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连续运行的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82793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8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连续运行的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所述装置设有底层水平传送带和载具自动装卸装置,底层水平传送带为一条能实现自动准停功能的水平传送带,将要向上运输的载具放置在传送带入口处,由传送带携带并在垂直传送装置的装载位置准停;当需要取下的载具到达一定高度时,载具自动装卸装置的叉车架将先向前插入载具下面的空当中;再竖直上升,利用叉车架上升速度大于载具支架上升速度的方式或利用叉车架上升方向与载具支架下降方向相反的方式,将载具从载具支架上取下;然后,叉车架带动载具后退,离开垂直传送装置工作空间;最后,叉车架下降到初始高度,将载具放置在两边的水平传送带上,完成一次卸载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特指一种可连续运行的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所需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去占据森林、草原、湿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而这又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然而地球的面积终究是有限的,迫使人们不得不将活动范围由平面走向立体,高楼越来越高,地下室越挖越深,人们逐步生活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因此,如何大量高效的完成不同水平面之间的物资流通将成为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或将是这种技术的一个方向。传统的垂直输送装置(如电梯、传送带、垂直输送机等),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很难满足大载重、大运量的要求,而随着生产生活需求,大运量的垂直输送技术将成为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经济社会运行的高速化亦要求物流的高速化;同时,随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也要求在满足大运量,高速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一种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申请号:201410744368.9),其包括链轮、传动链、导轨、载具和链轮支架;链轮在输入转矩的带动下,绕轴定向转动,驱动传动链定向运动,其中,一边传动链向上运动,另一边传动链向下运动;需要向上运输的物资在装入载具后装载在向上运动的传动链上,由传动链带动向上运输,并将在预定位置卸载下来;同理,需要向下输送的物资可由另一边的传动链携带向下运送;整个系统将采取间歇运动,即每次上升或下降只运动一个装夹高度并停留一定时间以完成装载或卸载,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工作部位为内外都有导轨包裹的传动链部分,这样就能保证在这部分上运动的载具始终保持在垂直方向的运动。电梯(申请号:201210310573.5),受其结构限制,一个电梯井里只能容纳一个电梯;电梯载重有限,每次只能运送少量的物资;在运送大量物资时,电梯需要不断的上下往复运动,当运送距离较长时,受电梯运行速度的限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每次向上运送货物时,电梯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同时为了提高电梯运行速度,须提高电梯的动能,在不计其他能源消耗情况下,这也将花费大量的能量;尽管现在电梯能够通过收集减速时动能将部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减少能量损耗,但是在能源转换过程中仍然存在能量损失,总体来说电梯的能源利用率依然较低,综上所述,电梯很难满足人们对大批量,高速,低能耗的进行垂直输送技术的要求。传送带(申请号:201320387056.8),包括传送带、链带及头尾封闭连接的导轨,该链带围绕该导轨的外边缘设置,该链带包括若干铰接件及若干滑轮,这些铰接件连接成头尾封闭的环形结构,这些滑轮与该导轨滑动连接。滑轮与该导轨滑动连接,所形成的链带能够平稳地围绕该导轨的外边缘滑动,使该传送带移动平稳,本专利技术为克服链传动的不稳定性就引入了导轨。垂直输送机(申请号:201310360917.8),在架体上设置左右两组竖直方向的内传动链和外传动链,在两者之间设置软性的输送栅板用于由下至上输送纸箱等物品,垂直输送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解决了现有水平输送方式和运输车输送方式的弊端,同时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参与即实现连续的输送过程。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一种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申请号:201410744368.9)的一种优化改进方案。