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控制注气、注水井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489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22:34
一种双重控制注气、注水井口装置,由套管法兰、油管头、采油树和相联接的管阀件所组成;在油管头注入通道的一侧和采油树中异径接头的上方,各装一只手液动连体阀;在注入管道和注入的单流阀之间,装有一只液动平板阀;并将采油树四通和其上方的手动平板阀的阀体连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四通平板阀部件。同一产品中的手液动连体阀、手动平板阀、四通平板阀和液动平板阀,采用统一的暗杆平板阀或明杆平板阀的基本结构。具有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节约材料、便于拆装、双重控制、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高等特点,更能适应当前的节能降耗和技术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油气井钻采设备中的井口装置。
技术介绍
把二氧化碳注入在地下,溶解和驱动原油,可以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且对稠油和低渗透油也有很好的开采效果,是当前技术含量较高、最有发展前景的重复采油技术之一,正在我国迅速推广。但二氧化碳气体不仅能溶解石油,而且对金属材料也有很强的腐蚀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浓度较高的气体一旦泄漏,会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在使用注气井口设备时,除选用耐腐蚀强的合金材料制造外,还需要在其主要注气通道上实行双阀配置,并对其实行远距离的遥控,是较为理想的安全措施之一。但双阀配置,会增加产品的体积尺寸、材料消耗和成本价格;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减少产品的体积尺寸、材料消耗、成本价格和泄漏环节,就十分必要。另外,将水注入油藏,能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使油藏具有很强的驱动力,以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也是二次采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注水设备实行远程控制,可以提高其现代化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集约化概念,结合注气、注水采油技术的要求,研制一种体积较小、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双重控制注气、注水井口装置。本技术由套管法兰、油管头、采油树和相联接的管阀件所组成;其特别之处是:在油管头注入通道的一侧和采油树中异径接头的上方,各装一只手液动连体阀;在注入管道和注入的单流阀之间,装有一只液动平板阀;并将采油树四通和其上方的手动平板阀的阀体连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四通平板阀部件。由于本技术在油管头注入通道的一侧和采油树中异径接头的上方,各装一只手液动连体阀;在注入管道和注入的单流阀之间,装有一只液动平板阀;从而实现了对井口装置的远距离液压遥控和现场人工操控的双重控制。将手动平板阀和液动平板阀设计成手液动连体阀,并将以前的采油树四通和其上方的手动平板阀两种零部件,设计成一个连体的四通平板阀部件,在保持其原有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大大缩小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原材料和安装时间,还能减少可能产生介质泄漏的环节;从而达到减少消耗、增加效益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手液动连体阀总体结构的全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四通平板阀总体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附图中标号所示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套管法兰,2、油管头,3、异径接头,4、手液动连体阀,5、手动平板阀,6、测压组件,7、测试管道,8、堵头,9、取样阀,10、单流阀、11、管道接头,12、四通平板阀,13、端盖法兰,14、液压管路,15、密封垫环,16、螺栓螺母,17、注入管道,18、液动平板阀,4-1、阀体,4-2、闸板,4-3、阀座组件,4-4、阀盖组件,4-5、手轮驱动件,4-6、导向杆,4-7、护杆套,4-8、密封垫环,4-9、螺栓螺母,4-10、液压驱动件,12-1、四通阀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本技术由套管法兰、油管头、采油树和相联接的管阀件所组成。