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绍谦专利>正文

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弹性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23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弹性滑座,主要由一螺旋压簧、一螺旋拉簧及一跨杆所组成;其特征是该拉簧是穿组于压簧的螺旋杆体上,压簧双端有耳部,耳部间枢挂一跨杆,跨杆上套有具钩孔的挂座;该弹性滑座穿组于具三维弯曲路径的轴管管外或管内,在挂座的钩孔上挂载需传送的物件,藉拉簧与压簧的三维挠曲性,以及拉簧在压簧杆体上环簧线接触面的挠曲滚动能力,以提高在三维轴管上挂载物件位移时的平稳顺畅性,并使滑座具备吸震能力。(*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滑座,特别涉及一种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弹性滑座。滑座,是一种可产生滑动位移的装置,通常会在滑座上组配赖以传输位移的物件,在市面上,滑座的种类可由较简易且是低负载的窗帘滑座,延伸至设计复杂度较高且属较重负载专用的云霄飞车、连续喷漆、电镀或机械装配等吊挂传输装置使用的滑座,这些已知的滑座,皆是利用一座体上枢置滚轮,使滚轮能在轨道上滚动行进,进而带动滑座整体在轨道路径上产生滑动位移运作;诸如此类运用枢置滚轮技术所制成的滑座种类实不胜举,包括有各种变换轨道及滚轮接触面的形状设计,以及变换滚轮组置角度甚至于是匹配数量的设计,由简单的单轮式滑座至较复杂的多数轨轮的滑座设计,皆属目前极为普遍的技艺;但是,传统滑座较难设计使用在具有三维弧曲路径的轨道上,其原因是各个滚轮间的滚动路径难予稳合在具有三维弧曲位移变化的轨道,即使可以达到此需求,但势必会尚失其滚动接触面积的稳定性,且传统的滑座极度欠缺抵抗机械震动的能力,这也会降低载物位移时的顺畅性及平稳度。这些困扰,在传统滑座的结构设计上并不是无法克服,事实上,是因为传统滑座结合利用座体上枢置滚轮的作法较具装配的复杂性,且要制作出具有较多滚动接触面且具抗震能力的滚轮时,其所耗的组装成本极高,不符普遍使用的大众化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弹性滑座,该滑座具备有制作简易性、吸震的挠性、分散应力以及单位体积内分布有极多的点接触面积的特性,并具有将多点弹性滚动接触转为顺畅平稳位移滑动的能量的优点,以至于能作为具三维弧曲路径的轴管的滑动轴套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弹性滑座,主要是由一螺旋状压簧、一螺旋状的拉簧以及另一跨杆所组成;该跨杆上套设有一挂座,挂座上具有挂物用钩孔,设置于具三维弧曲度的轴管内壁或外壁上;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拉簧是穿组在螺旋压簧的杆体上,拉簧上的各环簧线在压簧杆体上,并与轴管的外壁或内壁形成多点弹性滚动式接触。该压簧的双端具有向外弯折的耳部,其上枢挂该跨杆。该跨杆双端设有弹簧,该具弹性缩张的弹簧分布于耳部双侧的跨杆杆体上。该跨杆双端设有锁控挡持跨杆上弹簧的螺丝。该拉簧及压簧是设置在轴管外壁上,滑座外围套设一防尘罩。该拉簧及压簧是设置在轴管内壁上,该轴管应设置有轨槽,其压簧的双端耳部露出轨槽外组挂该跨杆。本技术是利用螺旋压簧的的杆体上穿组螺旋拉簧,以构成滑座主体,因此具有易于组装的单纯组件,具备制作安装的简易性。本技术能利用螺旋压簧及螺旋拉簧来产生分散应力的效能,同时亦能藉其簧性来达到吸震的效果。本技术的滑座上的螺旋拉簧具有密卷绕的簧线,因此在与轴管内壁或外壁相贴触而产生弹性滚动磨擦的位移时,螺旋拉簧乃提供了螺旋簧线密卷绕的多点接触面积,因此能供给滑座在三维弧曲的轴管上更加平稳顺畅的滑移效果。本技术利用滑座上的螺旋压簧双端延制形成有耳部,使双端耳部间可组套一跨杆,此跨杆在双端耳部间具有弹性枢挂的能力,亦即当滑座行走位移在各种弧曲的三维轴管上时,该跨杆仍可平稳的跨持于双端耳部间,且跨杆上套设有具钩孔的挂座,供挂载物件使用,以便能利用滑座挂载物件,并进行三维滑动位移的载物传输作业。综上所述,本技术克服了传统滑座的缺点,确实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简易、抗震性好、运行平稳顺畅的效能。