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021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包括塔体,塔体上端设有出口烟道,塔体中部设有入口烟道,塔体外侧设有保温保护层;塔体内设有主梁和次梁,主梁的末端穿出塔体的侧壁并连接排液管d,次梁与塔体的内壁相接并在对应的塔体内壁上连接有排液管e;塔体外侧设有两层环形加固筋;所述环形加固筋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排液槽和第二层排液槽;在入口烟道的烟道顶板上设有斜向放置的挡水板,挡水板和烟道顶板以及塔体侧壁围成的截面成直角三角形,在对应的塔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腐及渗漏检测技术仅需使用少量管道及弯头为材料,通过开孔和焊接进行安装固定,技术方案实施简单可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结构,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湿法脱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水泥生产等行业的烟气脱硫领域,该技术的核心设备是脱硫吸收塔。吸收塔本体及内部箱型梁多采用碳钢为基材,表面采用涂鳞或衬胶方式进行防腐,因此在表面防腐层受损时极易受到湿烟气中H2S03、H2S04、HN0#及浆液中Cl—等酸性物质的腐蚀,从而导致塔壁及钢梁的腐蚀和破损。当塔壁裸露在外侧时,可以通过对塔壁表面的观察找到渗漏的位置进行补漏,但是当吸收塔表面覆盖有保温材料后无法直接观察到渗漏点,会造成吸收塔腐蚀的进一步扩大。当箱型梁发生渗漏时,无法从比外部直接进行观察,如腐蚀情况严重将导致塔内结构件的损毁,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因此需要有检测手段对此进行防范。现有技术一般不考虑保温型吸收塔渗漏的情况,但是当塔内防腐层破损时塔壁很快就会遭到腐蚀并且渗漏,需要等到塔壁腐蚀的孔洞较大,浆液和烟气通过保温层大量漏出后才会被发现,同时很难进行准确定位,需要将大量吸收塔本体保温进行拆除。同时,吸收塔内箱型梁也有发生腐蚀而渗漏的可能,若未能及时发现箱型梁被腐蚀可能导致塔内结构件遭到严重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这种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包括塔体,塔体上端设有出口烟道,塔体中部设有入口烟道,塔体外侧设有保温保护层;塔体内设有主梁和次梁,主梁的末端穿出塔体的侧壁并连接排液管d,次梁与塔体的内壁相接并在对应的塔体内壁上连接有排液管e ;塔体外侧设有两层环形加固筋;所述环形加固筋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排液槽和第二层排液槽,所述第一层排液槽连接有均布的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和排液管a4,所述第二层排液槽连接有均布的排液管bl、排液管b2、排液管b3和排液管b4 ;在入口烟道的烟道顶板上设有斜向放置的挡水板,挡水板和烟道顶板以及塔体侧壁围成的截面成直角三角形,在对应的塔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C。作为优选:排液管al和排液管bl的夹角为45°。作为优选:排液管al和排液管c的夹角为10°。作为优选:所述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排液管a4、排液管bl、排液管b2、排液管b3、排液管b4和排液管c均连接至浆液沟。作为优选:所述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排液管a4与塔体的塔壁平行,并在与第一层排液槽连接处均设有两个90°弯;排液管bl、排液管b2、排液管b3和排液管b4与塔体的塔壁平行,并在与第二层排液槽连接处均设有两个90°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成本低本防腐及渗漏检测技术仅需使用少量管道及弯头为材料,通过开孔和焊接进行安装固定,技术方案实施简单可行。2、快速定位渗漏点,阻止腐蚀恶化通过该技术可以快速发现吸收塔塔壁及内部箱型梁的渗漏,并进行有效的定位。当塔壁发生渗漏时,浆液将从塔壁流出,并流至环形加固筋槽内,槽内浆液会从就近的管口如a或b或c处流出。