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和平专利>正文

气缸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8539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搬运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气缸活塞机构搬运顶出物体的机构。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弹性体的一端连接在缸体上,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在机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滚轮。在机架上安装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滚轮连接。滚轮可移动地位于设置于地沟中的导轨上。利用本装置后,可以方便物体举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搬运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气缸活塞机构搬运顶出物体的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搬运并举升物体的过程通常利用起重机械来实现,其缺陷是机构庞大,举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缸顶出移动机构,以方便举升。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弹性体的一端连接在缸体上,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在机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滚轮。在机架上安装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滚轮连接。弹性体连接于缸体的上部,缸体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滚轮可移动地位于设置在地沟中的导轨上。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缸体利用弹性体连接于机架上,机架可利用其两端的滚轮在设置于地沟中的导轨上行走,使用时,启动驱动机构,带动滚轮转动,再带动缸体行走至物体下方,伸出缸体的活塞杆,在活塞杆顶住物体后,缸体就向下沉降至地沟底部,使缸体的底部获得支撑,这时继续伸出活塞杆,利用活塞杆的上端将物体举升起来。这种举升方式与原来的机构相比,使用灵活方便,结构简单,几乎不占地面空间,为整个车间的设备布局留出了足够的余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弹性体5的一端连接在缸体4上,弹性体4的另一端与机架2连接,在机架2的两端分别安装滚轮1。使用时,滚轮1可移动地位于设置于地沟中的导轨3上,转动滚轮1,带动缸体4移动至物体的下方,再启动气缸4,使其活塞杆伸出,顶住物体后,缸体4便克服弹性体5的弹力往下沉降至地沟的底部,使缸体4底部获得支撑,再继续伸出活塞杆,将物体向上举升至需要的高度。举升完毕,缩回活塞杆,使活塞杆脱离物体,在弹性体5的作用下,缸体4又自行恢复至悬挂状态,准备下一次操作。在机架2上安装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滚轮1连接,当缸体4需要行走时,启动驱动机构,便可使滚轮1自行在导轨3上滚动,带动缸体4在地沟内移动。弹性体5连接于缸体4的上部,使缸体4悬挂于机架上,重心在机架2的下方,使气缸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避免移动过程中出现倾翻现象。缸体4的活塞杆向上伸出,以便于将位于横跨于地沟上的物体顶住。权利要求1.气缸顶出机构,其特征是弹性体(5)的一端连接在缸体(4)上,弹性体(4)的另一端与机架(2)连接,在机架(2)的两端分别安装滚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顶出机构,其特征是在机架(2)上安装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滚轮(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顶出机构,其特征是弹性体(5)连接于缸体(4)的上部,缸体(4)的活塞杆向上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滚轮(1)可移动于位于设置于地沟中的导轨(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搬运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气缸活塞机构搬运顶出物体的机构。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弹性体的一端连接在缸体上,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在机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滚轮。在机架上安装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滚轮连接。滚轮可移动地位于设置于地沟中的导轨上。利用本装置后,可以方便物体举升。文档编号B65G7/00GK2743296SQ20042006244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徐和平, 周启杰, 唐波, 尹晋明 申请人:徐和平, 周启杰, 唐波, 尹晋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缸顶出机构,其特征是:弹性体(5)的一端连接在缸体(4)上,弹性体(4)的另一端与机架(2)连接,在机架(2)的两端分别安装滚轮(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和平周启杰唐波尹晋明
申请(专利权)人:徐和平周启杰唐波尹晋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