套管法兰、油管头为常规结构;采油树由一只异径接头(3)、一只手液动连体阀(4)、一只四通平板阀(12),三只手动平板阀(5)和端盖法兰(13)所组成;相联接的管阀件包括:二只手动平板阀(5)、四个测压组件(6)、测试管道(7)、堵头(8)、取样阀(9)、二只单流阀(10)、管道接头(11)、三根液压管路(14)、注入管道(17)、液动平板阀(18);套管法兰(I)与油管头(2)之间、油管头(2)与采油树异径接头(3)之间,以及油管头、采油树与其它相联接的各主要零部件之间,均采用密封垫环(15)和螺栓螺母(16)刚性联接;各管道之间,测试管道(7)、管道接头(11)和单流阀(10)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法联接。本技术适用于向油井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水,在现有人工操控的注气或注水井口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在油管头(2)注入通道的一侧和采油树中异径接头(3)的上方,各装一只手液动连体阀(4);在注入管道(17)和进口的单流阀(10)之间,装有一只液动平板阀(18),用液压管路(14)与远处的液压动力柜联接后,就可以对井口装置实行远距离液压操控,具有双重控制和安全保险作用。本技术将串联的手动平板阀(5)和液动平板阀(18)设计成手液动连体阀(4),并将采油树四通和其上方的手动平板阀两种零部件,设计成一个连体的四通平板阀部件,省去阀门一侧伸出的通道和联接法兰,以及联接用的密封垫环(15)和螺栓螺母(16),使其产品体积尺寸和材料消耗明显减少。根据客户的需要,手液动连体阀(4),分别采用一只人工手动和一只液压驱动的明杆平板阀或暗杆平板阀作为其基本结构形式,分类组合而成;由于远距离液压操控的需要,明杆平板阀的结构更便于观察阀门的开关情况。图2是本技术中,采用手动明杆平板阀和液动明杆平板阀合并的一个实施例:在手液动连体阀(4)的阀体(4-1)中,两端伸出的是阀门通道和联接法兰,中间是长方形主体;在长方形主体内加工有两个与阀门通道垂直交汇、且相互平行的两头是圆柱形、中间是长方形孔的阀腔;在两个阀腔中,各装有一块闸板(4-2)和两侧分布的两个阀座组件(4-3),以及驱动两个闸板(4-2)上下移动的阀门相关零部件。手液动连体阀⑷中的手轮驱动件(4-5)和液压驱动件(4-10),一正一反,错开180°安装,以压缩阀门的体积和重量、并避免相互干涉。手液动连体阀(4)中的阀体(4-1),包括阀门通道、法兰、阀腔在内的全部结构要素,均上下对称、左右对称,以便于加工和装配。手液动连体阀(4)中的闸板(4-2)、阀座组件(4-3)、阀盖组件(4-4)、导向杆(4-6)、护杆套(4-7)、密封垫环(4-8)和螺栓螺母(4-9)的形状、尺寸和功能相同,具有互换性。根据客户的需要,四通平板阀(12),采用一只手动明杆平板阀或一只手动暗杆平板阀分别与一个采油树四通合并而成。图3是本技术一只手动明杆平板阀与一个采油树四通合并的一个实施例:在合并前后,平板阀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均保持不变;四通平板阀(12)的四通阀体(12-1),一端是联接法兰,另一端是四方体;体内的上下通道与阀腔垂直贯通,左右通道位于手轮驱动件(4-5)下方的左右两侧,使其同时具有原来两个零部件在井口装置中的功能和作用。在四通阀体(12-1)的联接法兰和四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通道的出口处,均加工与四个通道同轴心的梯形密封槽和多个均布的螺栓孔或螺纹孔,以便用密封垫环(15)和螺栓螺母(16)对外联接。另外,本技术同一产品中的手液动连体阀(4)、手动平板阀(5)、四通平板阀(12)和液动平板阀(18),采用统一的阀门结构类型,S卩:全部采用明杆平板阀或全部采用暗杆平板阀的结构;以达到减少零部件品种,提高同一零部件的数量和产品的标准化水平,更利于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术在使用时,液动平板阀(18)处于常开状态,起着安全阀的作用,只有在其它控制措施失效的情况下,才予以使用。本技术可以通过油管头(2)注入通道一侧的手液动连体阀(4)、向井下的油层套管中注气或注水,也可以通过采油树中异径接头(3)上方的手液动连体阀(4)、向井下的油管中注气或注水,从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重控制注气、注水井口装置,由套管法兰、油管头、采油树和相联接的管阀件所组成;其特征是:在油管头(2)注入通道的一侧和采油树中异径接头(3)的上方,各装一只手液动连体阀(4);在注入管道(17)和注入的单流阀(10)之间,装有一只液动平板阀(18);并将采油树四通和其上方的手动平板阀的阀体连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四通平板阀(12)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玉虎杨培建张水玉姜金维张学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泰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