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8749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包括顶部受力结构,底部受力结构,以及设置在顶部受力结构与底部受力结构之间的玻璃肋,设置在玻璃肋上的玻璃面板,玻璃肋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顶部受力结构上,玻璃肋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在底部受力结构上;玻璃肋随着所述顶部受力结构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底部受力结构有一定的移动量。在地震时,鉴于玻璃肋底部与底部受力结构之间采用滑动连接,玻璃肋以及玻璃面板相对底部受力结构可以随着顶部受力结构一起移动,避免因玻璃肋不能随着顶部受力结构一起移动使玻璃肋破碎,导致玻璃面板掉落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全玻璃幕墙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属于建筑装饰幕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装饰行业中幕墙系统的蓬勃发展,幕墙技术也不断地成熟,但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地震,这就要求装饰行业中幕墙系统要具有一定的抗地震能力,尤其是全玻璃幕墙,更需要设计成抗地震结构。但现有技术中的全玻璃幕墙通常包括顶部受力结构、底部受力结构,将玻璃肋一端固定在顶部受力结构上,另一端固定在底部受力结构上,玻璃肋上固定玻璃面板,当发生地震时,地震会带动顶部受力结构进行上下、以及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此时固定在底部受力结构上的玻璃肋无法随着受力顶部结构进行移动,再加上玻璃肋是脆性材料,很容易造成玻璃肋受力体系的不平衡,最终导致玻璃肋以及大面积的玻璃面板掉落,造成整个玻璃幕墙的损坏,带来安全隐患。于是,如何提供一种抗地震或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来减少全玻璃幕墙在地震中带来的安全隐患,是现有技术中还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全玻璃幕墙在地震中玻璃面板易掉落,带来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地震中玻璃面板不易掉落,且安全隐患低的全玻璃蒂墙系统。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包括顶部受力结构,底部受力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受力结构与底部受力结构之间的玻璃肋,设置在玻璃肋上的玻璃面板,所述玻璃肋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顶部受力结构上,所述玻璃肋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在底部受力结构上;所述玻璃肋随着所述顶部受力结构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底部受力结构有一定的移动量。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玻璃肋底部上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底部受力结构上的第二连接板,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穿设部之间具有设定间隙。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穿设部为通孔或豁口。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第一连接板为折弯截面为U型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其中一个支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玻璃肋固定连接,所述折弯板沿其折弯段向上开设所述豁口。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组件或铆接组件或卡接组件。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夹板固定在玻璃肋上,所述第一夹板上侧夹设于所述玻璃肋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下侧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玻璃肋顶部上的第二夹板,固定在顶部受力结构上的第三连接板,以及将所述第二夹板固定在第三连接板上的连接结构。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玻璃面板通过分别位于其顶部及底部的托件固定在顶部受力结构与玻璃肋上。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所述托件呈U型;两托件之一的开口朝下,底部固定在顶部受力结构上,所述玻璃面板的顶部安装在此托件的U型凹槽内;另一托件的开口朝上,且U型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玻璃肋上,玻璃面板的底部安装在托件的U型槽内。上述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在玻璃面板与玻璃肋之间还设置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呈U型,其底部固定在玻璃面板上,玻璃肋靠近玻璃面板的一侧位于所述U型固定件的两侧壁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与现有技术总的全玻璃幕墙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提供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玻璃肋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在顶部受力结构上,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在底部受力结构上,玻璃肋随着顶部受力结构的移动相对于底部受力结构有一定的移动量。在地震时,顶部受力结构将在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移动,会带动固定在其上的玻璃肋以及玻璃面板进行移动,鉴于玻璃肋底部与底部受力结构之间采用滑动连接,使玻璃肋以及玻璃面板相对底部受力结构可以随着顶部受力结构一起移动,避免了因玻璃肋不能随着顶部受力结构一起移动使玻璃肋破碎,导致玻璃面板掉落的现象发生,提高全玻璃幕墙的安全性能。(2)本技术提供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玻璃肋底部上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底部受力结构上的第二连接板,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穿设部之间具有设定间隙。进一步将第一连接板上的穿设部设置为通孔或者豁口,第一连接件为螺栓组件或铆接组件或卡接组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直接卡在第一连接板的穿设部上,就可实现玻璃肋底部与底部受力结构之间的滑动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全玻璃幕墙的施工。(3)本技术提供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在玻璃面板与玻璃肋之间还设置若干固定件,固定件将玻璃面板固定在玻璃肋上,玻璃面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较大的风荷载力时,固定件将此风荷载力传递给玻璃肋,进而传递到顶部受力结构上,减少玻璃面板本身承受的水平方向上的荷载力,防止玻璃面板的损害,影响全玻璃幕墙系统的使用寿命O【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表示为:1_顶部受力结构,11-第三连接板,2-底部受力结构,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件,3-玻璃肋,31-第一连接板,32-豁口,33-第一夹板,34-第二夹板,4-玻璃面板,5-固定件,6-托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包括顶部受力结构1、底部受力结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受力结构I与底部受力结构2之间的玻璃肋3,设置在玻璃肋3上的玻璃面板4,所述玻璃肋3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顶部受力结构I上,所述玻璃肋3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在底部受力结构2上;所述玻璃肋3随着所述顶部受力结构I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底部受力结构2有一定的移动量。此结构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在发生地震时,顶部受力结构I将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移动,会带动固定在其上的玻璃肋3以及玻璃面板4进行移动,鉴于玻璃肋3的底部与底部受力结构2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方式,使玻璃肋3以及固定在玻璃肋3上的玻璃面板4相对底部受力结构2可以随着顶部受力结构I 一起移动,避免了因玻璃肋3不能随着顶部受力结构I 一起移动使玻璃肋3破碎,导致玻璃面板4掉落的现象发生,从而达到抗震的作用,提高了全玻璃幕墙的安全性能。具体而言,上述的第二连接结构优选包括固定在玻璃肋3底部上的第一连接板31,固定在底部受力结构2上的第二连接板21,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21上的第一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穿设部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其中,更为优先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板31的穿设部设计为豁口 32,即沿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底部纵向延伸的豁口,第一连接件22采用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则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21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于地震的全玻璃幕墙系统,包括顶部受力结构(1),底部受力结构(2),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受力结构(1)与底部受力结构(2)之间的玻璃肋(3),设置在玻璃肋(3)上的玻璃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肋(3)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顶部受力结构(1)上,所述玻璃肋(3)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在底部受力结构(2)上;所述玻璃肋(3)随着所述顶部受力结构(1)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底部受力结构(2)有一定的移动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键曹文娜王浙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柯利达光电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