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182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包括下料区(3)、浸洗区(4)和干燥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3)、浸洗区(4)与干燥区(5)相连接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输送轨道(6),所述输送轨道(6)包括第一输送轨道(61)、第二输送轨道(62)和第三输送轨道(63)所述浸洗区(4)两侧设置有进水孔(9)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连接有循环管道(8),所述循环管道(8)呈U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浸洗,提高加工纤维的光滑度,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浸洗装置
技术介绍
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包芯纱一般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比较常见的包芯纱有涤棉包芯纱,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由这种包芯纱制成的针织物或牛仔裤料,穿着时伸缩自如,舒适合体。包芯纱多由双包或者单包机生产而成,作为包芯纱的原料,例如氨纶,在经过后期染色之后,氨纶在进行后期双包或者单包操作的时候,容易发生缠绕、打结的情况,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设备,能够解决氨纶等在进行双包或者单包操作时打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对氨纶等原丝进行浸洗,使其光滑,防止打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自动浸洗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下料区、浸洗区和干燥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浸洗区与干燥区相连接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机身内设置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设置在下料区内,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轨道设置在浸洗区内,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呈U形,所述第三输送轨道设置在干燥区内,所述第三输送轨道平行地面设置;所述浸洗区两侧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连接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呈U形。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浸洗装置,优选地,所述机身一侧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可以控制输送轨道的运行。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浸洗装置,优选地,所述下料区背面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倾斜设置,所述缓冲板与下料区连接处设置有弹簧。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浸洗装置,优选地,所述输送轨道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防滑纹。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浸洗装置,能够对氨纶等材料进行自动的浸洗,使得其表面变得光滑,防止出现在进行双包或者单包时出现缠绕、打结的情况,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利用设置在下料区背面的缓冲板,方便工人将氨纶等材料的纱筒倾倒在缓冲板上,利用其缓冲性能,减少对设备的磨损,使其进入下料区内,在输送轨道的带动下,进入浸洗区进行浸洗,利用设置在一侧的循环管道,使得浸洗区内的洗液具有一定的反复冲洗的流速,提高浸洗效果,最后进入干燥区进行干燥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浸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包括下料区3、浸洗区4和干燥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3、浸洗区4与干燥区5相连接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输送轨道6,所述输送轨道6包括第一输送轨道61、第二输送轨道62和第三输送轨道63,所述第一输送轨道61设置在下料区3内,所述第一输送轨道61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轨道62设置在浸洗区4内,所述第二输送轨道62呈U形,所述第三输送轨道63设置在干燥区5内,所述第三输送轨道63平行地面设置;所述浸洗区4两侧设置有进水孔9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连接有循环管道8,所述循环管道8呈U形。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机身1 一侧设置有控制柜2,所述控制柜2可以控制输送轨道6的运行,输送轨道6采用皮带传送,输送轨道6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防滑纹,使得输送轨道6实现间断性的运行,当输送轨道6上的原料位于浸洗区时,输送轨道6上的皮带停止运行,在浸洗区停留一段时间,该时间可在控制柜2上控制。同时,所述下料区3背面设置有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倾斜设置,所述缓冲板7与下料区3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在使用时,利用设置在下料区3背面的缓冲板7,方便工人将氨纶等材料的纱筒倾倒在缓冲板7上,利用其缓冲性能,减少对设备的磨损,使其进入下料区3内,在输送轨道6上的皮带的带动下,进入浸洗区3进行浸洗,利用设置在一侧的循环管道8,使得浸洗区3内的洗液具有一定的反复冲洗的流速,提高浸洗效果,最后进入干燥区5进行干燥操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包括机身(1 ),所述机身(1)包括下料区(3)、浸洗区(4)和干燥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3)、浸洗区(4)与干燥区(5)相连接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输送轨道(6 ),所述输送轨道(6 )包括第一输送轨道(61)、第二输送轨道(62 )和第三输送轨道(63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61)设置在下料区(3 )内,所述第一输送轨道(61)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轨道(62)设置在浸洗区(4)内,所述第二输送轨道(62 )呈U形,所述第三输送轨道(63 )设置在干燥区(5 )内,所述第三输送轨道(63 )平行地面设置;所述浸洗区(4)两侧设置有进水孔(9)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连接有循环管道(8),所述循环管道(8)呈U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一侧设置有控制柜(2 ),所述控制柜(2 )可以控制输送轨道(6 )的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3)背面设置有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倾斜设置,所述缓冲板(7)与下料区(3)连接处设置有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6)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状的防滑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包括下料区(3)、浸洗区(4)和干燥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3)、浸洗区(4)与干燥区(5)相连接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输送轨道(6),所述输送轨道(6)包括第一输送轨道(61)、第二输送轨道(62)和第三输送轨道(63)所述浸洗区(4)两侧设置有进水孔(9)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连接有循环管道(8),所述循环管道(8)呈U形。本技术实现了自动浸洗,提高加工纤维的光滑度,提高产品质量。【IPC分类】D06B23/04, D06B23/20, D06B3/04【公开号】CN204959306【申请号】CN201520747579【专利技术人】徐湛, 徐周红 【申请人】海宁市纽曼纺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浸洗装置,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包括下料区(3)、浸洗区(4)和干燥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区(3)、浸洗区(4)与干燥区(5)相连接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输送轨道(6),所述输送轨道(6)包括第一输送轨道(61)、第二输送轨道(62)和第三输送轨道(63),所述第一输送轨道(61)设置在下料区(3)内,所述第一输送轨道(61)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轨道(62)设置在浸洗区(4)内,所述第二输送轨道(62)呈U形,所述第三输送轨道(63)设置在干燥区(5)内,所述第三输送轨道(63)平行地面设置;所述浸洗区(4)两侧设置有进水孔(9)和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连接有循环管道(8),所述循环管道(8)呈U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湛徐周红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纽曼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