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的电镀或化学镀的前处理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278246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8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的电镀或化学镀的前处理方法以及一种铝合金的镀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化学砂化处理—去挂灰—一次浸锌—二次浸锌—预镀镍的前处理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溶液配方以及工艺参数,增加了后续得到的镀层的结合力,确保铜或其他金属的镀层在280℃高温焊后合格,该前处理方法稳定,不仅适用于铝合金材料的氰化镀铜处理,还适用于铝合金材料的其它电镀和化学镀的前处理,热震实验结果显示铝合金零件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镀铜后可经受280℃高温3min不起泡,起皮或脱落,可应用到大批零件的电镀、化学镀工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电镀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的电镀或化学镀的前处理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铝及铝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其具有导电性好、传热快、比重轻、强度高、易于成型等优点。但是,铝及铝合金也存在硬度低、不耐磨、易于发生晶间腐蚀、不易焊接等缺点,影响其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铝及其合金经过表面处理后可扬长避短,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扩大应用范围,赋予其防护、装饰等用途。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阳极氧化、电镀、化学镀等方法。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铜的方法,称为镀铜。铝合金为难镀材料,铝上电镀比其他金属上电镀要困难得多,容易出现气泡和脱皮,结合力不良等问题,相比钢铁等其它金属材料电镀工艺过程复杂,需进行特殊的前处理,还要进行浸锌处理;铝合金镀铜层一般被用于提高铝合金与其他金属的锡焊能力,因此铝合金镀铜除了需要常温下的镀层结合力测试,还需进行高温下的镀层结合力测试,使用现有电解镀铜技术无法获得合格镀层,电解镀铜后280°C高温焊接过程中起泡和脱落(如图1所示)。在零件电镀和化学镀等领域,镀层结合力的符合性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铝合金镀铜技术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的电镀或化学镀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合金零件依次进行化学砂化处理,去挂灰,一次浸锌,二次浸锌以及预镀镍,其中,化学砂化处理通过将铝合金零件浸入砂化溶液实现,所述砂化溶液由以下成分组成氢氧化钠40‑80g/L,磷酸钠50‑70g/L,氟化氢铵20‑40g/L,氯化铵5‑15g/L,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涛王亮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