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4191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洲滩靠近堤防侧向下开挖2~8m宽阻螺第一阶梯,保持阶梯的两端与河湖连通,第一阶梯的底部高程低于当地常年低水位,保证每年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水深不小于1m;步骤二、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铲除,深度超过15cm,其上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第二阶梯面层规则平整,并向滩面形成5-10度的坡度;步骤三、第三阶梯的顶面高程高于当地最高有螺高程线,增加顶面宽度使得顶部宽度不小于1m。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药物灭螺等方法易复发和存在环境污染的缺点,具有应用范围广、治理钉螺面积大、防灭螺效果好、运用灵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血防
,具体是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
技术介绍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由于血吸虫病感染力强,传播环节多,流行范围广,WHO将血吸虫病列为所有寄生虫病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疾病,其感染率位居水传播疾病的首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而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由于钉螺是一种用鳃呼吸的水陆两栖生物,因此它的生活习性是既不能长期生活在水下,也不能长期生活在干燥的地面上,它的生长、繁殖等过程都受到水、温度、土壤、植被和光照等多种因素影响。鉴于血吸虫的生活史必须通过钉螺这一特定的宿主才能完成,因此,消灭钉螺是最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的手段。钉螺按照其环境类型可以分为湖沼型、水网型和山丘型。其中,湖沼型为最主要类型,其流行区有螺面积占全国实有钉螺面积的96.52%,疫区疫情也最为严重。湖沼型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区域里大片的洲滩。这类地区随江河水位季节性涨落而产生“冬陆夏水”现象,极有利于钉螺孳生繁殖,钉螺常呈面状分布或根据高程呈“两线、三带”(即最高和最低有螺高程线、上下稀螺带、中间密螺带)分布特点,如图1所示。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一些水系相对孤立的水网地区和部分丘陵地区,通过努力可以消灭钉螺,但在长江流域、鄱阳湖和洞庭湖等范围广阔的湖区,要完全消灭钉螺存在较大的困难。药物灭螺是我国几十年来采用最多的一种灭螺方法,适用范围非常广。但药物灭螺是一种治标的方法,螺情容易反复,且灭螺药物都存在一定的毒性并有泥土吸附作用,因此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血防专家也相继研究了通过种间竞争、捕食、寄生控制钉螺的生物灭螺方法,以及采用热蒸汽、火烧、热水等灭螺的物理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生态干扰灭螺针对钉螺的生态习性,通过改变表层土壤含水量、地表植被、高程等手段,能够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的环境,是一种持久有效、多方面优于其他灭螺方法的生态灭螺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针对钉螺的生活习性和高程分布特点,通过人工的工程干扰,改变地表含水率和改造植被,抑制钉螺的生存和扩散,抬高洲滩高程,使其高于当地最高有螺高程线,破坏冬陆夏水的钉螺孳生环境,为解决江河湖泊大面积洲滩防控钉螺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技术手段。为解决上述及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在洲滩横向上通过低高程区域降低高程、中高程区域表面干扰、高高程区域抬高高程的方式形成三级防螺阶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洲滩靠近堤防侧向下开挖2~8m宽阻螺第一阶梯,保持阶梯的两端与河湖连通,底面规则平顺,根据当地水文条件确定第一阶梯的底部高程低于当地常年低水位,保证每年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水深不小于1m,与第二阶梯连接坡度不小于45度;步骤二、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铲除,深度超过15cm,其上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第二阶梯面层规则平整,并向滩面形成5-10度的坡度,利于排水,以避免钉螺孳生;步骤三、第三阶梯的顶面高程高于当地最高有螺高程线,增加顶面宽度使得顶部宽度不小于1m,顶面应规则平整,避免形成新的坑凼,以彻底消除钉螺孳生的环境。如上所述的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还包括对中高程区域护坡或堤防坡面进行防螺改造的中高程表面干扰步骤,具体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预制块、或浆砌石,改造高程从堤脚至最高有螺高程线以上,坡面保持平整无缝,以避免缝中杂草丛生而重新形成钉螺孳生环境。