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7663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连接杆(1)和套筒(2),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套筒(2)的侧面,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连接杆(1)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套筒(2)的内表面设置有防磨层(5)。该止挡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顶杆在用力的情况下将所需止挡的器件损坏,实现了在止挡的过程中不损坏被止挡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止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柱形器件的止挡,都是通过顶杆来实现的,顶杆的止挡方式过于简单,容易在用力的情况下将所需止挡的器件损坏,那么设计一种容易止挡器件不会给被止挡器件损害的止挡装置成为一直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顶杆在用力的情况下将所需止挡的器件损坏,实现了在止挡的过程中不损坏被止挡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连接杆和套筒,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套筒的侧面,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连接杆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防磨层。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架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并攻入所述连接杆内部,且所述螺纹杆的位于所述连接杆外部的侧面部分设置有与固定架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连接杆内部的侧面部分设置有凸起,且所述连接杆内部设置有凹槽。优选地,所述螺纹杆和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螺母固定。优选地,所述防磨层的厚度为3_6cm。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止挡装置通过连接杆带动套筒运动实现套筒的止挡,并且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来调节连接杆和套筒的位置关系,实现在止挡的过程中不损坏被止挡器件,随意调节套筒的位置关系,实现柱形器件的止挡。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止挡器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连接杆2套筒3固定架4螺纹杆5防磨层6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器件的远与近。本技术提供一种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连接杆1和套筒2,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套筒2的侧面,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连接杆1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套筒2的内表面设置有防磨层5。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止挡装置通过连接杆1带动套筒2运动实现套筒2的止挡,并且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来调节连接杆1和套筒2的位置关系,实现在止挡的过程中不损坏被止挡器件,随意调节套筒2的位置关系,实现柱形器件的止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待止挡件沿套筒2轴向方向穿过套筒2,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套筒2的位置,让套筒2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待止挡件实现待止挡件的止挡。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中,为了实现套筒2对柱形件的止挡,通过移动套筒2的位置实现柱形件的止挡,防磨层5的设置避免了柱形件的损坏,且通过套筒2结构有效增加了接触面积,页防止了止挡装置的损坏。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固定架3和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3并攻入所述连接杆1内部,且所述螺纹杆4的位于所述连接杆1外部的侧面部分设置有与固定架3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固定架3和螺纹杆4的设置让本技术的套筒2可以实现旋转移动,最终实现套筒2的移位止挡。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4位于所述连接杆1内部的侧面部分设置有凸起,且所述连接杆1内部设置有凹槽。通过上述的方式,让螺纹杆4即使旋转也不会带动连接杆1旋转,只会让连接杆1沿长度方向运动。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4和所述固定架3之间通过螺母6固定,螺母6的作用在于让螺纹杆4和固定架3紧固固定。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磨层5的厚度为3_6cm,防磨层5的厚度可以让本技术的套筒2使用时间更长,增加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主权项】1.一种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连接杆(I)和套筒(2),所述连接杆(I)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套筒(2)的侧面,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连接杆(I)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套筒(2)的内表面设置有防磨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架(3)和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3)并攻入所述连接杆(I)内部,且所述螺纹杆(4)的位于所述连接杆(I)外部的侧面部分设置有与固定架(3)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位于所述连接杆(I)内部的侧面部分设置有凸起,且所述连接杆(I)内部设置有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和所述固定架(3)之间通过螺母(6)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层(5)的厚度为3-6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连接杆(1)和套筒(2),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套筒(2)的侧面,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连接杆(1)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套筒(2)的内表面设置有防磨层(5)。该止挡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顶杆在用力的情况下将所需止挡的器件损坏,实现了在止挡的过程中不损坏被止挡器件。【IPC分类】F16D65/14, F16D125/40, F16D71/00, F16D121/14【公开号】CN204942355【申请号】CN201520500291【专利技术人】周健, 张建军, 史沸涛, 刘佳, 赵之良, 柴松 【申请人】芜湖仅一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7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装置包括:调节机构、连接杆(1)和套筒(2),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套筒(2)的侧面,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连接杆(1)沿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套筒(2)的内表面设置有防磨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张建军史沸涛刘佳赵之良柴松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仅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