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用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283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3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马用旋转接头,其包括拉杆连接部和零件连接部,拉杆连接部的一端与拉马中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零件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该零件连接部的另一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于套装在被拉零件上,容置孔、零件连接部、拉杆连接部、拉马中拉杆同轴设置。该拉马用旋转接头解决了拉马拉杆与被拉零件之间滑磨的问题,使用了该旋转接头的拉马可以保证零件与拉马拉杆之间没有相对滑磨,保护了被拆卸零件和拉马中拉杆的完整性,延长了拉马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拆卸用拉马配件,特别是一种拉马用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拉马已基本标准化,其中,一种拉马,拉马尖端没有任何结构,即拉马的拉杆与被拆卸零件直接接触,此种拉马不宜拆卸过盈量相对较大的配合零件,过盈量较大的零件拆卸时造成拉杆尖端与零件滑磨,可能损坏零件或者无法顺利拆卸。另一种拉马如图1所示,拉马的拉杆尖端采用圆卡簧式接头结构,圆卡簧式接头结构通过圆卡簧13将活络头14与拉杆11的头部圆孔配合并固定,其特点是内置活络头14可以旋转。该种结构尽管改善了拆卸过程中零件与拉杆之间的滑磨,但在大的过盈配合零件进行拆卸时,仍然存在零件与内置活络头14之间滑磨。由于内置活络头14与拉杆11之间只采用单纯的机械配合并用圆卡簧13轴向固定,使用时拉杆11可旋转,内置活络头14与拉杆11之间有相对转动,内置活络头14与零件之间可能相对静止(拉力较小的条件下),可能相对转动(拉力较大的条件下),这是因为内置活络头14与拉杆11之间摩擦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拉杆11带动内置活络头14一起转动,导致内置活络头14与零件之间有相对滑磨或拉杆与内置活络头14和零件卡死(相对静止),无法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拉杆与被拉零件之间发生滑磨,提高拉马拆卸能力的拉马用旋转接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马用旋转接头包括拉杆连接部和零件连接部,所述拉杆连接部>的一端与拉马中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零件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该零件连接部的另一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于套装在被拉零件上,所述容置孔、所述零件连接部、所述拉杆连接部、所述拉马中拉杆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拉杆连接部包括:第一圆柱体,其一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拉马中拉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二圆柱体,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该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并且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零件连接部螺纹联接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所述螺纹孔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零件连接部为一第三圆柱体,该第三圆柱体内开设有阶梯通孔,该阶梯通孔与所述第三圆柱体同轴设置;所述阶梯通孔中大直径孔为所述容置孔,小直径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圆柱体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二圆柱体上套装有端面轴承,所述端面轴承抵靠在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三圆柱体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三圆柱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端面轴承嵌套在该环形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端面轴承接触的端面的硬度大于HRC58。优选地,所述第三圆柱体与所述端面轴承接触的端面的硬度大于HRC58。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拉马用旋转接头解决了拉马拉杆与被拉零件之间滑磨的问题,使用了该旋转接头的拉马可以保证零件与拉马拉杆之间没有相对滑磨,保护了被拆卸零件和拉马中拉杆的完整性,延长了拉马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拉马中拉杆端部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马用旋转接头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马用旋转接头的剖视图。图1中附图标记为:11拉杆、13圆卡簧、14活络头。图2和图3中附图标记为:21第一圆柱体、22端面轴承、23第三圆柱体、24第二圆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拉马用旋转接头包括拉杆连接部和零件连接部,拉杆连接部的一端与拉马中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零件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该零件连接部的另一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于套装在被拉零件上(容置孔与零件之间间隙配合,或者容置孔内开设有内螺纹并与零件螺纹联接),容置孔、零件连接部、拉杆连接部、拉马中拉杆同轴设置。该拉马用旋转接头解决了拉马拉杆与被拉零件之间滑磨的问题,使用了该旋转接头的拉马可以保证零件与拉马拉杆之间没有相对滑磨,保护了被拆卸零件和拉马中拉杆的完整性,延长了拉马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拉杆连接部包括第一圆柱体21和第二圆柱体24。第一圆柱体21的一端(图2和图3中的上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螺纹孔,拉马中拉杆的端部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实现了拉杆连接部与拉杆的联接。第二圆柱体24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柱体21的另一端(图2和图3中的下端)的端面上,该第二圆柱体24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体21的直径并且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以与零件连接部螺纹联接的外螺纹。第二圆柱体24、第一圆柱体21、螺纹孔同轴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零件连接部为一第三圆柱体23,该第三圆柱体23内开设有阶梯通孔,该阶梯通孔与第三圆柱体23同轴设置;阶梯通孔中大直径孔为容置孔,小直径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圆柱体24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外螺纹的配合实现了拉杆连接部与零件连接部的联接。为了防止第一圆柱体21与第三圆柱体23之间发生磨损,于是,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圆柱体24上套装有端面轴承22,端面轴承22抵靠在第一圆柱体21和第三圆柱体23的端面上。端面轴承22的上端面抵靠在第一圆柱体21上设置有第二圆柱体24的端面上,端面轴承22的下端面与第三圆柱体23上、阶梯通孔中小直径孔的开口所在端面相抵靠。为了对端面轴承22进行限位,于是,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圆柱体23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端面轴承22嵌套在该环形槽内。端面轴承22和环形槽需设置合适的间隙,防止使用过程中端面轴承22出现偏摆。为了防止磨损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所以第一圆柱体21与端面轴承22接触的端面的硬度大于HRC58,并加热后再精加工。第三圆柱体23与端面轴承22接触的端面的硬度大于HRC58,并加热后再精加工。该拉马用旋转接头解决了拉马拉杆与被拉零件之间滑磨的问题,使用了该旋转接头的拉马,拉马拉杆旋转时,第一圆柱体21与拉杆同步旋转,第三圆柱体23与零件相对静止,端面轴承22保证第一圆柱体与第三圆柱体23能够自由旋转,无卡滞。同时将拉杆旋转轴向力通过第一圆柱体21,端面轴承22,第三圆柱体23传递到零件上。最终实现零件拆卸要求。从而保证了零件与拉马拉杆之间没有相对滑磨,保护了被拆卸零件和拉马中拉杆的完整性,延长了拉马使用寿命。采用端面轴承22实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马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连接部和零件连接部,所述拉杆连接部的一端与拉马中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零件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该零件连接部的另一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于套装在被拉零件上,所述容置孔、所述零件连接部、所述拉杆连接部、所述拉马中拉杆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马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连接部和零件连接部,
所述拉杆连接部的一端与拉马中拉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零件
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该零件连接部的另一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一
容置孔,该容置孔用于套装在被拉零件上,所述容置孔、所述零件连接部、
所述拉杆连接部、所述拉马中拉杆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马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连
接部包括:
第一圆柱体,其一端自端面向内延伸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拉马中拉杆
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第二圆柱体,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该第
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并且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以与
所述零件连接部螺纹联接的外螺纹;
所述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所述螺纹孔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应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