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青专利>正文

输送机用捕捉式自动加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842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用捕捉式自动加脂机,是由供脂泵、气动三联体和捕捉器组成,捕捉器是在壳体中装有导向轴,通过输送机滚轮带动导向杆使装在导向轴上的滑动机架上的分别与改装阀和二位三通机控行程阀相对应的撞杆器、梯型撞板依次相互作用,完成加脂过程并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机架复位,准备下一个加脂循环过程。使输送机液轮油杯的加脂过程由以往的手工操作实现了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在输送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导向杆和加脂枪自动地向输送机滚轮的油杯嘴定量地供送润滑脂的自动加脂机。现有的输送机加脂方式都是在输送机停机后通过人工操作来进行的,劳动强度大,影响了输送机作业的生产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在输送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加脂机导向杆和加脂枪自动地向输送机滚轮的油杯嘴定量地供送润滑脂的自动设备,使输送机的加脂过程实现自动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每套加脂机由气动三联体、供脂泵和捕捉器组成。供脂泵是在泵缸中装有活塞、通过泵盖导向孔与活塞轴配合,用卡子将泵缸与泵盖连接。捕捉器是在壳体的顶端上部用紧固件连接着改装阀和二位三通机控行程阀,在下部用紧固件连接着底板,底板上用紧固件连接着连接器,在壳体的前端用紧固件连接着分配器和气缸,在后端中部用端堵通过紧固件连接着导向轴,导向轴上装有弹簧并与滑动机架装在一起。滑动机架是在滑套上端和前端用紧固件分别连接着撞杆器和梯型撞板,连接槽和滑套之间用紧固件连接着连接板,加脂枪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槽和导向机架相连,在导向机架的前端导向杆和后端尾座之间分别用紧固件和销轴连接着气缸。撞杆器是在套筒中用顶杆压入弹簧后用紧固件将顶杆固定在套筒的长槽孔中。导向机架是在尾座与连接块之间用紧固件把连板相连后在前端通过销轴和开口销用链片使导向杆与连接块相连接。加脂枪是在缸体中装入柱塞泵、活塞和弹簧后用端堵将两端封死。柱塞泵前端伸出部份与给脂头相连,改装阀是在二位五通推拉式换向阀的推拉杆上用紧固件连接着撞块。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滑动机架的俯视图。图5是滑套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正视图。图7是图6的F向放大示意图。图8是连接板的侧视图。图9是连接槽的正视图。图10是图9的侧视图。图11是导向机架的俯视图。图12是撞杆器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图14是梯型撞板的正视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图16是图14的俯视图。图17是加脂枪的剖面图。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图19是导向轴的正视图。图20是图19的B-B剖视图。图21是改装阀的局部正视放大图。图22是图21的侧视图。图23是连接器的正视图。图25是图23的俯视图。图24是分配器的侧视图。图26是图24的俯视图。图27是供脂泵的正视图。图28是本技术的气动原理图。图29-图34是本技术的俯视工作过程示意图。参照附图1所示本技术是由气动三联体1、供脂泵3、捕捉器4组成。参照附图2-27所示,捕捉器4是在壳体28上用紧固件11、15分别连接着改装阀10和二位三通机控行程阀14,在前端和后端分别用紧固件18、32连接着端堵18和气缸12,连接器20用紧固件23与底板相连并通过紧固件32与壳体和分配器相连,导向轴16通过端堵18固定在壳体28上,滑动机架26和弹簧17装在导向轴16上,滑动机架26是在滑套器38上用紧固件40、37分别连接着梯型撞板39和连接板45,加脂枪33与导向机架34、连接槽46分别通过紧固件42、44相连,气缸35用销轴43、紧固件36、弹簧41与机架34相连。连接槽46与连接板45之间用紧固件44相连。滑套器38是在滑套47上用紧固件49连接着撞杆器50,在前部固定有导向螺钉48,导向螺钉48的伸出部份位于导向轴16的长槽孔中。导向机架34是在连板57上用紧固件59、56、61分别连接着尾座58、连接块55,装有带孔螺钉52的导向杆51通过链片54用销轴53、开口销60与连接块55相连。撞杆器50是在套筒62中用顶杆64把弹簧63压入并用紧固件65把顶杆64固定在套筒62的长槽孔中。