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药物灭螺等方法易复发和存在环境污染的缺点;另外,本专利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治理钉螺面积大、防灭螺效果好、运用灵活等优点,适合在江河湖泊的洲滩、堤防等钉螺孳生区域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湖沼型钉螺呈“两线、三带”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在洲滩横向上通过低高程区域降低高程、中高程区域表面干扰、高高程区域抬高高程的方式形成三级防螺阶梯,达到杀灭与防控钉螺的目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洲滩靠近堤防侧向下开挖2~8m宽阻螺第一阶梯,保持阶梯的两端与河湖连通,底面规则平顺,根据当地水文条件确定第一阶梯的底部高程低于当地常年低水位,保证每年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水深不小于1m,与第二阶梯连接坡度不小于45度。如果第一阶梯开挖的工程量较大时,也可采取护栏等措施,防止牛等动物进入有螺洲滩。步骤二、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铲除,深度应超过15cm,其上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以达到灭螺的目的。可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置于第一阶梯底部,利用开挖第一阶梯的深层无螺土覆盖第二阶梯,维持土方平衡。另外,第二阶梯面层应规则平整,并形成5-10度的坡度,利于排水,以避免钉螺孳生。步骤三、确定防螺第三阶梯的顶部高程和宽度时,应考虑其对河道行洪的影响程度,在不影响河道行洪的情况下,尽可能抬高第三阶梯的顶面高程,应高于当地最高有螺高程线,增加顶面宽度,顶部宽度不应小于1m,顶面应规则平整,避免形成新的坑凼,以彻底消除钉螺孳生的环境。为了防止钉螺孳生,在第三阶梯临水侧坡面应进行防螺表面改造处理。较佳的,还可包括对中高程区域护坡或堤防坡面进行防螺改造的中高程表面干扰步骤,具体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预制块、浆砌石等形式,改造高程一般从堤脚至最高有螺高程线以上,坡面应保持平整无缝,以避免缝中杂草丛生,重新形成钉螺孳生环境。中高程表面干扰工程措施一般有全表面改造和局部表面改造两种类型。全表面改造是指表面硬化改造从坡脚至坡顶。局部表面改造是指在满足水利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为节约投资,可以根据钉螺孳生环境存在最高有螺线这一原理,进行局部表面改造,如江河、湖泊的岸坡可采用此改造方法。对堤外无洲滩的堤段,表面改造高程一般从该枯水位至最高有螺线以上(前提是满足堤防防汛要求);对于堤外有洲滩的堤段,表面改造高程一般从堤脚至最高有螺线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理:针对钉螺不能长期生活在水下,也不能长期生活在干燥的地面上的习性,以及根据高程呈“两线、三带”(即最高和最低有螺高程线、上下稀螺带、中间密螺带)分布特点,通过向下开挖阻螺第一阶梯,降低高程,保持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防止钉螺在阶梯内孳生和存活,防止钉螺由外滩扩散至人畜经常活动的近堤区域,同时可以防止人畜进入堤外有螺洲滩,降低人畜的血吸虫病感染率。在酷夏和寒暑,钉螺可在草根下土壤中“夏蛰”或“冬眠”,在土层内的生存深度,冬季最深可达14cm。因此,通过清除近堤区域钉螺孳生环境内的杂草或灌木,铲除表层土层,深度应超过15cm,其上应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以达到灭螺的目的。中高程表面干扰主要是通过改变适宜钉螺生存区域的表层含水率,减小钉螺可生存空间,达到消除钉螺的目的。钉螺最适宜在表层土壤含水率为20%左右的环境中生存,表面干扰工程实施后改造区域的表层含水率在大多数时间为0,根据钉螺对表层土壤含水率适应性研究成果可知,当含水率为0时钉螺的死亡率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洲滩横向上通过低高程区域降低高程、中高程区域表面干扰、高高程区域抬高高程的方式形成三级防螺阶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洲滩靠近堤防侧向下开挖2~8m宽阻螺第一阶梯,保持阶梯的两端与河湖连通,底面规则平顺,根据当地水文条件确定第一阶梯的底部高程低于当地常年低水位,保证每年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水深不小于1m,与第二阶梯连接坡度不小于45度;步骤二、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铲除,深度超过15cm,其上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第二阶梯面层规则平整,并向滩面形成5‑10度的坡度,利于排水,以避免钉螺孳生;步骤三、第三阶梯的顶面高程高于当地最高有螺高程线,增加顶面宽度使得顶部宽度不小于1m,顶面应规则平整,避免形成新的坑凼,以彻底消除钉螺孳生的环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洲滩横向分层生态干扰综合防灭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洲滩横向上通过低高程区域降低高程、中高程区域表面干扰、高高程区域抬高高程的方式形成三级防螺阶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洲滩靠近堤防侧向下开挖2~8m宽阻螺第一阶梯,保持阶梯的两端与河湖连通,底面规则平顺,根据当地水文条件确定第一阶梯的底部高程低于当地常年低水位,保证每年连续淹水时间达8个月以上,水深不小于1m,与第二阶梯连接坡度不小于45度;步骤二、将第二阶梯表层有螺土铲除,深度超过15cm,其上覆盖厚30cm以上的无螺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生朱孔贤卢金友闵凤阳魏国远张琳唐冬梅范北林杨启红曾月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