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相液晶显示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010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蓝相液晶显示器装置,该装置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为:上偏光片、λ/2双轴膜、上玻璃基板、蓝相液晶层、高介电常数的凸起层、电极层、下玻璃基板和下偏光片;所述的电极层为依次间隔分布在下玻璃基板上的Pixel电极和Common电极;高介电常数的凸起层中的凸起位于所述的Pixel电极或Common电极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IPS显示模式的基础上,在Pixel电极与Common电极上引入梯形高介电常数的凸起层,成功地解决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过高与光透过率过低的难题,驱动电压从83V降低到14V左右,光透过率从60%提高到7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的是一种液晶显示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低驱动电压、高透过率、对位简单稳定且能很好地消除对位不准影响的蓝相液晶显示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蓝相液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了蓝相液晶许多堪称革命性的优点,例如,不需要取向层,使其制作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亚毫秒的响应速度,使其能够很好地消除液晶显示器的拖尾现象,画面变得更为清晰稳定;暗态时,蓝相液晶可以被视为是各向同性介质,因此能形成对称视角和高对比度。蓝相液晶显示器呈现出来的这些优良的显示性能深受广大学者追捧,被公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蓝相液晶显示器虽然相对于其它液晶显示器具有很多优良的显示性能,但是,驱动电压过高、光透过率过低依然是制约蓝相液晶显示器发展与应用的两大瓶颈。为了实现蓝相液晶显示器的低电压驱动,广大科研工作者与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例如,双面电极结构,墙状电极结构,椭圆形凸起电极结构等等。这些凸起电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驱动电压,但是在工艺制造上比较复杂,往往需要先利用光刻技术制作凸起结构,然后在凸起结构表面制作透明导电电极材料,然后再利用光刻技术刻蚀出所需要的电极图形。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相液晶显示器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为:上偏光片、λ/2双轴膜、上玻璃基板、蓝相液晶层、高介电常数的凸起层、电极层、下玻璃基板和下偏光片;所述的电极层为依次间隔分布在下玻璃基板上的Pixel电极和Common电极;Pixel电极和Common电极的厚度为0.08~0.12μm,电极的宽度为1~5μm,电极之间的间距为2~6μm;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凸起层中的凸起位于所述的Pixel电极或Common电极的正上方,其截面下部宽度为下面电极宽度的1/2~3/2;所述的高介电常数范围为300~100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宝刘建龙马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