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技术

技术编号:1273117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通过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进行粘结;将需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放入下固定压块上设置的第一盘根槽中,将O型密封圈盘根头放在下压紧块上设有的第三盘根槽,连接固定上固定压块和下固定压块;将两个需要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头对准并涂抹胶水,将上压紧块设置的第四盘根槽压在下压紧块设有的第三盘根槽上并夹紧需粘结部位。所述的专用工具包括基座(1),基座(1)上方设有下固定压块(2),下固定压块(2)中间设有下压紧块(3),下固定压块(2)上方设有上固定压块(4),下压紧块(3)上方设有上压紧块(5)。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粘结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粘结时间短和易于操作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粘结方法及使用工具,特别是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O型密封圈的使用范围很广,在很多机械及液压设备上起到密封介质的作用,比如油气水。但是工厂生产出来的O型密封圈都是标准件,无法满足一些特殊或者大型的设备对密封圈的要求,所以对于这些无法定制的O型密封圈就需要在现场粘结。但是盘根粘接方法多数为将盘根切成90°或者斜切成45°粘接,若切成90°,当横切面和受力面成90°时,横切面长期受力被挤压,再加上高温环境,接头很容易脱开;若切成45°粘接,解决了切面受力挤压的问题,但是45°粘接时,现有的方法是通过手工将需要粘结的两个盘根头固定粘结,然而盘根头粘结时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较大的压力,而手只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一个较小的挤压力,且手很难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动作不变,所以手工粘结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将盘根头的接触面完全的粘结,使得粘接效果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断裂脱开,使用寿命较短,而且粘结过程所需的时间也长。因此,现有的粘结方法和工具存在着盘根粘结效果差,使用寿命较短,粘结过程时间长,操作难度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它具有粘结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粘结时间短和易于操作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通过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进行粘结;将需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放入下固定压块上设置的第一盘根槽中,将盘根头放在下压紧块的中间位置设置的第三盘根槽,将上固定压块设置的第二盘根槽压在下固定压块的第一盘根槽上,连接固定上固定压块和下固定压块;将两个需要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头对准,在需粘结部位涂抹胶水,将上压紧块设置的第四盘根槽压在下压紧块设有的第三盘根槽上并夹紧需粘结部位。前述的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中,所述上固定压块包括左右两块独立的固定压块,且上部的左右两块固定压块的打开闭合运动互相不受影响。前述的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中,所述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以及压紧块均通过同一根连接轴与基座连接。实现前述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的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专用工具,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设有下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中间设有下压紧块,下固定压块上方设有上固定压块,下压紧块上方设有上压紧块;所述上固定压块上设有第二盘根槽,下固定压块上设有第一盘根槽,上压紧块上设有第四盘根槽,下压紧块设有第三盘根槽。前述的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专用工具中,所述基座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之间连接有连接轴,下固定压块与下压紧块同一端的上方设有凸台,上固定压块和上压紧块在与下固定压块的同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块,凸台和连接块上设有连接孔,连接轴穿过连接孔与挡板连接。前述的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专用工具中,所述上固定压块包括左、右两块固定压块,且左、右两块固定压块可以独立的打开和闭合。