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7046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水系统和湿地系统,所述的湿地系统包括设有蔬菜种植系统的湿地池,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连接在养殖池底部的排污管道和抽查竖井,养殖池内设有增氧装置,排污管道连通养殖池和抽查竖井,在抽查竖井上设有向湿地池排放污水的污水口,湿地池和养殖池之间连接有表层水回流管。该污水处理系统对养殖池排出的底层水进行有效处理,利用鱼菜共生的方法使底层水得到净化,最终达到渔业用水标准后,再重新进入养殖池,形成污水的生态净化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我国渔业的养殖现状,具有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实现生态湿地净化循环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水产养殖的水处理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的产量持续增加,池塘投喂量也大幅度增加,一方面给养殖户增加了养殖收入,另一方面不能忽视的是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的增加超出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水体污染严重,鱼体容易生病,生病会导致鱼药用量的增加,并带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和水资源浪费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的渔业养殖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废水处理水平低,利用率低,设备简陋,大多数池塘采用直接排除表层养殖废水的方法,无高效处理设施,不能实现循环水养殖,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现有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如:专利文献CN202890231U (—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系统,2013.04.24)提到的利用多级生物沉淀池和增氧池将养殖池内的污水依次经生物沉淀、过滤和增氧后,获得水质达到养殖要求的循环水,并实现零排放,该循环处理系统存在如下缺陷:多级生物沉淀池的设置成本较高,产生的生物污泥需单独排出并处理,系统工艺复杂。2)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一般聚集在池塘底层,残饵和粪便超过池塘微生物利用量的情况下,会大量转化成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对鱼类有害的物质,导致鱼类易生病,产量下降,且底层水易老化,氨氮和亚盐容易超标,固需要排除底层水,目前最好的处理措施是鱼菜共生方法,如:CN101575126A (—种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2009.11.11),鱼排泄的废水饲料及饲料残渣是蔬菜生长的最好养料,而蔬菜的根系与微生物群落又是水质处理净化的最佳生物过滤系统,实现了养鱼种菜的可持续循环,水在过滤槽、光催化装置、植物栽培槽和养殖池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实现污水的处理。3)表层水含有大量的浮游生物,且溶氧高,因而不能直接排除池塘,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改变我国的渔业养殖现状,本技术提出了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为池塘养殖迈入生态工程化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对养殖池排出的底层水进行有效处理,利用鱼菜共生的方法使底层水得到净化,最终达到渔业用水标准后,再重新进入养殖池,形成污水的生态净化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我国渔业的养殖现状,具有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排水系统和湿地系统,所述的湿地系统包括设有蔬菜种植系统的湿地池,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连接在养殖池底部的排污管道和抽查竖井,养殖池内设有增氧装置,排污管道连通养殖池和抽查竖井,在抽查竖井上设有向湿地池排放污水的污水口,湿地池和养殖池之间连接有表层水回流管。本技术采用排水系统将养殖池的底层污水送入湿地系统,利用湿地池内的蔬菜种植系统与养殖池形成鱼菜共生系统,用于改善底层污水的水质,最终达到渔业用水标准,再由表层水回流管将湿地池的表层水回流至养殖池,形成养殖池的湿地生态净化循环系统,不仅避免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底层污水的有效净化,同时,也避免了表层水排放对水资源造成的浪费,适宜广泛推广使用。在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呈碗口形状的集污口,养殖池的底部通常设有大于15°的倾斜坡道,集污口位于倾斜坡道的最低处,集污口不小于lOOcmX lOOcmX 50cm,周围固化面积直径不小于10m,所述的排污管道连接在集污口上,在本技术中,排污管道可采用PVC管道,直径不小于160mm。