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和根专利>正文

两用扫地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44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用扫地畚,包括具有倾斜式敞口的桶体(1)及一可盖住桶体敞口的活动式桶盖(2),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腹部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下凹为一污水箱(11),其上方可设置有一与桶体(1)腹部大致相平的筛板(4);所述的桶体(1)尾部可设置一内凹式提手(12)而桶体(1)腹部两侧则可设置有脚轮(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兼作畚斗及垃圾桶,而且垃圾中的污水会自动贮存并锁定于畚斗底部的下凹污水箱内,即使当再次作为扫地畚使用时也不会造成污水四处流淌。(*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两用扫地畚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扫垃圾及暂存垃圾的两用扫地畚。在普通家庭或办公室中,一般都备有一个垃圾畚斗及一个垃圾桶,畚斗用来在扫地时撮装垃圾,由于它是敞开式结构,因而只能装干性垃圾,而垃圾桶则主要用来盛装不在地面上的垃圾,它们也可以是废茶水或剩菜、剩汤等湿性垃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将两者合二为一的设计,如专利号为89217012.3的“自盖式封闭转体畚箕”、专利号为90216108.3“盒盖自动闭合式垃圾盒”、专利号为92245224.5的“两用垃圾畚箕”及专利号为96230158.2的“全封闭自动开合式畚箕”等等,但它们均未解决如何分离湿性垃圾中污水的问题,由于垃圾中污水的存在,当再次作为扫地畚使用时势必会造成污水四处流淌,从而造成新的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可有效地隔离垃圾与其污水的、可兼作畚斗及垃圾桶的两用扫地畚。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用扫地畚包括具有倾斜式敞口的桶体及一可盖住桶体敞口的活动式桶盖,其特征在于桶体的腹部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下凹为一污水箱。为使污水箱中的污水与桶体内的垃圾更彻底地分离,可在污水箱的上方设置一与桶体腹部大致相平的筛板;为能更方便地倒出畚内垃圾,可在桶体尾部设置一内凹式提手;为使两用扫地畚在扫地时可灵活移动,可在桶体腹部两侧设置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可兼作畚斗及垃圾桶,而且垃圾中的污水会自动贮存并锁定于畚斗底部的下凹污水箱内,即使当再次作为扫地畚使用时也不会造成污水四处流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局部剖视)。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两用扫地畚包括具有倾斜式敞口的桶体1及一可盖住桶体敞口的活动式桶盖2,桶体1的腹部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下凹为一污水箱11。-->为使污水箱11中的污水与桶体1内的垃圾更彻底地分离,可在污水箱11的上方设置一与桶体1腹部大致相平的筛板4;为能更方便地倒出畚内垃圾,可在桶体1尾部设置一内凹式提手12;为使两用扫地畚在扫地时可灵活移动,可在桶体1腹部两侧设置脚轮5。所述的活动式桶盖2可采用各种现有技术,简单的拉杆联动式为其中之一:U型拉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桶体1的两侧,桶盖2的两侧铰接在拉杆3的中部位置,当拉杆3与桶体1腹部平行时,桶盖2正好盖住桶体1的倾斜式敞口;而当拉杆3绕其两端转动时,则带动桶盖2转动而露出桶体1敞口;为方便制造使用及存放,拉杆3可分成三截:一个U型拉杆头32和二个一字型拉杆臂31,且拉杆头32的两端与二拉杆臂31之间为可滑动连接以便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扫地畚,包括具有倾斜式敞口的桶体(1)及一可盖住桶体敞口的活动式桶盖(2),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腹部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下凹为一污水箱(1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两用扫地畚,包括具有倾斜式敞口的桶体(1)及一可盖住桶体敞口的活动式桶盖(2),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腹部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下凹为一污水箱(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扫地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污水箱(11)的上方设置有一与桶体(1)腹部大致相平的筛板(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扫地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桶体(1)尾部设置一内凹式提手(12)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两用扫地畚,其特征在于在桶体(1)腹部两侧设置有脚轮(5)。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根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