前述的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专用工具中,所述第一盘根槽均匀的布置在上固定压块与下固定压块相接触的面上,第二盘根槽均匀的布置在下固定压块与上固定压块相接触的面上,第一盘根槽和第二盘根槽表面均设有用于增大摩擦的细小纹路,且数量均为3个;所述第三盘根槽均匀的布置在上压紧块与下压紧块相接触的面,第四盘根槽均匀的布置在上压紧块与下压紧块相接触的面,且第二盘根槽直径大小与第一盘根槽相对应,第四盘根槽直径大小与第三盘根槽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制作了一个O型密封圈盘根的粘结工具来取代手工粘结,给粘结盘根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同时提前给粘接面以挤压,促使接触面完全粘接,保证了粘接盘根的稳定性,提高了粘结效果,降低了操作难度,节约了时间;通过设置多个盘根槽,可以适用于不同的O型密封圈;同时通过上压紧块的压紧作用,改变了密封切形面和受压面的方向,使得粘结更牢固,延长了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粘结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粘结时间短和易于操作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基座,2-下固定压块,3-下压紧块,4-上固定压块,5-上压紧块,6-第一盘根槽,7-第二盘根槽,8-挡板,9-连接轴,10-第三盘根槽,11-第四盘根槽,12-凸台,13-连接孔,14-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通过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进行粘结;将需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放入下固定压块上设置的第一盘根槽中,将盘根头放在下压紧块的中间位置设置的第三盘根槽,将上固定压块设置的第二盘根槽压在下固定压块的第一盘根槽上,连接固定上固定压块和下固定压块;将两个需要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头对准,在需粘结部位涂抹胶水,将上压紧块设置的第四盘根槽压在下压紧块设有的第三盘根槽上并夹紧需粘结部位。所述上固定压块包括左右两块独立的固定压块,且上部的左右两块固定压块的打开闭合运动互相不受影响。所述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以及压紧块均通过同一根连接轴与基座连接。实现所述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的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专用工具,包括基座1,基座1上方设有下固定压块2,下固定压块2中间设有下压紧块3,下固定压块2上方设有上固定压块4,下压紧块3上方设有上压紧块5;所述上固定压块4上设有第二盘根槽7,下固定压块2上设有第一盘根槽6,上压紧块5上设有第四盘根槽11,下压紧块3设有第三盘根槽10。所述基座1两侧设有挡板8,挡板8之间连接有连接轴9,下固定压块2与下压紧块3同一端的上方设有凸台12,上固定压块4和上压紧块5在与下固定压块2的同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块14,凸台12和连接块14上设有连接孔13,连接轴9穿过连接孔13与挡板8连接。所述上固定压块4包括左、右两块固定压块,且左、右两块固定压块可以独立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第一盘根槽6均匀的布置在上固定压块4与下固定压块2相接触的面上,第二盘根槽7均匀的布置在下固定压块2与上固定压块4相接触的面上,第一盘根槽6和第二盘根槽7表面均设有用于增大摩擦的细小纹路,且第一盘根槽6和第二盘根槽7的数量均为3个;所述第三盘根槽10均匀的布置在上压紧块5与下压紧块3相接触的面,第四盘根槽11均匀的布置在上压紧块5与下压紧块3相接触的面,且第二盘根槽7直径大小与第一盘根槽6相对应,第四盘根槽11直径大小与第三盘根槽10相对应。上固定压块4、下固定压块2、上压紧块5、下压紧块3的另一端均设有螺纹孔。第三盘根槽10与第一盘根槽6之间留有空隙,第四盘根槽11与第二盘根槽7之间留有空隙。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将上固定压块4的左右两块固定压块和上压紧块5都打开,把需要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放入下固定压块2的左端的第一盘根槽6中,将盘根头放入下压紧块3上的第三盘根槽10中,放下左端的上固定压块4,并用内六角固定螺栓将上固定压块4与下固定压块2连接固定,将另一半需要粘结的盘根放入右边的下固定压块2上的第一盘根槽6上,将盘根头放入中间的下压紧块3上的第三盘根槽10的中间位置,与先前放置的盘根头提前进行预配,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密封的接触面的情况,选择一个最佳的接触面来进行粘结,然后放下右端的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进行粘结;将需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放入下固定压块上设置的第一盘根槽中,将O型密封圈盘根头放在下压紧块的中间位置设置的第三盘根槽,将上固定压块设置的第二盘根槽压在下固定压块的第一盘根槽上,连接固定上固定压块和下固定压块;将两个需要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头对准,在需粘结部位涂抹胶水,将上压紧块设置的第四盘根槽压在下压紧块设有的第三盘根槽上并夹紧需粘结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进行粘结;将需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放入下固定压块上设置的第一盘根槽中,将O型密封圈盘根头放在下压紧块的中间位置设置的第三盘根槽,将上固定压块设置的第二盘根槽压在下固定压块的第一盘根槽上,连接固定上固定压块和下固定压块;将两个需要粘结的O型密封圈盘根头对准,在需粘结部位涂抹胶水,将上压紧块设置的第四盘根槽压在下压紧块设有的第三盘根槽上并夹紧需粘结部位;所述上固定压块包括左右两块独立的固定压块,且上部的左右两块固定压块的打开闭合运动互相不受影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压块、下固定压块以及压紧块均通过同一根连接轴与基座连接。3.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的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上方设有下固定压块(2),下固定压块(2)中间设有下压紧块(3),下固定压块(2)上方设有上固定压块(4),下压紧块(3)上方设有上压紧块(5);所述上固定压块(4)上设有第二盘根槽(7),下固定压块(2)上设有第一盘根槽(6),上压紧块(5)上设有第四盘根槽(11),下压紧块(3)设有第三盘根槽(10)。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江冯丽新张书友曾辉李松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