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母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051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母排。它包括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所述正极母排包括第一导电板,所述负极母排包括第二导电板,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套接在一起,第一导电板上设有第一正极板、第二正极板、第三正极板、第四正极板;第二导电板上设有第一负极板、第二负极板、第三负极板、第四负极板;所述第一正极板、第二正极板、第三正极板和第四正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负极板、第二负极板、第三负极板和第四负极板对应并排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正(负)极母排为一体化结构,其上集成用于功率模块、母线电容和高压插座安装的极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一体化结构避免了因需转接连接而造成的部件数量多、安装复杂、连接不可靠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电机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母排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开发中,电机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里的重要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的特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双电机控制器中各电气元件(两功率模块、母线电容、高压插座)的母排分别单独设计,使用安装时需要几道转接将两功率模块、母线电容、高压插座的母排连接在一起,这种形式的母排存在以下缺点:电机组装完成后,铜排之间的绝缘性差,零部件数量多,安装复杂,体积大,占用较大安装空间;两功率模块转接后导电性能差,引线电感和杂散电感不均且偏大,抗干扰和稳定性差,影响电机系统性能的发挥以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母排。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母排,包括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正极母排与负极母排之间通过绝缘薄膜隔绝,所述正极母排包括第一导电板,所述负极母排包括第二导电板,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套接在一起,第一导电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功率模块正极的第一正极板和第二正极板、用于连接母线电容正极的第三正极板、用于连接高压插座正极的第四正极板;第二导电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功率模块负极的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用于连接母线电容负极的第三负极板、用于连接高压插座负极的第四负极板;所述第一正极板、第二正极板、第三正极板和第四正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负极板、第二负极板、第三负极板和第四负极板对应并排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导电板包括端板和平行布置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一端通过端板连接形成一端开口的U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板套接在第一导电板的两个侧板之间,第一导电板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导电板的开口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极板和第二正极板分别固定于第一导电板的两个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分别固定于第二导电板的两个侧板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极板和第一负极板布置在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的同一侧,第二正极板和第二负极板布置在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极板、第二正极板、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正极板包括间隔布置的三路极板,第一正极板的三路极板分别与第一负极板的三路极板交错并排布置,第二正极板的三路极板分别与第二负极板的三路极板交错并排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正极板和第三负极板结构相同,第三正极板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的底端贴合、顶端分离形成对称的Y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正极板的顶部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板的两个侧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三负极板的顶部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电板的两个侧板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正极板和第三负极板均设有三个,三个第三正极板和三个第三负极板依次交错布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板位于开口端的其中一侧板的端部设有弯折的第一延伸段,第二导电板位于开口端的其中一侧板的端部设有弯折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四正极板和第四负极板分别固定于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上且并排布置。本专利技术正(负)极母排为一体化结构,其上集成用于功率模块、母线电容和高压插座安装的极板,使用时,正(负)极母排只需连接各自对应的功率模块、母线电容、高压插座即可,安装简单方便;同时母排一体化结构,结构简单紧凑避免了因需转接连接而造成的部件数量多、安装复杂、连接不可靠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正(负)极母排导电板U型设计,连接两功率模块的极板分别对称设置在U型结构的两侧,从高压插座流向两功率模块路径相同,且电流路径较短,大大降低了引线电感和杂散电感。本专利技术正(负)极母排用于连接母线电容的极板为两块极板合成一路的对称设计,且设有三个,分别与三路电容连接,且与功率模块的三相对应,这样从电容流向功率模块的路径是等同的,且电流路径较短,有利于改善纹波电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极母排与负极母排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正极母排的侧视图。图中:1-正极母排;11-第一正极板;12-第二正极板;13-第三正极板;13.1_第一极板;13.2-第二极板;14_第四正极板;15_第一导电板;16_第一延伸段;2_负极母排;21_第一负极板;22_第二负极板;23_第三负极板;24_第四负极板;25_第二导电板;26-第二延伸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间通过绝缘薄膜进行绝缘,所述正极母排1包括U型的第一导电板15,所述负极母排2包括U型的第二导电板25,第一导电板15和第二导电板25套接在一起,第一导电板15上设有第一正极板11、第二正极板12、第三正极板13、第四正极板14 ;第二导电板25上设有第一负极板21、第二负极板22、第三负极板23、第四负极板24 ;第一正极板11、第二正极板12、第三正极板13和第四正极板14分别与所述第一负极板21、第二负极板22、第三负极板23和第四负极板24对应并排布置。上述极板上均开设安装孔,便于安装对应电气元件。其中,第一正极板11和第二正极板12分别用于连接两个功率模块的正极,第一负极板21和第二负极板22分别用于连接两个功率模块的负极;第三正极板13用于连接母线电容正极,第三负极板23用于连接母线电容负极;第四正极板14用于连接高压插座的正极,第四负极板24用于连接高压插座的负极。本专利技术在正(负)极母排上一体化结构集成用于功率模块、母线电容和高压插座安装的极板,使用时,正(负)极母排只需连接各自对应的功率模块、母线电容、高压插座即可,安装简单方便;同时母排一体化结构,结构简单紧凑避免了因需转接连接而造成的部件数量多、安装复杂、连接不可靠等问题。上述方案中,第一导电板15与第二导电板25结构相同,第一导电板15包括端板15.1和平行布置的两个侧板15.2,两个侧板15.2的一端通过端板15.1连接形成一端开口的U型结构。第二导电板25也包括端板25.2和平行布置的两个侧板25.1,两个侧板25.1的一端通过端板25.2连接形成一端开口的U型结构。第二导电板25套接在第一导电板15的两个侧板之间,套接好后第二导电板25顶部的第一负极板21和第二负极板22分别搁置在第一导电板15的两个侧板15.1顶部,防止第二导电板25向下掉落。第一导电板15的U型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导电板25的U型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导电板15的两个侧板15.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导电板25的两个侧板25.1之间的间距,方便将第二导电板套在第一导电板内部。设计时也可以将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的套接方式互换。且均水平向侧板的外侧延伸,即上述方案中,第一正极板11和第二正极板12分别水平固定于第一导电板15的两个侧板的顶部对称或错位布置,且分别位于第一导电板整体的两侧,第一导电板的两个侧板之间的空间预留出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母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母排,包括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正极母排(1)与负极母排(2)之间通过绝缘薄膜隔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排(1)包括U型的第一导电板(15),所述负极母排(2)包括U型的第二导电板(25),第一导电板(15)和第二导电板(25)套接在一起,第一导电板(15)上设有用于连接功率模块正极的第一正极板(11)和第二正极板(12)、用于连接母线电容正极的第三正极板(13)、用于连接高压插座正极的第四正极板(14);第二导电板(25)上设有用于连接功率模块负极的第一负极板(21)和第二负极板(22)、用于连接母线电容负极的第三负极板(23)、用于连接高压插座负极的第四负极板(24);所述第一正极板(11)、第二正极板(12)、第三正极板(13)和第四正极板(14)分别与所述第一负极板(21)、第二负极板(22)、第三负极板(23)和第四负极板(24)对应并排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徐刚程诚王华郭俊孙志华尹国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