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带式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06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在露天采矿中用来输送散料的可移动的带式输送设备,具有一个旋转的带式输送机(1),其中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3)在支承于地面轨枕(12)上的各立柱(4)之间上下重叠地设置在带托辊(5、6)上,并且在立柱(4)旁边的外侧设置在带式输送机(1)的纵向上延伸的行驶道轨(7、8),它们用于装料小车、电缆滚卷车或滑动转载机。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一个高位的行驶道轨(7)基本在下输送带(3)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高度上通过支柱(9)设置在地面轨枕(12)上和/或通过托架(15)设置在立柱(4)上,而另一个行驶道轨(8)直接固定在地面轨枕(1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可移动的带式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在露天采矿中,用斗轮式掘机挖掘出的材料通常由在整个露天矿长度上延伸的带式输送机运出。这种带式输送机也可以用于将材料输送到一个推料机。也称为梯段用带式输送机的带式输送机由一个旋转的带式输送机组成,其中在立柱之间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彼此上下重叠地设置在输送带托辊上。挖掘出来的材料通常由一个斗轮式挖掘机上的抛料架输送到梯段用带式输送机并通过一个漏斗给到上输送带上。该梯段用带式输送机的立柱结构可以由在纵向上依次排列的模件组成。这些立柱模件分别通过垂直立柱支撑在地面轨枕上。此外,在带式输送机的立柱旁边在地面轨枕的突出端部上,在带式输送机的一侧或两侧固定在其纵向上延伸的行驶道轨,例如用于装料小车、电缆卷筒车或滑动转载机,这也属于现有技术。可移动的带式输送机例如随着挖掘或倾翻的推进有规律地横向于其纵向地位移,其中例如借助于在带式输送机一侧上的一个抓斗使直接固定在地面轨枕上的道轨和竖立在其上的带式输送机易于抬起并在移动方向上侧向拖开。这并不是在带式输送机的整个长度上同时进行,而是在带式输送机方向上连续向前地、总是只在一个短的长度段上而且此外不在整个移动宽度上一次性地、而是先后在多个步骤中、类似用犁耕田的方式进行。在此,该抓斗具有多个异型辊,它们包围道轨头,由此可以抬起轨道头并使异型辊沿道轨滚动。因为散落物料经常沉积在带式输送机的下输送带的下方,它甚至可能充满下输送带下面的整个空间,因此在带式输送机侧向移动时和/或在排除散落物料时,侧向设置在地面轨枕上的行驶道轨成为障碍物,其中只能有限地使用清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建议一种带式输送设备,其中这样设置行驶道轨,使其在机械地去除散落物料时也不会成为障碍物。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建议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带式输送设备。从属权利要求2至7包括对其有意义的实施例。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的带式输送设备中,在背离带式输送机移动方向的一侧上延伸的行驶道轨最好不直接安装在地面轨枕上,而是基本在下输送带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高度上通过支柱设置在地面轨枕上和/或通过托架设置在立柱上,而另一个行驶道轨像通常那样直接固定在地面轨枕上。已经证实特别有利的是,高位的行驶道轨的下边缘大约或至少与下输送带的输送带托辊的下边缘处于同一高度。该单侧高位的行驶道轨使得能够,通过适当的刮板输送机机或其他机械装置在高位的行驶道轨下方穿过在侧面从下输送带下面的空间中将位于下输送带下面的散落物料取出。当尤其是带式输送机的立柱与高位的行驶道轨的支柱横向于输送方向对准或者说设置在同一个地面轨枕上的时候,则在侧向移动时地面轨枕和带式输送机的立柱就能够从位于下输送带下面的散落物料中拉出来,而不需要预先从输送物料下面的空间中取出散落物料。为了使支撑结构更加稳固已经证实有利的是,使立柱之间的常见斜撑不是在下部安装在地面轨枕区域内,而是将它们向上提高直到紧靠高位的行驶道轨和/或下输送带的输送带托辊的下方。附加地,也可以在与立柱对准的支柱之间用于高位的行驶道轨分别在一个中间轨枕上设置中间支柱。附图说明借助于两个附图示例性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带式输送设备的横剖视图;以及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带式输送设备的A向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带式输送设备由一个带式输送机1组成,它具有分别竖立在地面轨枕12上的侧面的立柱4,在各立柱之间索环(Girlanden)17和18作为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3的输送带托辊5、6的托梁而被拉紧。