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8804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8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该循环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管路首尾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液体加热器以及空调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二水泵,其进水口通过管路与空调热交换器的出水口相连,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液体加热器的进水口相连;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水泵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向第一水泵的方向;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二水泵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第二水泵流向液体加热器的方向;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控制系统,液体加热器提供的热量不会被发动机散发掉,以此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通过发动机冷却水套内的冷却水输送出去,汽车的空调系统经常需要为驾驶室供热,由此,现有技术将发动机冷却水套和空调系统的热交换器连通,用冷却水的热量为驾驶室加热。图1为现有技术中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通过管路首尾依次连通的发动机冷却水套、液体加热器以及空调热交换器,液体加热器集成有水栗,液体加热器的作用在于,当发动机冷却水套内的水温不足以为空调热交换器提供热量时,液体加热器加热循环水提供热量。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液体加热器加热的是整车的冷却循环水,而发动机本身是巨大的散热体,液体加热器提供的热量相当一部分被发动机散发到空气中了,能量的浪费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能量浪费严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管路首尾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栗、液体加热器以及空调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二水栗,其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热交换器的出水口相连,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体加热器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温度传感器,其用于采集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水温;第二温度传感器,其用于采集所述空调热交换器的出水口水温;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栗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向所述第一水栗的方向;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栗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所述第二水栗流向所述液体加热器的方向;控制器,其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以及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以及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上述的循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为整车控制器。—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方法,所述循环控制方法为上述循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TJPT2;获取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将V 1~2与T 3和T 4进行相互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以及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上述步骤中,!\为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水温;T2为所述空调热交换器的出水口水温;Τ3为预设的所述发动机启动温度;Τ4为预设的所述液体加热器关闭温度;其中,Τ3< Τ40上述的循环控制方法,所述将VT^ T 3和T 4进行相互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以及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包括:当所述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且?\< T3;则启动所述液体加热器和所述第一水栗,关闭所述第二水栗。上述的循环控制方法,所述将?\、Τ^ T 3和T 4进行相互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以及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包括:当所述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且T3< T T 2;则启动所述液体加热器和所述第二水栗,关闭所述第一水栗。上述的循环控制方法,所述将V 1~2与T 3和T 4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以及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包括:当所述发动机处于开启状态,且T2< Ti< Τ4, Τ3< Τ 1;则启动所述液体加热器和所述第一水栗,关闭所述第二水栗。上述的循环控制方法,所述将V 1~2与Τ 3和Τ 4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以及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包括:当所述发动机处于开启状态,且T3< T Τ 4,?\< Τ 2;则启动所述液体加热器和所述第二水栗,关闭所述第一水栗。上述的循环控制方法,所述将V 1~2与Τ 3和Τ 4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所述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水栗、第二水栗以及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包括:当所述发动机处于开启状态,且Τ3< Τ ρ Τ4< Τ 1;则启动所述第一水栗,关闭所述液体加热器和所述第二水栗。上述的循环控制方法,15°C彡K 25°C ;65°C彡K 75°C。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循环控制系统,具有一个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和液体加热器的大循环系统,还包括一个只有液体加热器和空调热交换器的小循环系统,由此在主动选择使用小循环系统时,液体加热器提供的热量不会被发动机散发掉,以此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由于上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该循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由于上述循环控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循环控制系统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循环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1、发动机冷却水套;12、液体加热器;13、空调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21、发动机冷却水套;22、液体加热器;23、空调热交换器;24、第一水栗;25、第二水栗;26、第一温度传感器;27、第二温度传感器;28、第一单向阀;29、第二单向阀;21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管路首尾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冷却水套21、第一水栗24、液体加热器22以及空调热交换器23,还包括第二水栗25、第一温度传感器26、第二温度传感器27、第一单向阀28、第二单向阀29以及控制器210,第二水栗25进水口通过管路与空调热交换器23的出水口相连,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液体加热器22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温度传感器26用于采集发动机冷却水套21的出水口水温;第二温度传感器27用于采集空调热交换器23的出水口水温;第一单向阀28设置于发动机冷却水套21和第一水栗24之间的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发动机冷却水套21流向第一水栗24的方向;第二单向阀29设置于第二水栗25和液体加热器22之间的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第二水栗25流向液体加热器22的方向;控制器210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2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7的温度数据、以及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并控制第一水栗24、第二水栗25以及液体加热器22的开启和关闭。液体加热器22、控制器210、水栗、单向阀以及温度传感器等均可参考相关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对这些部件进行赘述。具体的,本实施例具有了两个循环冷却水循环路线:一、发动机冷却水套21、第一单向阀28、第一水栗24、液体加热器22、空调热交换器23以及发动机冷却水套21,下文称该循环为大循环;二、液体加热器22、空调热交换器23、第二单向阀29、第二水栗25、液体加热器22,下文称之为小循环。两个循环上均具有单向阀,且两个循环各具有一个驱动水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管路首尾依次相连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液体加热器以及空调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泵,其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热交换器的出水口相连,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体加热器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温度传感器,其用于采集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水温;第二温度传感器,其用于采集所述空调热交换器的出水口水温;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向所述第一水泵的方向;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或出水管道上,其导通方向为所述第二水泵流向所述液体加热器的方向;控制器,其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以及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以及液体加热器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钟凌童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