本技术涉及的抽查竖井的作用是将养殖池的底层水通过压力向上抽送,为保证养殖池底层污水的充分曝气,在所述的污水口上设有供污水呈薄路状通过的阶梯通道,养殖池的底层污水由抽查竖井抽送至污水口时,通过阶梯通道缓慢流入湿地池,阶梯通道长2m、宽60cm、高50cm,污水通过阶梯通道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曝气充分,能增加好氧菌的数量。所述的蔬菜种植系统包括种植有水生蔬菜的水面层和种植有沉水植物的沉水层,在所述湿地池的水面铺设有供水生蔬菜固定的渔网,在实际制作时,渔网铺设在三角铁架上,选择网眼为1cm的渔网,渔网上种植的水生蔬菜可选择空心菜、水芹菜和菱角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所述湿地池的底部为设有坡道的蓄污沉淀池,在所述蓄污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淤泥出口,淤泥出口也可设置呈碗口形状,便于底层淤泥的沉积,该淤泥被抽提出来后晒干还可用于种植有机蔬菜,经济环保,坡道沿湿地池污水入口一侧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淤泥出口,坡道的倾斜角度为20°。进一步的,所述的湿地池设有薄膜防渗系统,有利于排除池塘多余的鱼粪和残饵。所述的湿地池内设有微生物处理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可采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复合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对水体进行净化,能强烈地分解碳、氮、磷、硫系污染物,分解复杂多糖、蛋白质和水溶性有机物在水环境中能形成优势菌群,提高水质改善效果。所述的增氧装置包括水车增氧机、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和涌浪机,所述养殖池的中心位置设有投饵区,投饵区内设有风送投饵机,所述的涌浪机和叶轮增氧机分别设于风送投饵机的两侧,并与风送投饵机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微孔增氧机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于涌浪机、叶轮增氧机和风送投饵机所在直线的两侧;所述的水车增氧机的数量一组以上,并沿养殖池的周边而设置,本技术涉及的增氧装置较单一增氧机推动水体效果更好,更能有效的增氧和将养殖池内鱼粪和残饵搅动到集污口,便于水体净化。本技术在所述的湿地池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实际使用时,利用水质检测装置检测湿地池内的水质,当湿地池表层水氨氮< 0.5mg/L,亚硝酸盐< 0.lmg/L时,开启表层水回流管,将湿地池的表层水回流入养殖池,达到养殖水体循环,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排水系统和湿地系统与养殖池组成鱼菜共生模式,对养殖池的底层污水进行净化,改善后的表层污水再被回用至养殖池,实现污水的生态循环的净化处理,不仅避免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底层污水的有效净化,同时,也避免了表层水排放对水资源造成的浪费,适宜广泛推广使用。(2)本技术采用复合增氧装置搅动水体,增氧装置包括有水车增氧机、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和涌浪机,较单一增氧机推动水体效果更好,更能有效的增氧和将养殖池内鱼粪和残饵搅动到集污口,便于水体净化。(3)本技术设置有抽查竖井,利用静压力的方式排除养殖池的底层污水,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避免了传统养殖池排除表层水对水资源的浪费。(4)本技术设计有阶梯通道,污水呈薄路状通过阶梯通道并缓慢流入湿地池,增加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曝气充分,增加好氧菌的数量。(5)本技术涉及的湿地池设有薄膜防渗系统和微生物处理系统,利用物理和生物共同组成复合式的人工湿地系统,比单一人工湿地净化效果更好,更有效的去除氮、磷的污染物。(6)本技术设计合理,采用水质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湿地池内的水质,当湿地池表层水满足渔业养殖要求后,即可通过表层水回流管,将湿地池的表层水回流入养殖池,达到养殖水体循环,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增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系统和湿地系统,所述的湿地系统包括设有蔬菜种植系统的湿地池(1),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连接在养殖池(2)底部的排污管道(3)和抽查竖井(4),养殖池(2)内设有增氧装置,排污管道(3)连通养殖池(2)和抽查竖井(4),在抽查竖井(4)上设有向湿地池(1)排放污水的污水口(5),湿地池(1)和养殖池(2)之间连接有表层水回流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彪吴宗文谢伟黄名军蒋礼平李莉唐华梁勤朗鲍斌王超邓棚文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