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步骤如下:将弹性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在弹性杆的下方设有平皮带,该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运转;弹性杆的下端位于平皮带上,调节弹性杆下端的位置;启动驱动装置,使平皮带运转;弹性杆的下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平皮带前行,当弹性杆的下端前行到一定位置时,弹性杆受摩擦力的波动作用发生回弹,随后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振动。测量摩擦、振动参数;整理、分析所测得的摩擦、振动参数。其装置含有底座、支架、驱动装置、平皮带、弹性杆,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弹性杆的上端设置在支架上,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运行,平皮带位于弹性杆的下方,弹性杆的下端位于平皮带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擦振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Sprag-Slip(锁止-滑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摩擦振动机理。该理论指出,对 于斜置在平面的刚性杆,如图1所示,当平面向右方滑动时,法向压力L、接触角Θ、摩擦系 数μ、摩擦力F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若滑动到一定位置,摩擦系数μ=cotΘ时,则摩擦力F为无穷大,刚性杆会锁 止。然而,由于实际的杆往往不是完全刚性,当平面继续移动时,杆会在弹性力作用下发生 回弹。随之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振动。 该理论对于锁止机理进行了数学证明,但对于滑动机理仅推断是由于弹性杆自身 作用而产生,未作相应证明。由于与实际情况不符,该理论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 能够观察弹性杆的完整振动情况,分析摩擦振动产生的原因,揭示摩擦振动的产生机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弹性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弹性杆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支架可调; (2)在弹性杆的下方设有平皮带,该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运转,该平皮带能够通过 驱动装置调节运行的速度; (3)弹性杆的下端位于步骤(2)中的平皮带上,根据试验要求,调节弹性杆下端的 位置; (4)启动步骤(2)中的驱动装置,使平皮带运转,根据试验要求,通过驱动装置调 节平皮带运行的速度; (5)弹性杆的下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平皮带前行,当弹性杆的下端前行到一 定位置时,弹性杆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发生回弹,随后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 振动; (6)测量步骤(5)中摩擦、振动的参数; (7)整理、分析步骤(5)中所测得的摩擦、振动参数。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分析摩擦振动产生的原因,揭示摩擦振动的产生机理。 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擦振动发生装置,含有底座、支架、驱动装置、平皮带、弹性杆,支架 设置在底座上,弹性杆的上端设置在支架上,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 运行,平皮带位于弹性杆的下方,弹性杆的下端位于平皮带上。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位置相对于支架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调节。 所述驱动装置含有调速电机、从动轴,调速电机上设有主平带轮,调速电机设置在 底座的一侧,从动轴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从动轴的轴头上设有从动平带轮,所 述平皮带穿装在主平带轮和从动平带轮上。 所述驱动装置含有调速器,该调节器与调速电机相连。 上述装置,能够观察弹性杆的完整振动情况,分析摩擦振动产生的原因,揭示摩擦 振动的产生机理。【附图说明】 图1是"Sprag-Slip(锁止-滑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擦振动发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将弹性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弹性杆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支架可调; (2)在弹性杆的下方设有平皮带,该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运转,该平皮带能够通过 驱动装置调节运行的速度; (3)弹性杆的下端位于步骤(2)中的平皮带上,根据试验要求,调节弹性杆下端的 位置; (4)启动步骤(2)中的驱动装置,使平皮带运转,根据试验要求,通过驱动装置调 节平皮带运行的速度; (5)弹性杆的下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平皮带前行,当弹性杆的下端前行到一 定位置时,弹性杆受摩擦力的波动作用发生回弹,随后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 振动。 (6)测量步骤(5)中摩擦、振动的参数; (7)整理、分析步骤(5)中所测得的摩擦、振动参数。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分析摩擦振动产生的原因,揭示摩擦振动的产生机理。 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擦振动发生装置,含有底座8、支架4、驱动装置、平皮带 3、弹性杆5,支架4设置在底座8上,弹性杆5的上端设置在支架4上。驱动装置设置在底 座8上,平皮带3通过驱动装置运行,平皮带3位于弹性杆5的下方,弹性杆5的下端位于 平皮带3上。 所述弹性杆5的上端位置相对于支架4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调节。 所述驱动装置含有调速电机7、从动轴9,调速电机7上设有主平带轮,调速电机7 设置在底座8的一侧,从动轴9通过轴承座1设置在底座8的另一侧。从动轴9的轴头上 设有从动平带轮2,所述平皮带2穿装在主平带轮和从动平带轮2上。 所述驱动装置含有调速器6,该调节器6与调速电机7相连。 工作时,根据试验要求,首先调节好弹性杆5在平皮带2上的位置,以及调速电机 7的转速;启动调速电机7,使平皮带2运行,这时弹性杆5的下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 平皮带2前行,当弹性杆5的下端前行到一定位置时,弹性杆5受摩擦力的波动作用发生回 弹,随后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振动。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测力传感器和振动 传感器测量摩擦、振动的参数;上述测力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测量摩擦、振动的参数为现有 技术,故不详述。然后整理、分析所测得的摩擦、振动参数,从而能够观察弹性杆的完整振动 情况,分析摩擦振动的产生原因,揭示摩擦振动的产生机理。【主权项】1. 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弹性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弹性杆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支架可调; (2) 在弹性杆的下方设有平皮带,该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运转,该平皮带能够通过驱动 装置调节运行的速度; (3) 弹性杆的下端位于步骤(2)中的平皮带上,根据试验要求,调节弹性杆下端的位 置; (4) 启动步骤(2)中的驱动装置,使平皮带运转,根据试验要求,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平 皮带运行的速度; (5) 弹性杆的下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平皮带前行,当弹性杆的下端前行到一定 位置时,弹性杆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发生回弹,随后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振 动; (6) 测量步骤(5)中摩擦、振动的参数; (7) 整理、分析步骤(5)中所测得的摩擦、振动参数。2. -种摩擦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底座、支架、驱动装置、平皮带、弹性杆, 支架设置在底座上,弹性杆的上端设置在支架上,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平皮带通过驱动 装置运行,平皮带位于弹性杆的下方,弹性杆的下端位于平皮带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位 置相对于支架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调节。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含有调 速电机、从动轴,调速电机上设有主平带轮,调速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一侧,从动轴通过轴承 座设置在底座的另一侧,从动轴的轴头上设有从动平带轮,所述平皮带穿装在主平带轮和 从动平带轮上。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擦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含有调 速器,该调节器与调速电机相连。【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步骤如下:将弹性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在弹性杆的下方设有平皮带,该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运转;弹性杆的下端位于平皮带上,调节弹性杆下端的位置;启动驱动装置,使平皮带运转;弹性杆的下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平皮带前行,当弹性杆的下端前行到一定位置时,弹性杆受摩擦力的波动作用发生回弹,随后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振动。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振动发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弹性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弹性杆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支架可调;(2)在弹性杆的下方设有平皮带,该平皮带通过驱动装置运转,该平皮带能够通过驱动装置调节运行的速度;(3)弹性杆的下端位于步骤(2)中的平皮带上,根据试验要求,调节弹性杆下端的位置;(4)启动步骤(2)中的驱动装置,使平皮带运转,根据试验要求,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平皮带运行的速度;(5)弹性杆的下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同平皮带前行,当弹性杆的下端前行到一定位置时,弹性杆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发生回弹,随后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运动,形成摩擦振动;(6)测量步骤(5)中摩擦、振动的参数;(7)整理、分析步骤(5)中所测得的摩擦、振动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