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晨宇专利>正文

防盗花鼓锁系统及其防盗花鼓锁和锁芯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520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20:43
一种防盗花鼓锁系统,包括花鼓、车轴、锁芯杆和锁舌,所述花鼓上设有一第一锁舌孔,车轴上设有一第二锁舌孔,第一锁舌孔、第二锁舌孔与锁舌的位置相对应供锁舌穿设,所述锁芯杆包括中段锁芯杆、限位杆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与中段锁芯杆的外缘连接,中段锁芯杆或限位杆可枢转地穿设于枢转孔,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上锁状态时,限位杆被转动到中段锁芯杆的上缘处,锁舌卡套在限位杆上,并且锁舌的一部分穿设于第二锁舌孔和第一锁舌孔形成对花鼓旋转动作的限制锁定,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开锁状态时,锁舌卡套在中段锁芯杆上,并且锁舌全部脱离出第一锁舌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盗花鼓锁系统及其防盗花鼓锁和锁芯杆,结构简单、稳定,防盗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盗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花鼓呈一体设计的防盗花鼓锁系统。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车锁多种多样,如马蹄锁、钢缆锁(软锁)、U型锁等,但这些都是外置式的,容易被剪断或砸开,即,防盗效果不佳。中国专利第95226441.2号《一体化防盗车锁》公开了一种置于花鼓内的车锁,当车锁被破坏时,也无法使用,这种内置花鼓锁结构能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然而,其开锁和上锁过程需要齿轮部件,不仅造价高,在运动过程中,也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急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同时具有良好防盗性能的花鼓锁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盗花鼓锁系统,包括花鼓、车轴、锁芯杆和锁舌,所述花鼓上设有一第一锁舌孔,车轴上设有一第二锁舌孔,并且第一锁舌孔和第二锁舌孔与锁舌的位置相对应供锁舌穿设,所述锁芯杆包括中段锁芯杆、限位杆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与中段锁芯杆的外缘连接,所述锁舌下端设置有枢转孔,中段锁芯杆或限位杆可枢转地穿设于锁舌的该枢转孔,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上锁状态时,限位杆被转动到中段锁芯杆的上缘处,锁舌卡套在限位杆上,并且锁舌的一部分穿设于第二锁舌孔和第一锁舌孔形成对花鼓旋转动作的限制锁定,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开锁状态时,锁舌卡套在中段锁芯杆上,并且锁舌全部脱离出第一锁舌孔。其中,所述锁芯杆还包括外端锁芯杆和内端锁芯杆,所述外端锁芯杆、限位杆、中段锁芯杆和内端锁芯杆由左到右依次连接,所述锁芯位于外端锁芯杆内。其中,所述内端锁芯杆与所述中段锁芯杆同轴心,并且内端锁芯杆的外径大于所述中段锁芯杆的外径,枢转孔的内径与内端锁芯杆的外径相匹配。(中段锁芯杆和内端锁芯杆的外径不一致,同时匹配会造成技术上前后矛盾)其中,所述车轴通过两端的珠碗和滚珠与花鼓连接,所述车轴一端打有一轴心孔,孔的内径微大于锁芯杆外径,孔的深度略大于锁芯杆长度。其中,所述内端锁芯杆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与锁芯杆一起依次安置于所述车轴的轴心孔内。其中,所述锁舌的下部设有回位弹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盗花鼓锁,包括锁芯杆和锁舌,所述锁芯杆包括中段锁芯杆、限位杆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与中段锁芯杆的外缘连接,所述锁舌下端设置有枢转孔,中段锁芯杆或限位杆可枢转地穿设于锁舌的该枢转孔上,防盗花鼓锁处于上锁状态时,限位杆被转动到中段锁芯杆的上缘处,锁舌卡套在限位杆上,防盗花鼓锁处于开锁状态时,锁舌卡套在中段锁芯杆上。其中,所述锁芯杆还包括外端锁芯杆和内端锁芯杆,所述外端锁芯杆、限位杆、中段锁芯杆和内端锁芯杆由左到右依次连接,所述锁芯位于外端锁芯杆内。其中,所述内端锁芯杆与所述中段锁芯杆同轴心,并且内端锁芯杆的外径大于所述中段锁芯杆的外径,枢转孔的内径与内端锁芯杆的外径相匹配。