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戈风昌专利>正文

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844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涉及有框架、操作台、活动式主库、活动式辅助库、活动式次库、工具箱、尾纱存放盒和导向装置组成。框架是主体支撑件,整体可采取封闭式或框架式结构。框架的上面板上设置有分捡操作台,操作台的下面设置有活动式主库,主库的侧面设置有辅助库。纱管库内以推拉形式设置有框架,框架上悬挂纱管袋。活动式辅助库的上方,采用抽屉形式设置有工具箱,操作台的上面,与自动络筒机纱管出口对应的一角,设置有尾纱存放盒。操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导向装置,可以保证进入活动式主库的纱管流向准确。导向装置形成的三角区内还可以存放零星物品,起到多功能的作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可以极大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配套装置,尤其涉及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
技术介绍
络筒机在运行过程中,细纱管纱经过自动络筒机加工转变为筒纱,其细纱管纱的纱管经自动络筒机传送带从络筒机头出纱口送出,纱管送出后因无专用的分装装置,各厂受自身条件所限,采取了各种方式接纱管、分装纱筒。一般情况下采用几个周转箱、多个纱管袋或简单支撑架支撑纱管袋进行多人分检、装包。操作工人需要长时间的弯腰分检和装包,在每15分钟内要将约450件的纱管分类和清理,分别装入纱管袋,对个别纱管遗留的尾纱要清理干净,尾纱单独存放,班后统一集中。整纱被送出机外的要将其分别存放和回用。自动运行的各工序井然有序,唯独纱管分检和装包的人工工序工作环境凌乱,劳动强度大,存在不安全因素,与高科技的自动络筒机不相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改变现有传统的络筒机纱管分检和装包方式,提供一种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使络筒分捡分装工序与自动络筒机统为一体,使得捡纱装纱环境干净整洁,工作人员在自然站立状态完成纱管的分捡分装,尾纱清理及整纱分捡等全部工序。本技术所述的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涉及有框架、操作台、活动式主库、活动式辅助库、活动式次库、工具箱、尾纱存放盒和导向装置组成。所说的框架是本技术所述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的主体支撑件,采用板材压型,折弯组装而成,成为本技术所述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的骨架,支持本技术的其他各部分相互独立发挥作用,整体可采取封闭式或框架式结构。整体高度应大于500毫米小于或等于自动络筒机纱管出口的高度为宜,宽度应大于600毫米小于或等于络筒机纱管出口面板的宽度,厚度应大于500毫米小于1000毫米。框架的上面板上设置有分捡操作台,自动络筒机纱管经输送带从出口掉落在分捡操作台的平面上堆集暂存,堆放一定数量后,在此处按类分捡,按要求投放到各规定区域,操作台上将分割出纱管各库的区域,使其相对统一,相互分离。对应自动络筒机纱管输送带出口位置的框架上平面上,设置有分捡操作台,操作台的下面设置有活动式主库,活动式主库的侧面设置有辅助纱管库。所说的活动式主库是主纱管的主要存放区,使用频率最高,所以设置在方便和顺手的位置。所说的活动式主库采用与络筒机垂直摆放形式,纱管袋的大面与络筒机长度方向垂直,采取沿络筒机长度方向顺畅滑动形式,将纱管从操作台上划到纱管主库内的纱包内。所说的纱包以悬挂形式设置在活动式主库的框架上,纱包装满后,卸下,换空包悬挂,以满足快速方便装入主纱管的功能。在活动式主库的侧面设置有活动式辅助库,活动式辅助库的推拉口设置在活动式主库的侧面,活动式辅助库的进料口设置在操作台的上面板上。所说的活动式辅助库为纱管辅库,用以解决除了主色纱管以外的别色纱管或其他应放存的纱管,经选出的别色纱管从操作台的辅库口投入,掉落进入活动式辅助库内的悬挂纱包内。满包后,沿自动络筒机长度方向拉动,将悬挂在辅助库框的满包换下,空包重新悬挂在辅助库框上,推动活动式辅助库复位即可。在活动式主库和活动式辅助库的垂直方向上,与活动式主库和活动式辅助库一样,以滑动形式设置有活动式次库,或者说,纱管库采用推拉滚动式结构。在活动式辅助库的上方,采用抽屉形式,设置有工具箱,可以安装抽屉锁具,专为操作人员存放工具及卡号标记使用,使用安全方便。在操作台的上面,与自动络筒机纱管出口对应的一角,设置有尾纱存放盒,所说的尾纱存放盒为开式结构,其功能是,每班的尾纱从纱管上清理下,集中存放在尾纱存放盒内,班后统一收集,以降低生产成本。