如图2所示,用于上输送带2的上部的索环17固定在一个在输送带纵向上延伸的托梁(Traeger)11上。下输送带3的索环18分别直接固定在立柱4上,其中在这些索环18的固定高度上可以放弃一个在纵向上延伸的托梁,因为下输送带承受的负荷较小,因此索环18在输送带纵向上的间距可以比上输送带2的索环17的间距明显更大。在立柱4旁边的外侧设置行驶道轨7和8,其中低的行驶道轨8按通常那样直接固定在地面轨枕12的端部上,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位的行驶道轨7经由垂直的支柱9支撑在地面轨枕12上。这些支柱9可以附加地通过在上部区域内的托架(Konsole)15与立柱4连接。根据行驶道轨7的负荷以及立柱4的结构稳固性,也可以将行驶道轨7仅仅支承在立柱4上的托架15上,此时可以放弃支柱9。在附图中,聚积在下输送带3下方的空间中的散落物料以10表示。如果通过一个未示出的、本身已知的装置将带式输送设备在移动方向上(参见图1中的双箭头)牵引,则地面轨枕12就会连带相应后面的立柱4和支柱9从散落物料10处滑出来,此时高位的行驶道轨7在散落物料10的上方移动。为了改进稳固性,在行驶道轨7承受特别高负荷时,可以在各立柱4之间附加地在中间轨枕16上设置中间支柱13。另一侧低位的行驶道轨8直接固定在中间轨枕16上。用于使立柱4的支撑多角稳定的斜撑14同样可以提高直到高位的行驶道轨7的下方,因此使行驶道轨7下方的空间也尽可能保留用于取出散落物料。附图标记清单1 带式输送机2 上输送带3 下输送带4 1的立柱5 2的输送带托辊6 3的输送带托辊7 行驶道轨(高位的)8 行驶道轨9 7的支柱10 散落物料(在3下面的空间中)11 2、5、17的托梁(水平的)12 地面轨枕13 中间支柱14 斜撑15 托架(用于将7固定在4上)16 中间轨枕17 5和2的索环18 6和3的索环权利要求1.一种尤其是在露天采矿中用于输送散料的可移动的带式输送设备,具有一个旋转的带式输送机(1),其中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3)在支承于地面轨枕(12)上的各立柱(4)之间上下重叠设置在输送带托辊(5、6)上,并且在立柱(4)旁边的外侧设置沿带式输送机(1)的纵向延伸的行驶道轨(7、8),优选用于装料小车、电缆卷筒车或滑动转载机,其特征在于,一个高位的行驶道轨(7)基本在下输送带(3)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高度上通过支柱(9)设置在地面轨枕(12)上和/或通过托架(15)设置在立柱(4)上,而另一个行驶道轨(8)直接固定在地面轨枕(1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的行驶道轨(7)设置在带式输送机(1)的背离移动方向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高位的行驶道轨(7)的支柱(9)横向于输送方向与带式输送机(1)的立柱(4)和/或地面轨枕(12)对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与立柱(4)对准的各支柱(9)之间,一个用于高位的行驶道轨(7)的中间支柱(13)设置在一个中间轨枕(16)上。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的行驶道轨(7)的下边缘大约或至少与下输送带(3)的输送带托辊(6)的下边缘处于同一高度。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道轨(7)在带式输送机(1)的整个长度上都处于高位。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使立柱(4)的支撑多角稳定的斜撑(14)设置为直到紧靠高位行驶道轨(7)和/或下输送带(3)的输送带托辊(6)的下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在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尤其是在露天采矿中用于输送散料的可移动的带式输送设备,具有一个旋转的带式输送机(1),其中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3)在支承于地面轨枕(12)上的各立柱(4)之间上下重叠设置在输送带托辊(5、6)上,并且在立柱(4)旁边的外侧设置沿带式输送机(1)的纵向延伸的行驶道轨(7、8),优选用于装料小车、电缆卷筒车或滑动转载机,其特征在于,一个高位的行驶道轨(7)基本在下输送带(3)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高度上通过支柱(9)设置在地面轨枕(12)上和/或通过托架(15)设置在立柱(4)上,而另一个行驶道轨(8)直接固定在地面轨枕(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克勒特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鲁伯采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