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50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塔架、摩擦轮、移机钢绳,摩擦轮设置在塔架上端的上平台上,与电动机相连,摩擦轮与辅助卷筒为同轴一体,通过辅助卷筒上缠绕的移机钢绳与塔架下底盘上固定的导向滑轮相连,塔架下底盘底部与下滑道之间设有滑轮,在滑道前后两端设有固定环,摩擦轮下端两侧悬有配重箱和悬绳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移机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
技术介绍
世界上各油田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游梁式抽油机效率低,能耗高,冲程调节困难,可调节范围窄,冲次不能随时调节。中国专利ZL97217513.X公开了一种摩擦式抽油机,该抽油机由开关磁阻调速电机、减速器、摩擦轮、井架、移机机构等组成。摩擦换向抽油机效率高、能耗低,冲程、冲次可在较大范围内随时无级调节,换向平稳,减速机为恒扭矩输出,安全保护系统完善,因此摩擦换向抽油机在各油田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摩擦换向抽油机,油田在作业修井时,需要把抽油机移离井口,在电动移机机构出现以前,摩擦换向抽油机的移机方式是通过固定在底盘与下滑道上的丝杠、丝母来实现的。工作时需要4个人用搬手转动丝杆,由丝母带动下底盘在下滑道上移动。移动一米的距离需要一小时才能完成移机工作。这种方法即费时又费力,而且丝杆在野外风吹雨淋,容易生锈,生锈后转动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摩擦换向抽油机手动移机的缺点,提供一种快速的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塔架、摩擦轮、移机钢绳,摩擦轮设置在塔架上端的上平台上,与电动机相连,摩擦轮与辅助卷筒为同轴一体,通过辅助卷筒上缠绕的移机钢绳与塔架下底盘上固定的导向滑轮相连,塔架下底盘底部与下滑道之间设有滑轮,在滑道前后两端设有固定环,摩擦轮下端两侧悬有配重箱和悬绳器。用此装进行移机,只需一个人按一下按钮,在两分钟内即可完成移机工作,与手动移机相比,具有节约费用、省时、省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后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塔架7、摩擦轮6、移机钢绳2,摩擦轮6设置在塔架上端的上平台12上,与电动机相连,摩擦轮6与辅助卷筒1为同轴一体,通过辅助卷筒1上缠绕的移机钢绳2与塔架下底盘8上固定的导向滑轮5相连,塔架下底盘8底部与下滑道9之间设有滑轮,在滑道9前后两端设有固定环3、4,摩擦轮6下端两侧悬有配重箱10和悬绳器11。工作时,做好移机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辅助卷筒1转动,一端固定在辅助卷筒上的移机钢绳2则被绕在辅助卷筒上,由于移机钢绳的另一端通过导向滑轮5固定在固定环3上,受导向滑轮点处水平分力的作用,使抽油机向后移动。抽油机需要移回原位即前移时,先松开固定环3上的移机钢绳,把它固定在固定环4上,重复后移动作,即可完成抽油机前移。权利要求1.一种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塔架、摩擦轮、移机钢绳,摩擦轮设置在塔架上端的上平台上,与电动机相连,摩擦轮与辅助卷筒为同轴一体,通过辅助卷筒上缠绕的移机钢绳与塔架下底盘上固定的导向滑轮相连,塔架下底盘底部与下滑道之间设有滑轮,在滑道前后两端设有固定环,摩擦轮下端两侧悬有配重箱和悬绳器。专利摘要一种摩擦换向抽油机电动移机机构,包括塔架、摩擦轮、移机钢绳,摩擦轮设置在塔架上端的上平台上,与电动机相连,摩擦轮与辅助卷筒为同轴一体,通过辅助卷筒上缠绕的移机钢绳与塔架下底盘上固定的导向滑轮相连,塔架下底盘底部与下滑道之间设有滑轮,在滑道前后两端设有固定环,摩擦轮下端两侧悬有配重箱和悬绳器。本技术移机快速,只需一个人按一下按钮,在两分钟内即可完成移机工作,与手动移机相比,具有节约费用、省时、省力的优点。文档编号B65G7/00GK2518820SQ0127227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姜伟强, 宋延福 申请人:沈阳金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强宋延福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