在操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导向装置,可以保证进入活动式主库的纱管流向准确,也就是使应该进入活动式主库的纱管准确进入主库内的纱管袋内,纱管袋采用悬挂支撑形式设置在纱管库内的框架上。导向装置形成的三角区内还可以存放零星物品,起到多功能的作用。所说的活动式主库、活动式辅助库和活动式次库以抽拉滚动结构与本技术的框架相配合,所说的抽拉滚动结构,可以采用地轮结构,也就是在所说的活动式主库、活动式辅助库和活动式次库的下面设置滚动式地轮;也可以在放置纱管库的框架内侧设置与纱管库的推拉平行的导轨,纱管库的两侧设置有在导轨上运行的装置,以方便纱管库在导轨上推拉运行。所说的纱管库均采用支撑架与纱管袋配合的设置形式,纱管库与框架的配合,均采用抽拉的组合形式,将纱管库推入框架内,应该使框架整体上呈方形,与络纱机的纱管出口位置相吻合,整体美观。使用本技术所述的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工人完全可以在正常站立状态下对纱管实施拣选,将数量最大的部分放入纱管主库的纱管袋内,将带纱的纱管或其他的纱管分别放入活动式辅助库和活动式次库的纱管袋内。经试验证明,使用本技术所述的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较好地解决了络筒车间文明生产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纱管收集工序井井有条。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所述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框架2-操作台 3-活动式主库 4-活动式辅助库 5-活动式次库 6-工具箱 7-尾纱存放盒 8-导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涉及有框架1、操作台2、活动式主库3、活动式辅助库4、活动式次库5、工具箱6、尾纱存放盒7和导向装置8组成。所说的框架1是本技术所述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的主体支撑件,采用板材压型,折弯组装而成,成为本技术所述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的骨架,支持本技术的其他各部分相互独立发挥作用,整体可采取封闭式或框架式结构。整体高度应大于500毫米小于或等于自动络筒机纱管出口的高度为宜,宽度应大于600毫米小于或等于络筒机纱管出口面板的宽度,厚度应大于500毫米小于1000毫米。框架1的上面板上设置有分捡操作台2,自动络筒机纱管经输送带从出口掉落在分捡操作台2的平面上堆集暂存,堆放一定数量后,在此处按类分捡,按要求投放到各规定区域,操作台2上将分割出纱管各库的区域,使其相对统一,相互分离。所说的活动式主库3是主纱管的主要存放区,使用频率最高,所以设置在方便和顺手的位置。所说的活动式主库3采用与络筒机垂直摆放形式,纱管袋的大面与络筒机长度方向垂直,采取沿络筒机长度方向顺畅滑动形式,将纱管从操作台2上划到纱管主库即活动式主库3内的纱包内。所说的纱包以悬挂形式设置在活动式主库3的框架上,纱包装满后,卸下,换空包悬挂,以满足快速方便装入主纱管的功能。在活动式主库3的侧面设置有活动式辅助库4,活动式辅助库4的推拉口设置在活动式主库3的侧面,活动式辅助库4的进料口设置在操作台2的上面板上。所说的活动式辅助库4为纱管辅库,用以解决除了主色纱管以外的异色纱管或其他应放存的纱管,经选出的异色纱管从操作台2的辅库口投入,掉落进入活动式辅助库4内的悬挂纱包内。满包后,沿自动络筒机长度方向拉动,将悬挂在辅助库框的满包换下,空包重新悬挂在辅助库框上,推动活动式辅助库4复位即可。在活动式主库3和活动式辅助库4的垂直方向上,与活动式主库3和活动式辅助库4一样,以滑动形式设置有活动式次库5。在活动式辅助库4的上方,采用抽屉形式,设置有工具箱6,可以安装抽屉锁具,专为操作人员存放工具及卡号标记使用,使用安全方便。在操作台2的上面,与自动络筒机纱管出口对应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络筒机纱管分装装置,框架(1)是主体支撑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整体可采取封闭式或框架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自动络筒机纱管输送带出口位置的框架(1)上平面上,设置有分捡操作台(2),操作台(2)的下面设置有活动式主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风昌
申请(专利权)人:戈风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