一种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中由于缺少合适的装卸机构,为了给装卸载具留下充足的时间,保证装卸过程的安全、平稳,整个系统采用间歇工作的方式,即每次工进的距离为一个装载高度(即两个相邻的载具支架的距离),并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完成载具的卸载和装载过程,这样就会极大的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主要表现在停歇造成的平均速率的降低,加减速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损耗,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一种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增加子系统来将间歇运动改为连续运动的方案,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综合以上的分析,本专利技术针对大量高效地进行不同水平高度间的物资运送的高要求,同时鉴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垂直输送方法速度慢,运量低,结构臃肿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垂直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链传动的方式,利用链传动低速重载的特点,将负载搭载在两条平行的传动链上,虽然传动链运行速度不高,但是能同时搭载多个负载,从而实现总运载量大,总速度快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传动链垂直摆放,传动链两边都可搭载负载,链轮定向旋转一边向上运动,一边向下运动,相互间不会发生干涉,并且当两边同时搭载负载时,一边重力做负功,一边做正功,两边相互抵消,实现系统总重力势能保持不变,从而降低能耗,提尚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特指一种可连续运行的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该装置包括链轮、传动链、导轨、载具、链轮支架、电动机、减速机、底层水平传送带和载具自动装卸装置,每条传动链垂直安装在上下两个齿数相同的链轮上,两条传动链平行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两个链轮通过动力输入轴连接固定,电动机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驱动动力输入轴带动链轮转动从而使得传动链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位于下方的链轮安装在链轮支架上,所述传动链由链节组成,链节由中间开孔的圆筒、连接板和载具支架组成,或由中间开孔的圆筒、连接板和销轴组成,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载具支架或销轴以确定相邻载具的摆放间隔,链节与链节之间使用连接板通过销轴或销轴状主体铰接,起到销轴作用的载具支架分别固定在两传动链内侧,载具安装在载具支架上,随传动链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进一步的,由于链条在运动过程中,由于需要一定的预紧,将链条绷直,两链轮之间的中心距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系统增加补偿环节;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下链轮转动中心设计成可上下变化的方式,利用下链轮自重与弹簧的相互作用为链传动提供一个预紧力。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链的内外表面固定有导轨;导轨与传动链链节圆筒外表面相切,外导轨将传动链外侧包裹,内导轨将包裹传动链内侧垂直运动部分,且不与链轮干涉;导轨的固定须根据实际环境设计合理的安装固定方案,例如可以将装置置于电梯井中,导轨通过支架固定在电梯井四周的墙壁上,在外导轨上与传动链链节圆筒外表面相切的位置还可以设置适当的润滑油路,给传动链润滑。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工作部位为内外都有导轨包裹的传动链部分。进一步的,所述载具支架包含销轴状主体,销轴状主体的尾端和前端分别设有载具支架后挡板和载具支架前挡板,位于载具支架后挡板和载具支架前挡板之间的销轴状主体部分表面开有键槽,销轴状主体通过其表面的键槽与圆筒内孔表面的键相配合装入圆筒中,并由载具支架后挡板和载具支架前挡板固定;销轴状主体的顶端为安装载具的装载结构,包括辅助定位面、承载面、顶尖和弹簧;承载面在链节垂直运动时始终保持水平,辅助定位面在装载载具时会与载具上的安装对应面相互配合,以找到正确的装载位置,保证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平稳,高效;弹簧安装在销轴状主体顶端的安装孔中,弹簧前端为顶尖;载具找到正确的装载位置后,弹簧将顶尖顶入载具的定位凹坑中,实现对载具的预紧。进一步的,载具装卸过程的运动特征,即在装载过程中,载具需要相对与载具支架有一个向下的运动,两者的装载面相互接触并完成相互配合时才能完成装载;在卸载过程中,载具需要相对于载具支架有一个向上的运动,两者的装载面相互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连续运行的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续运行的链传动垂直双向传送装置,所述装置该装置包括链轮、传动链、导轨、载具、载具支架、链轮支架、电动机、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底层水平传送带和载具自动装卸装置,底层水平传送带为一条能实现自动准停功能的水平传送带,位于连接两个下方链轮的连接轴的上方并位于两条传动链之间,将要向上运输的载具放置在传送带入口处,由传送带携带并在垂直传送装置的装载位置准停,传动链带动位于载具下方的载具支架相对于载具向上运动,在上升过程中与停留在装载位置的载具的装载面相互接触并配合,完成装载过程;而在垂直传送装置的另一边,载具被传动链携带向下运动,被水平传送带阻挡停止运动,载具支架继续随传动链运动,相对于载具向下运动,两者的装载面分离,完成卸载过程;载具自动装卸装置根据需要,安装在底层水平传送带所在高度之上,载具所需进出装置的出入口处,主要由车身、液压缸、升降台、叉车架和两条平行布置的水平传送带组成;车身位于陷入地面的凹坑导轨上,只能实现前后运动;液压缸交叉布置在车身上;升降台与液压缸铰接,在液压缸的控制下实现上下运动;叉车架连在升降台上,由升降台带动,具有前后和上下运动两个自由度;在叉车架两边布置两条平行放置的水平传送带;整个载具自动装卸装置嵌入地面,其水平传送带和位于初始高度的叉车架与地面齐平;当需要取下的载具到达一定高度时,叉车架将先向前插入载具下面的空当中;再竖直上升,利用叉车架上升速度大于载具支架上升速度的方式或利用叉车架上升方向与载具支架下降方向相反的方式,将载具从载具支架上取下;然后,叉车架带动载具后退,离开垂直传送装置工作空间;最后,叉车架下降到初始高度,将载具放置在两边的水平传送带上,完成一次卸载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强方俊程广贵郭立强葛道晗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