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938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循环延时控制模块、控制电路模块,所述A接口模块与费控执行信号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循环延时控制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单片机芯板模块电连接,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与晶振时控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晶振时控电路模块与触发继电器电连接,所述触发继电器与零序电流发生器电连接,所述零序电流发生器与驱动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与B接口模块电连接,B接口模块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连接,所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控制器部分设备小、成本低、安装快捷、可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计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
技术介绍
智能电能表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设备,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与智能电网的发展相联系,其基本功能是提高电力企业经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单相智能电表远程费控的实现与推广已日趋普遍。但是,三相四线智能电表已具备了跳闸控制辅助功能,因其负荷电流较大,电能表本身不具备内控跳闸装置,如何通过外置负荷开关实现三相表远程费控跳闸功能,对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高电费及时足额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工作中,为实现三相表远程费控,往往在电能表箱后增加一个断路器(如交流接触器、空气开关等)配电箱,通过信号连接实现断路器动作,达到远程费控跳闸功能。该设计具有设备投资大、施工强度大等弊端,且涉及到短路器投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推广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A接口模块、循环延时控制模块、控制电路模块、B接口模块和负载,所述A接口模块输入端与费控执行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费控执行信号模块上通信连接有信号存储模块,所述A接口模块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循环延时控制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芯板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的输出端与晶振时控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上通信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信号存储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晶振时控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触发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零序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零序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B接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B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所述负载上设置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信号建立相互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绝缘塑料壳体,且内设有元器件间连的接铜导线。优选的,所述循环延时控制模块设计为220伏循环延时控制模块。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模块。优选的,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为51STC型单片机芯板模块。优选的,所述A接口模块与B接口模块均为4孔端子插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循环延时控制模块:可有效控制220 V电源;具有继电器接通时间和断开时间可调功能;延时时间:1-190秒;循环的时间均完全有电位器独立调节;可直接控制大电流负,壳体为绝缘塑料壳体和壳体内安装的铜导线:选择厚度0.44mm的绝缘材料,可制作该容器;能满足对主控模块的保护功能;单个制作成本较高,需制作模具,批量生产;能满足便于安装要求;选择4_2多股导线连接,连接性能分析;用多股铜导线连接,接入工作状态下电能表跳闸常开接线端子的时间;连接线绑扎规范时间及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0信号存储模块3、A接口模块、4循环延时控制模块、5控制电路模块、6单片机芯板模块、60无线通信模块、7晶振时控电路模块、8触发继电器、9零序电流发生器、10驱动电路模块、11 B接口模块、1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3负载、130报警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包括壳体1、及壳体1内的A接口模块3、循环延时控制模块4、控制电路模块5、B接口模块11和负载13,所述壳体1为绝缘塑料壳体,且内设有元器件间的连接铜导线,壳体1为绝缘塑料壳体,且选择厚度0.44mm的绝缘材料,可制作该容器;能满足对主控模块的保护功能;单个制作成本较高,需制作模具,批量生产;能满足便于安装要求,所述A接口模块3输入端与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上通信连接有信号存储模块20,所述A接口模块3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5与循环延时控制模块4之间通信连接,所述循环延时控制模块4设计为220伏循环延时控制模块,可有效控制220 V电源;具有继电器接通时间和断开时间可调功能;延时时间:1-190秒;循环的时间均完全有电位器独立调节;可直接控制大电流负,所述控制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芯板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6的输出端与晶振时控电路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6上通信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60,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6为51STC型单片机芯板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0与信号存储模块20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晶振时控电路模块7的输出端与触发继电器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继电器8的输出端与零序电流发生器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零序电流发生器9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10的输出端与B接口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B接口模块11的输出端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接口模块3与B接口模块11均为4孔端子插头,所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13所述负载13上设置有报警模块130,所述报警模块130与无线通信模块60之间通过信号建立相互通信连接。工作原理:工作时,将三相智能电表跳闸开关信号引入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上设置有信号存储模块20,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输出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连接,正常工作时,输出的开关信号保持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合闸,允许用户用电;当满足费控控制条件时,输出的信号经循环延时控制模块4与控制电路模块5通信连接,把信号传输至单片机芯板模块6,无线通信模块60与信号存储模块20和报警模块130建立数据通信通道,可以对用户负载13进行报警提醒,继而通过晶振时控电路模块7、触发继电器8、零序电流发生器9和驱动电路模块10共同作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响应,中断供电;在晶振时控电路模块7上,设定输出信号通断时间,避免长时间工作造成设备元器件过热损坏,实现循环时控功能。用户欠费停电后,如结清电费,合闸供电;如用户未结清电费自行合闸,单片机芯板模块6写入设定5?10秒通过零序电流发生器9,产生零序电流,激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12动作跳闸,实现远程费控功能,且无线通信模块60与单片机芯板模块6通信连接,进而与控制电路模块5通信连接,及时用户自行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12合上,电路也不会通电。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电能表费控控制器,包括壳体(1)、及壳体(1)内的A接口模块(3)、循环延时控制模块(4)、控制电路模块(5)、B接口模块(11)和负载(13),其特征在于:所述A接口模块(3)输入端与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费控执行信号模块(2)上通信连接有信号存储模块(20),所述A接口模块(3)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5)与循环延时控制模块(4)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芯板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6)的输出端与晶振时控电路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芯板模块(6)上通信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6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0)与信号存储模块(20)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晶振时控电路模块(7)的输出端与触发继电器(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触发继电器(8)的输出端与零序电流发生器(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零序电流发生器(9)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10)的输出端与B接口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B接口模块(11)的输出端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12)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13)所述负载(13)上设置有报警模块(130),所述报警模块(130)与无线通信模块(60)之间通过信号建立相互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庆强刘希波耿庆善孟宪印刘芳张军宋来伟马云跃董长斌寻之军张森罗前王怀栋魏立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阳谷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