其中,所述锁舌下部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内端锁芯杆上设有回位弹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锁芯杆,其具有中段锁芯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中段锁芯杆的外缘连接,所述限位杆与中段锁芯杆的外缘连接是指,所述限位杆与中段锁芯杆连接处与中段锁芯杆的圆心相隔一定距离,所述限位杆的长度不小于套设其上的锁舌的宽度。本技术提供的防盗花鼓锁系统,将锁芯杆与车轴、花鼓一体设计,当锁芯被损坏时,花鼓即被卡住无法转动,也就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能实现很好的防盗效果,同时,结构简单、稳定。【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防盗花鼓锁系统结构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锁舌和锁芯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上锁状态时锁舌和锁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所述的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开锁状态时锁舌和锁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所述的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开锁状态时锁舌和锁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处于骑行状态时锁舌和锁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再次将防盗花鼓锁上锁时的锁舌和锁芯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花鼓11第一锁舌孔2 车轴21第二锁舌孔3锁芯杆31内端锁芯杆32中段锁芯杆33限位杆34外端锁芯杆35 锁芯36回位弹簧4 锁舌41枢转孔42回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防盗花鼓锁系统结构分解图以及锁舌和锁芯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防盗花鼓锁系统,包括花鼓1、车轴2、锁芯杆3和锁舌4,所述车轴2通过两端的珠碗和滚珠(图未示)与花鼓1连接,所述车轴2和花鼓1上各设有一个第二锁舌孔21和第一锁舌孔11,并且各锁舌孔11、21与锁舌4的位置相对应,以方便上锁过程中,锁舌4穿设出第一、第二锁舌孔11、21而对花鼓1的旋转动作做限制,所述锁芯杆3包括依次连接的内端锁芯杆31、中段锁芯杆32、限位杆33和外端锁芯杆34,所述中段锁芯杆32的外径小于内端锁芯杆31和外端锁芯杆34的外径,所述内端锁芯杆31、外端锁芯杆34和中段锁芯杆32同轴心,而所述限位杆33连接于中段锁芯杆32和外端锁芯杆34的外缘处,因此,随着锁芯杆3的转动,限位杆34可以处于锁芯杆3的上端,也可以处于锁芯杆3的下端,所述外端锁芯杆34内设置有锁芯35,所述锁舌4下端设置有枢转孔41,中段锁芯杆32或限位杆34可枢转地穿设于该锁舌4的枢转孔41上。所述枢转孔41的内径与所述内端锁芯杆31的外径相匹配,从而保证组装该防盗锁时,保证锁芯杆3的内端锁芯杆31和中段锁芯杆32都能穿过锁舌4。具体组装时,将锁舌4穿过第一锁舌孔11和第二锁舌孔21安装于车轴2内,将锁芯杆3的内端锁芯杆31、中段锁芯杆32、限位杆33依次穿过锁舌4,使其均位于锁舌4右侦牝而外端锁芯杆34则位于锁舌4左侧,其中,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关系以图3-图7中表示的为准。所述锁舌孔4下部设有回位弹簧42。所述内端锁芯杆31上设有回位弹簧36,并且内端锁芯杆31通过回位弹簧36与车轴的轴心孔顶端连接。具体操作时,请参阅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花鼓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花鼓、车轴、锁芯杆和锁舌,所述花鼓上设有一第一锁舌孔,车轴上设有一第二锁舌孔,并且第一锁舌孔和第二锁舌孔与锁舌的位置相对应供锁舌穿设,所述锁芯杆包括中段锁芯杆、限位杆和锁芯,所述锁芯位于锁芯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杆与中段锁芯杆的外缘连接,所述锁舌下端设置有枢转孔,中段锁芯杆或限位杆可枢转地穿设于锁舌的该枢转孔,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上锁状态时,限位杆被转动到中段锁芯杆的上缘处,锁舌卡套在限位杆上,并且锁舌的一部分穿设于第二锁舌孔和第一锁舌孔形成对花鼓旋转动作的限制锁定,防盗花鼓锁系统处于开锁状态时,锁舌卡套在中段锁芯杆上,并且锁舌全部脱离出第一锁舌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杨晨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