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文国专利>正文

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47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送料滚轮组及驱动送料滚轮组的驱动装置,还包括把工件输送到送料滚轮组上的料滚筒和上料滚筒驱动装置、置于送料滚轮组终点的进料检测传感器以及上料滚筒探测器,和进料检测传感器相连的继电器控制上料滚筒驱动装置通断。所述的进料检测传感器信号还可以连接到一个延迟电路,以适应不同给进的速度的需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以后,长杆件的上料可以自动地进行,一个工人可以管理多台机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料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金属长杆件的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金属件,例如是金属杆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自动地向前给进,通常 采用滚轮组向前滚动,金属杆件置于滚轮组之上,由滚轮组带动向前给进。 到了加工或处理区以后,就需要再放上新的工件。如果采用人工补充送料 的方式, 一个工人通常只能管理有限数量的机器,如果机器加工速度快, 甚至一个工人只能管理一台机器。这样需要的人力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上料机构,能够连续地、自动 地上料。再加上适当的自动卸料机构,除了照看机器是否正常,以及保证 及时供料和及时运走加工完的工件,几乎无须人工管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送料滚轮组及驱动送料滚轮组的 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把工件输送到送料滚轮组上的上料滚筒 和上料滚筒驱动装置、置于送料滚轮组终点的进料检测传感器、和进料检测传感器相连的继电器KA1、所述的继电器KA1控制上料滚筒驱动装置通断,以及包括上料滚筒探测器、和上料滚筒探测器相连的继电器KA2, 所述的继电器KA1和继电器KA2联动。所述的继电器KA1可以激励一个接触器,所述的接触器控制上料滚筒 驱动装置的接通和断开。所述的进料检测传感器连接到一个延迟电路,所述的继电器KA1和延 迟电路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构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构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构的第三个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构的接料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1可以看出,滚轮组12由比如马达和减速机构所组成的驱动装 置11驱动时,送料滚轮组12按照相同的方向转动,使工件能够向应当移 动的方向送进。位于送料滚轮组12终端固定地设置的进料检测传感器13 采用一种光电开关,比如常闭型光电开关E3F-DS10Y2。传感器13正对着 由送料滚轮组向前送到加工区或处理区18的工件,当加工件正在向前送 入加工区或处理区18时,传感器13能够感测到工件存在。此时,传感器 13光电开关中的晶体管截止,没有信号发出。当工件完全通过滚轮组12, 并随后通过传感器13的检测区域全部进入加工区18以后,在传感器1前面已经没有工件存在。传感器13发出检测信号给继电器KA1, KA1使 上料滚筒驱动装置14 (比如是一种无级调速马达)接通电源,驱动上料滚 筒15转动。上料滚筒15靠近滚轮组12安置,滚筒15的轴线和滚轮组12平行。 沿滚筒15轴向边缘一侧有只能容纳一件工件的钩状附件或者槽16,在滚 筒15未转动时,钩或槽16位于和滚轮组12轴对称的一侧,并且预先容 纳顺序到达的待加工工件中的一件。当滚筒15转动时,预先容纳的一件 工件会由滚筒15带动向着滚轮组12 —侧转动。可以在滚轮组12 —侧设 置比如说一种接料装置23。接料装置23可以有多种设计来接纳滚筒15带 过来的工件,比如象图4所示那样,沿滚筒15的轴向、根据工件长度靠 近滚筒15的外圆设置多个弧形板,所有的弧形板的上端部靠近滚筒15外 园并且高出滚筒15在滚轮组12 —侧的边缘线,弧形板的上端部和滚筒15 之间形成的缝隙不至于漏下工件,并且多个弧形板的端部在平行于滚筒15 轴线的一条直线上。弧形板的弧形下端在滚轮组12附近,把工件引向滚 轮组12之上。