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轴管外滑动轴套的剖示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断剖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轴管外滑动轴套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轴管外滑动轴套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轴管内滑动轴套的剖示图;图6是本技术图5的断剖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轴管内滑动轴套的使用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轴管内滑动轴套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弹性滑座,是可实施于轴管1的外壁11上(如图1所示)或为实施于轴管10的内壁12上载物滑移使用(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轴套结构主要是由一螺旋压簧2、一螺旋拉簧3以及另一跨杆4所组成;如图2、6所示,其中该螺旋状的拉簧3是呈密卷绕状,其内径略大于螺旋状压簧2的杆体21直径,使拉簧3能延着螺旋状压簧2的杆体21路径而穿组于上;该螺旋状的压簧2双端是延制形成有向外弯折的耳部22,双端耳部22上并具有耳孔23,可于双端耳部22的耳孔23间组套跨杆4;该螺旋状压簧2的双端,为能防止螺旋状拉簧3外滑松脱,是可枢置平板状垫片5及凸点状垫片51(如图1、2、5、6所示),藉以提高拉簧3双侧末端的转动自由度;如图1~8所示,该跨杆4上套设有一挂座41,此挂座41上具有钩孔42,以便能利用该钩孔42来组挂吊载物件用的吊钩6;且跨杆4的双端皆套设有弹簧43及44,该等弹簧43及44是装设分布于耳部22双侧的跨杆4杆体上,且其间具有垫圈45以及跨杆4双端螺设的螺丝46锁控挡持,促使穿挂于双端耳部22间的跨杆4具备弹性缩移的枢挂能力;再者,为使螺旋状压簧2与拉簧3间的组配精致度与耐磨硬度能够提高,并减小螺旋状拉簧3在压簧2的杆体21上弹性滚动间的磨擦系数,是可对螺旋状压簧2与拉簧3进行PVD真空离子喷镀(或称溅镀)处理,亦即是在压簧2及拉簧3上披覆一层碳化钛(TiC)、氮化钛(TiN)、氮碳化钛(TiNC)或是钻石镀膜(Diamond Shield)等硬膜处理,使压簧2及拉簧3的表面硬度、光度及组配精度皆足以大为提高,以降低其磨擦系数。藉由上述构件的组配技术,即可制成本技术的弹性滑座。该螺旋状拉簧3密卷绕在螺旋状压簧2的杆体21上的多个环簧线31,即呈多点接触方式围绕在轴管1的外壁11上(如图2所示)或轴管10的内壁12上(如图6所示),且每一环拉簧簧线31即形同转子般的枢套在压簧杆体21上弹性滚动,使滚动磨擦力能藉由拉簧3的螺旋路径,而分散到同属螺旋分散路径的压簧2上再次分散消除,因此在使整个滑座弹性滑移的过程中,得以保有较佳的顺畅平稳度。同时为使本技术的滑座结构平稳顺畅的滑移在具有三维弧曲度的轴管1或10上,藉由该螺旋状压簧2与拉簧3的可挠曲性,也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技术,因为该螺旋状压簧2与拉簧3的可挠曲性,能使滑座移至轴管1或10上任一弧曲弯角度,皆可让每一环拉簧簧线31即形同转子般的枢套在压簧杆体21上弹性滚动,进而使滑座整体自由滑移于轴管1的外壁11(如图2~4所示)或是轴管10的内壁12(如图6~8所示)上。当将本技术的滑座结构实施于轴管1的外壁11上滑移载物时,该滑座结构的外围,是可附设一防尘罩7(如图1~4所示),且该防尘罩7具有随滑座张缩的能力,以达保护滑座内的压簧2与拉簧3,避免灰尘沾染。当将本技术的滑座结构实施于轴管10的内壁12上滑移载物时,该轴管10必须选制具有轨槽13形态(如图6~8所示),以利使双端耳部22及弹性连杆4能显露于轨槽13外,施行挂物行进位移的运作。本技术组成滑座的拉簧3与压簧2组件,因皆具有分散作用力的挠曲性,所以特别适用于轴管1或其它轨道传动载运的机械设备环境中,可达阻扰机械震动力的传递,亦即具有吸震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三维位移能力的简易型弹性滑座,主要是由一螺旋状压簧、一螺旋状的拉簧以及另一跨杆所组成;该跨杆上套设有一挂座,挂座上具有挂物用钩孔,设置于具三维弧曲度的轴管内壁或外壁上;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拉簧是穿组在螺旋压簧的杆体上,拉簧上的各环簧 线在压簧杆体上,并与轴管的外壁或内壁形成多点弹性滚动式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绍谦
申请(专利权)人:曾绍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