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机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3611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泵机组控制系统,包括换热器、压缩机、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和主路电子膨胀阀;压缩机的第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及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与换热器的第一口连接;换热器的第二口与压缩机的喷射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与压缩机连接的一端与换热器的第三口连接;换热器的第四口通过主路电子膨胀阀与压缩机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与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连接的一端通过第二开关元件与换热器的第四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具有上游取液和下游取液的取液调控方式,使上下游取液形成优势互补,尽可能地避免各自缺点,有效地保证了机组的经济性、性能和可靠性的完美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泵机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喷气增焓技术通过设置经济器来使热泵获得更高的制冷(热)量,同时提高系统的效率。对于带过冷器的喷气增焓热泵系统,多采用板式换热器作为经济器来提高制冷剂进蒸发器之前的过冷度,根据喷射回路取液位置的不同分为上游取液和下游取液。上游取液优点在于,主路节流电子膨胀阀和辅路电子膨胀阀不会相互影响,系统稳定,同时需要的板式换热器容量小,经济性高。上游取液的缺点在于,当冷凝器出口过冷度不够时有可能取不到液,导致喷气效果不明显,影响机组性能。下游取液的优点在于,更能确保辅路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前的过冷度,保证喷射辅路供液量充足,特别对于低温乃至超低温制热情况,从而降低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由于电子膨胀阀前无过冷而过热度失控的可能。下游取液缺点在于,主路与辅路电子膨胀阀(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会相互影响,系统容易振荡、不稳定;系统需要换热能力更大的经济器,提高成本;冷媒通过主流路压损增大。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泵机组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压缩机(2)、第一开关元件(3)、第二开关元件(4)、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5)和主路电子膨胀阀(6);所述压缩机(2)的第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3)及所述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5)与所述换热器(1)的第一口(7)连接;所述换热器(1)的第二口(8)与所述压缩机(2)的喷射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3)的与所述压缩机(2)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的第三口(9)连接;所述换热器(1)的第四口(10)通过所述主路电子膨胀阀(6)与所述压缩机(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3)的与所述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5)连接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压缩
机(2)、第一开关元件(3)、第二开关元件(4)、喷气增焓电子膨胀
阀(5)和主路电子膨胀阀(6);
所述压缩机(2)的第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3)及所
述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5)与所述换热器(1)的第一口(7)连接;
所述换热器(1)的第二口(8)与所述压缩机(2)的喷射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3)的与所述压缩机(2)连接的一端与所述
换热器(1)的第三口(9)连接;
所述换热器(1)的第四口(10)通过所述主路电子膨胀阀(6)
与所述压缩机(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3)的与所述喷气增焓电子膨胀阀(5)连接
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元件(4)与所述换热器(1)的第四口(10)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热泵机组控制系统还包括壳管(11),所述压缩机(2)的第一端通过
所述壳管(11)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机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热泵机组控制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12),所述壳管(11)通过所述
气液分离器(12)与所述压缩机(2)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峰林海东郑伟平王传华孙思吴呈松张恩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