当滚筒15的容纳工件的钩或槽所在的一条边缘转过90。时, 上料滚筒15再继续转动,工件就会落在接料装置23之上,并由多个接料 装置23的弧形部分导引到达送料滚轮组12之上,并被送料滚轮组向前送 进。使得工件不会从滚筒15直接跌落到送料滚轮组12之上,不致造成工 件或者送料滚轮组12的损坏。当上料滚筒15转到起始位置时, 一件新的工件又会进入上料滚筒的 钩状附件或者槽16中,等待下一次的上料。上料滚筒探测器17固定地置于离开上料滚筒15轴向一端约5-8厘米,探测器17的探测面对着滚筒15的边缘。滚筒15在其对着上料滚筒探测 器17的一端,沿轴向有一个正对着探测器17的、长度为4-6厘米的突起 22。上料滚筒探测器17是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比如常开式接近开关 LJ18A3-8-J/EZ。当滚筒15未转动时,就会话突起22正对着探测器17, 接近开关中的晶体管导通而产生电信号。而在滚筒15转动以后,滚筒15 一端的突起22随滚筒15转动,就不再正对着探测器17,探测器17中的 晶体管不产生电信号。具体来说,当上料滚筒15没有旋转时,探测器17检测到突起22,探 测器17输出信号给继电器KA2,这个继电器KA2使和其联动的继电器 KA1断开,不会有驱动功率加到上料滚筒驱动装置14上。而如上所述, 当工件完全进入加工区18以后,在传感器13前己没有工件存在时,传感 器13发出检测信号,通过继电器KA1使上料滚筒15转动。当滚筒15转 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探测器17又检测到突起22,探测器17输出信 号给继电器KA2,这个继电器KA2使和其联动的继电器KA1断开,对上 料滚筒驱动装置14的供电中断,滚筒15停止转动,等待下一次的供料转 动指示。如果滚筒15的钩或槽16没能正常地接收待加工工件,进料检测传感 器13不能检测到工件的存在,就一直有信号输出,KA1就一直被驱动, 而滚筒15就会一直在转动,即使滚筒15转回到起始位置,上料滚筒探测 器17的输出信号也不能停止滚筒15的转动。只有滚筒15的钩或槽16真 正地接收到工件,把工件送到送料滚轮组12上,并且工件到达进料检测 传感器13检测范围后,才会使进料检测传感器13停止输出信号,才有能在滚筒15再次转回到起始位置时,滚筒15才会停止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从图2可以看出,继电器KA1驱动一个 接触器21工作,这个接触器21的引入使得可以根据KA1和KA2的动作, 来使上料滚筒驱动装置14接通电源,使上料滚筒15转动。还可以在比如 随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根据KA1和KA2以外的其它部分的动作有效地控 制上料滚筒15的转动。如上所述,当工件完全进入加工区18以后,在传感器13前己没有工 件存在时,传感器13发出检测信号,通过继电器KA1和接触器21使上料 滚筒15转动。当滚筒15转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探测器17又检测 到突起22,探测器17输出信号给继电器KA2,这个继电器KA2使和其联 动的继电器KA1断开,接触器21使上料滚筒驱动装置14的供电中断,滚 筒15停止转动,等待下一次的供料指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从图3可以看出,传感器13联接到一 个延迟电路20。传感器13的信号送给延迟电路20,由延迟电路20根据 所需要的延迟时间再输出一个信号给继电器KA1,并驱动接触器21工作, 接触器21使上料滚筒驱动装置14接通电源,使上料滚筒15转动。延迟电路20也可以设置在继电器KA1和接触器21之间,使上料滚筒 驱动装置14接通电源,使上料滚筒15转动。设置延迟电路20是因为工件在加工区给进的速度较慢,而加工件由 送料滚轮组12向前送进的速度较快,虽然工件尾端已经通过进料检测传 感器13,传感器13感测不到工件存在,仍然要等一定时间后才可以把工 件送到送料滚轮组12上,以防止后来的工件追上并撞击前面的工件,造成工件损坏。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送料滚轮组及驱动送料滚轮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把工件输送到送料滚轮组上的上料滚筒和上料滚筒驱动装置、置于送料滚轮组终点的进料检测传感器、和进料检测传感器相连的继电器KA1、所述的继电器KA1控制上料滚筒驱动装置通断,以及包括上料滚筒探测器、和上料滚筒探测器相连的继电器KA2,所述的继电器KA1和继电器KA2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姜文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