内循环出水口(e)、进气口(f)、泄压口(g)和排气口(h),所述1#三通(24)设置有进口(X)、1#出口(Y)和2#出口(K),所述2#三通(25)设置有进口(M)、1#出口(N)和2#出口(H);所述给水管网(1)、1#倒流防止器(2)、1#电磁阀(3)和承压热水箱(4)的冷水补水口(a)通过管道沿承压热水箱(4)的冷水补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组成热水箱冷水补水系统;所述给水管网(1)、2#倒流防止器(14)、2#电接压力表(15)、冷水表(16)、冷水角阀(17)和混水龙头(26)通过管路沿冷水角阀(17)的冷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组成冷水供水系统;所述内循环出水口(e)通过管路和2#三通(25)的进口(M)连接,所述2#三通(25)的1#出口(N)通过管路和热水表(11)连接,所述热水表(11)通过管路和辅助加热器(12)连接,所述辅助加热器(12)通过管路和热水角阀(13)连接,所述热水角阀(13)通过管路和混水龙头(26)连接,组成热水供水系统;所述外循环出水口(c)、空压机换热模块(19)、外循环泵(18)和外循环进水口(b)通过管道沿外循环方向依次连接,组成外循环热水加热系统;所述2#三通(25)的2#出口(H)通过管路和2#温度传感器(10)连接,所述2#温度传感器(10)通过管路和内循环泵(9)连接,所述内循环泵(9)通过管路和内循环进水口(d)连接,所述内循环出水口(e)、2#三通(25)的进口(M)、2#三通(25)的2#出口(H)、2#温度传感器(10)、内循环泵(9)和内循环进水口(d)沿内循环方向依次排列,组成内循环热水加热系统;所述安全阀(5)连接在泄压口(g)上,所述3#电磁阀(27)连接在排气口(h)上,所述1#温度传感器(6)、1#电接压力表(7)和电磁液位计(8)均设置在承压热水箱(4)内;所述空压机(20)通过管道和1#三通(24)的进口(X)连接,所述1#三通(24)的1#出口(Y)通过管道和2#电磁阀(22)连接,所述2#电磁阀(22)通过管道和进气口(f)连接,所述1#三通(24)的2#出口(K)通过管道和用气设备(21)连接;所述空压机(20)、1#三通(24)的进口(X)、1#三通(24)的1#出口(Y)、2#电磁阀(22)和进气口(f)沿压缩空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1#三通(24)的2#出口(K)和用气设备(21)沿压缩空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组成气路系统;所述1#电磁阀(3)、1#温度传感器(6)、1#电接压力表(7)、内循环泵(9)、2#温度传感器(10)、辅助加热器(12)、2#电接压力表(15)、外循环泵(18)、2#电磁阀(22)和3#电磁阀(27)均通过电线与PLC控制柜(23)连接,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娟龚灵潇肖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