从浆液的流出口我们可以确定渗漏部分位于该管口上方区域,进行定位,通过增加环形加固筋及每层的浆液流出口可以进一步增加渗漏位置的定位准确性,快速找到渗漏点后进行及时的检修可以防止腐蚀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同理,装于塔内箱型梁上的引流管可以显示箱型梁是否发生了渗漏,当箱型梁渗漏后浆液流入箱型梁内并且从引流口流出,第一时间提醒检修人员对渗漏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排液管bl和第二层排液槽6连接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吸收塔入口烟道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排液管分布示意图;图5为主梁及次梁分布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图5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塔体1、入口烟道2、保温保护层3、加固筋4、第一层排液槽5、第二层排液槽6、烟道顶板7、挡水板8、主梁9、次梁10、出口烟道11、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排液管a4、排液管b 1、排液管b2、排液管b3、排液管b4、排液管c、排液管d、排液管e。【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这种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包括塔体1,塔体I上端设有出口烟道11,塔体I中部设有入口烟道2,塔体I外侧设有保温保护层3 ;塔体I内设有主梁9和次梁10,主梁9的末端穿出塔体I的侧壁并连接排液管d,次梁10与塔体I的内壁相接并在对应的塔体I内壁上连接有排液管e ;塔体I外侧设有两层环形加固筋4 ;所述环形加固筋4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排液槽5和第二层排液槽6,所述第一层排液槽5连接有均布的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和排液管a4,所述第二层排液槽6连接有均布的排液管bl、排液管b2、排液管b3和排液管b4 ;在入口烟道2的烟道顶板7上设有斜向放置的挡水板8,挡水板8和烟道顶板7以及塔体I侧壁围成的截面成直角三角形,在对应的塔体I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C。所述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排液管a4与塔体I的塔壁平行,并在与第一层排液槽5连接处均设有两个90°弯;排液管bl、排液管b2、排液管b3和排液管b4与塔体I的塔壁平行,并在与第二层排液槽6连接处均设有两个90°弯。排液管al和排液管bl的夹角为45°。排液管al和排液管c的夹角为10°所述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排液管a4、排液管b1、排液管b2、排液管b3、排液管b4和排液管c均连接至楽液沟。排液管al、排液管a2、排液管a3和排液管a4:每套含有90° DN20弯头2个,DN20直管10m,共4套;排液管bl、排液管b2、排液管b3和排液管b4:每套含有90° DN20弯头2个,DN20直管25m,共4套;排液管c:每套含有90° DN20弯头I个,DN20直管2m,共I套;排液管d:每套含有90° DN20弯头2个,DN20直管20m,共4套;排液管e:每套含有90° DN20弯头I个,DN20直管20m,共4套。材料采用316L或更高等级合金钢。I)当吸收塔塔体I的塔壁或箱型梁发生渗漏时,环形加固筋4及箱型梁内部产生积液,在加固筋4及箱型梁上加装排液管可以快速发现渗漏部位,进行及时定位和检修,防止腐蚀进一步扩大,避免腐蚀情况恶化对脱硫系统运行产生影响。2)吸收塔环形加固筋4上表面采用满焊,渗漏液及外部酸液全部从排液管导出,不沿塔壁流挂,避免上层渗漏液及外部酸液腐蚀下层塔壁。3)本技术还适用于湿法脱硫其他储存浆液的箱罐以及其他类型储存腐蚀液的内防腐碳钢箱罐。4)环形加固筋4的层数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确定。【主权项】1.一种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塔体(I)上端设有出口烟道(11),塔体⑴中部设有入口烟道(2),塔体⑴外侧设有保温保护层(3);塔体⑴内设有主梁(9)和次梁(10),主梁(9)的末端穿出塔体⑴的侧壁并连接排液管d,次梁(10)与塔体⑴的内壁相接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塔体(1)上端设有出口烟道(11),塔体(1)中部设有入口烟道(2),塔体(1)外侧设有保温保护层(3);塔体(1)内设有主梁(9)和次梁(10),主梁(9)的末端穿出塔体(1)的侧壁并连接排液管d,次梁(10)与塔体(1)的内壁相接并在对应的塔体(1)内壁上连接有排液管e;塔体(1)外侧设有两层环形加固筋(4);所述环形加固筋(4)上分别设有第一层排液槽(5)和第二层排液槽(6),所述第一层排液槽(5)连接有均布的排液管a1、排液管a2、排液管a3和排液管a4,所述第二层排液槽(6)连接有均布的排液管b1、排液管b2、排液管b3和排液管b4;在入口烟道(2)的烟道顶板(7)上设有斜向放置的挡水板(8),挡水板(8)和烟道顶板(7)以及塔体(1)侧壁围成的截面成直角三角形,在对应的塔体(1)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逸明吴国潮朱松强孟炜王汝能冯立波徐轶伦陈文华廖达琛刘寒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