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1808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包括:吹风装置、吹风管道、排风装置及排风管道;吹风装置的出风口通入吹风管道的进风口;吹风管道的出风口一端穿过电缆隧道中的第一防火隔断;排风管道的进风口一端穿过电缆隧道中的第二防火隔断,排风管道的出风口通入排风装置的进风口;吹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设置在电缆隧道顶部对向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通入吹风管道的进风口,吹风管道的出风口一端穿过防火隔断,将新鲜空气输送到电缆隧道的消防分区内。同时,排风管道的进风口一端穿过第二防火隔断,排风管道的出风口通入排风装置的进风口,将排风装置运行中的负压带到电缆隧道内,提高了电缆隧道内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缆隧道的通风形式有2种:1、自然通风,即根据热压原理,利用出入口大口径风井的高度差产生压差,将隧道内由电缆产生的热量带走。但是,由于此法需要较多的独立通风分区和较高的排风口,因而工厂企业一般不采用这种通风方式。2、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即在电缆隧道中,通过无组织排风或无组织进风的方式进行通风。但是,由于在电缆隧道中,除风井周围的小片区域外,气流有效循环的区域很小,因而隧道整体的通风效果并不好。此外,出于对电缆隧道的消防安全方面的考虑,施工单位往往会在大多数电缆隧道中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严密的防火隔断,并要求防火隔断内的所有防火门常闭,这进一步地加剧了电缆隧道内的通风不畅,从而导致了隧道内的死角较多,空气质量得不到保证,因而无法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由于电缆隧道内通风不畅,由电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被排出,就会导致隧道内温度的迅速升高,不仅减小了电缆的载流量,而且还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消防分区制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吹风装置、至少一个吹风管道、至少一个排风装置及至少一个排风管道;所述吹风装置的出风口通入所述吹风管道的进风口;所述吹风管道的出风口一端穿过电缆隧道中的第一防火隔断;所述排风管道的进风口一端穿过所述电缆隧道中的第二防火隔断,所述排风管道的出风口通入所述排风装置的进风口;所述吹风管道和所述排风管道设置在所述电缆隧道顶部对向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杜建华李乔王长水刘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