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耙片用热轧带钢及生产方法与耙片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耐磨性和韧性优异的耙片用热轧带钢、热轧带钢生产方法以及耙片毛坯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农机具配件-耙片普遍采用65Mn优质碳素热轧带钢经剪切加工成型后,850℃-910℃油淬,300℃-400℃回火处理而成。耙片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和断裂,耐磨性主要与硬度相关,而断裂主要是由于耙片在工作过程中碰到坚硬的土壤或石头等物体撞击而失效。因此,耙片要求硬度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韧性以抵抗较大的冲击力。由于含碳量较高,65Mn钢热处理后硬度为38~45HRC,但是这类高碳刃具钢同时脆性也较高、塑韧性较差,热处理后的冲击韧性不高于5J。在大型农业作业中,耙片断裂后更换十分因难,因此,随着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高速发展,65Mn耙片已不能满足大型农机具的连续作业要求。《MO-Nb贝氏体钢的铸态组织与耐磨性研究》及《球墨铸铁耙片挤压铸造新工艺》等论文介绍的均为铸造方法直接成型的新材耙片,铸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专利公开号CN101148737A提供的“一种含硼钢及其制备方法”中的硼钢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耙片用热轧带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wt%为:C:0.29%~0.40%,Si:0.1%~0.40%,Mn:1.1%~1.7%,Cr:0.10%~0.80%,Nb≤0.050%,V≤0.060%,Ti:0.015%~0.06%,B:0.002%~0.006%,N≤0.0070%,P≤0.020%,S≤0.015%,且4≤(Ti+Nb+V)/N≤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片用热轧带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wt%为:C:0.29%~0.40%,Si:0.25%~0.37%,Mn:1.1%~1.7%,Cr:0.18%~0.45%,Nb:0.001%~0.050%,V:0.002%~0.060%,Ti:0.028%~0.06%,B:0.002%~0.0047%,N≤0.0070%,P≤0.020%,S≤0.015%,且4≤(Ti+Nb+V)/N≤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包括转炉冶炼、电炉精炼、板坯连铸连轧及超快速冷却、卷取后缓冷,具体工艺如下:精炼过程加脱氧剂脱氧至O≤0.002%后,加Ti、Nb、V微合金化并固氮,精炼后期加硼合金化,加硼后8min内结束精炼,控制钢中硼含量;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坯厚120~230mm;连铸后铸坯直接进加热炉加热,保证铸坯入炉温度在830℃以上,加热温度1100~1200℃,保温1~4小时;粗轧和精轧均采用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王华,隋轶,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