加脂枪33是在缸体70中装有柱塞泵69、活塞72、复位弹簧68后用端堵67、73封死两端,并用加脂头66与柱塞泵69前端伸出部份相连构成。改装阀10是在二位五通推拉式换向阀76的推拉杆上用紧固件75固定着撞块74,撞块74的下端位于滑套47上端的长槽孔中。供脂泵是在泵缸89中装有活塞87,活塞87的导向轴与泵盖82的导向孔中的密封圈88套在一起,气管2通过活塞87的导向轴上端进入泵缸8的气室,油脂经固定座84、油压表83从油管3供出,泵盖82与泵缸89用固定卡子79相连,活塞86上套有密封圈86,泵盖82与泵缸89间用密封垫80密封。单向节流阀9和气缸12是在滑动机架26的退回过程中起缓冲作用。参照附图28-34,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1、参照附图29,气路末接通时,加脂机处于不工作状态。位于输送机轨道7上的滚轮5可自由通过。图29中箭头为滚轮运行方向。2、参照附图30,气路接通,经气动三联体1后分为两路。一路将供脂泵8中的活塞87顶起。一路经换向阀10进入气缸35使得导向杆51伸出。3、参照附图31,滚轮5的凸出部位碰到导向杆51后,滑动机架26便和输送机滚轮5一起沿行进方向移动。4、参照附图32,移动过程中,滑动机架26中的梯型撞板39将换向阀14的滚轮顶起,换向阀14接通,使得加脂枪33的加脂头66伸出对准并压紧滚轮5的油杯嘴6,并注入一定量的润滑脂。5、参照附图33,滑动机架26移至梯型撞板39末端,换向阀14的滚轮复位将气路切断。同时,加脂枪33中的气压经换向阀14的排气孔排出,加脂枪33退回。6、参照附图34,滑动机架26移至滑套47的长槽孔末端使改装阀10的撞块74与撞杆器50的顶轴64接触,推拉阀76切换气路,使气缸35动做。导向杆51退回,同时,在弹簧17的作用下,滑动机架26退回到开始位置,准备开始下一个加脂循环。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输送机用捕捉式自动加脂机,与现有同类加脂方式相比,具有自动、高效、省时、省力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机用捕捉式自动加脂机,是在泵缸89中装有活塞87,通过锁紧卡子79使泵盖82与泵缸89连接组成供脂泵8,其特征在于壳体28中的导向轴16通过端堵18用紧固件19与壳体28连接,在导向轴16上装有弹簧16和滑动机架26,底板22用紧固件21与壳体28连接,在壳体28的前端用紧固件32连接气缸12,底板22上用紧固件23连接着连接器20,滑动机架26是在滑套47的后端用紧固件40连接着梯型撞板39,梯型撞板39与用紧固件15连接在壳体28顶端下部的二位三通机控行程阀14相对应,在滑套47的顶端上部用紧固件49固定的撞杆器50的撞杆64与用紧固件11固定固定在壳体28顶端下部改装阀10上的撞块74相对应,在滑套47的下部用紧固件37连接着连接板45,连接板45的两端通过紧固件44与连接槽46连接,加脂枪33与导向机架34、连接槽46分别通过紧固件42、44连接,在连板57上通过紧固件59、56与尾座58和连接块55相连,导向杆51与连接块55之间通过销轴53,开口销60用链片54相连,整个捕捉器4通过用紧固件32连接在壳体28上的分配器31用气管2和油管3分别与供脂泵8、气动三联体1和供脂泵8的油路引出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脂机,其特征在于活塞87的导向轴与泵盖82的导向孔之间通过密封圈88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脂机,其特征在于撞杆器50的外套6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机用捕捉式自动加脂机,是在泵缸89中装有活塞87,通过锁紧卡子79使泵盖82与泵缸89连接组成供脂泵8,其特征在于壳体28中的导向轴16通过端堵18用紧固件19与壳体28连接,在导向轴16上装有弹簧16和滑动机架26,底板22用紧固件21与壳体28连接,在壳体28的前端用紧固件32连接气缸12,底板22上用紧固件23连接着连接器20,滑动机架26是在滑套47的后端用紧固件40连接着梯型撞板39,梯型撞板39与用紧固件15连接在壳体28顶端下部的二位三通机控行程阀14相对应,在滑套47的顶端上部用紧固件49固定的撞杆器50的撞杆64与用紧固件11固定固定在壳体28顶端下部改装阀10上的撞块74相对应,在滑套47的下部用紧固件37连接着连接板45,连接板45的两端通过紧固件44与连接槽46连接,加脂枪33与导向机架34、连接槽46分别通过紧固件42、44连接,在连板57上通过紧固件59、56与尾座58和连接块55相连,导向杆51与连接块55之间通过销轴53,开口销60用链片54相连,整个捕捉器4通过用紧固件32连接在壳体28上的分配器31用气管2和油管3分别与供脂泵8、气动三联体1和供脂泵8的油路引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青
申请(专利权)人:谢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