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65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防伪效果的防伪瓶盖。该瓶盖包括盖口以及套装在盖口端口上的上盖,上盖的口部设有外沿弹片,盖口的颈部套装并轴向固定有下套,下套的一端包夹住外沿弹片使外沿弹片向内紧缩,打开上盖时外沿弹片从下套中弹出并张开。打开上盖时外沿弹片从下套中弹出并张开,重新套装上盖时,外沿弹片的轴向端面与下套的轴向端面相互接触,无法通过非破坏的方式重新回到下套内,在外沿弹片的轴向端面与下套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容易识别的接缝,从而为瓶盖的开启提供了明显的证据,使防伪瓶盖达到良好的防伪效果。该防伪瓶盖的防伪效果突出,尤其适用高档酒的封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具体涉及一种瓶盖的防伪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瓶盖的基本结构包括盖口以及套装在盖口端口上的上盖。通常,盖口与瓶体为一体结构,比如塑料瓶。但有时也将盖口与瓶体设计成彼此独立的两个构件进行单独的生产,最后再将盖口套装并固定在瓶口上,从而完成盖口与瓶体的组装。这种类型的瓶盖主要是在酒瓶上采用,目的是可对盖口、上盖等瓶盖部件进行注塑,方便防伪结构的成型。现有的防伪结构主要是在上盖上设置扭断环。在这种结构在瓶盖第一次打开以后还可以将瓶盖重新设置,比如更换扭断环,从而给不熟练的消费者造成瓶盖具有完整性的印象,因此这种瓶盖防伪效果欠佳。为此,又出现了一些结构更为复杂的瓶盖防伪结构,比如在上盖上设置撕裂线。这些防伪瓶盖都需要通过复杂的模具来制造,不利于酒瓶制作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伪效果的防伪瓶盖。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防伪瓶盖,包括盖口以及套装在盖口端口上的上盖,上盖的口部设有外沿弹片,盖口的颈部套装并轴向固定有下套,下套的一端包夹住外沿弹片使外沿弹片向内紧缩,打开上盖时外沿弹片从下套中弹出并张开。进一步的是,上盖嵌套在外盖内与外盖连接为一体,外盖的内表面与下套的外表面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是,外盖由可轴向分离的主体部和分离部构成,上盖嵌套在主体部内,分离部轴向固定在下套上。进一步的是,外盖上沿周向设置扭断线,主体部和分离部沿扭断线轴向分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打开上盖时外沿弹片从下套中弹出并张开,重新套装上盖时,外沿弹片的轴向端面与下套的轴向端面相互接触,无法通过非破坏的方式重新回到下套内,在外沿弹片的轴向端面与下套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容易识别的接缝,从而为瓶盖的开启提供了明显有力的证据,即使不熟练的消费者也很容易的辨别出真伪,使防伪瓶盖达到良好的防伪效果。该防伪瓶盖的防伪效果突出,尤其适用高档酒的封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外盖1、上盖2、上盖内层3、外沿弹片4、凸起5、下套6、盖口7、扭断线8、凹槽9、主体部10、分离部11、结合缝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防伪瓶盖,包括盖口7以及套装在盖口7端口上的上盖2,上盖2的口部设有外沿弹片4,盖口7的颈部套装并轴向固定有下套6,下套6的一端包夹住外沿弹片4使外沿弹片4向内紧缩,打开上盖2时外沿弹片4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该防伪瓶盖的组装是先将上盖2套装在盖口7端口上后,再将下套6套入盖口7的颈部并包住外沿弹片4,最后再进行整体模压使下套6的一端紧紧包夹住外沿弹片4使外沿弹片4径向紧缩。也就是说,要将外沿弹片4紧缩并置于下套6内,需要以特定的步骤,通过特定的工具以机械的方式实现。因此,当外沿弹片4弹出并张开以后,通过常规的方法和手段是无法重新装回下套6内的,从而就实现外沿弹片4非可逆的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由于在打开上盖2时外沿弹片4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重新套装上盖2时,外沿弹片4的轴向端面与下套6的轴向端面相互接触,无法通过非破坏的方式重新回到下套6内,在外沿弹片4的轴向端面与下套6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容易识别的接缝,从而为瓶盖的开启提供了明显有力的证据,即使不熟练的消费者也很容易的辨别出真伪,使防伪瓶盖达到良好的防伪效果。考虑到造假者还可能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方式进行造假,比如直接将外沿弹片4从上盖2上去除,或者人为将下套6的外沿部涨开,使外沿弹片4可以重新置于下套6内等情形,虽然造假后的瓶盖已发生变化,但对于不熟练的消费者而言,仍可能上当受骗。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瓶盖的防伪效果,如图1、图2,上盖2嵌套在外盖1内与外盖1连接为一体,外盖1的内表面与下套6的外表面紧密配合。这样,由于将上盖2置于外盖1内,上盖2与外盖1一同开启,造假者难以将外沿弹片4从上盖2上去除;同时,防止了在开启后采用将下套6的外沿部涨开的方式使外沿弹片4重新置于下套6内,从而将瓶盖复原,达到造假的目的。采用上述将上盖2嵌套在外盖1内与外盖1连接为一体,外盖1的内表面与下套6的外表面紧密配合的结构后,进一步弥补了本技术防伪瓶盖的不足,使防伪瓶盖的防伪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图1、图2,为了更好的防伪,外盖1由可轴向分离的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构成,上盖2嵌套在主体部10内,分离部11轴向固定在下套6上。该防伪瓶盖的盖口7套装并固定在瓶口上,同时下套6套装并轴向固定在盖口7的颈部,因此下套6相对瓶体是轴向固定的。而由于上-->盖2与外盖1一同开启,将外盖1由可轴向分离的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构成,上盖2嵌套在主体部10内,分离部11轴向固定在下套6上后,在瓶盖开启时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就会发生轴向分离。重新套装上盖2时,由于外沿弹片4的限位作用,外盖1的主体部10无法完全的套入下套6,因此在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之间始终存在结合缝12,便于消费者直观的识别瓶盖已经开启过,从而为瓶盖的开启提供了更为明显的证据,进一步提高的了防伪瓶盖的防伪功能。为了便于装饰和识别,可在结合缝12处的下套6上印制商标、装饰图案、识别码、显著色标等。如图1、图2,为了方便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轴向分离,外盖1上沿周向设置扭断线8,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沿扭断线8轴向分离。实际上,在外盖1上沿周向设置扭断线8后,通过扭断线8就将外盖1分为了可轴向分离的两段,一段即为主体部10,另一段为分离部11。扭断线8实际上就是沿周向延伸的扭断槽,由于此处的壁切开后设置多个连接点用于连接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因此容易发生断裂,从而方便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轴向分离。如图1、图2,为了便于将分离部11轴向固定在下套6上,分离部11的一端铆扣在下套6上。采用铆扣的方式能够方便的实现将分离部11轴向固定在下套6上,而且铆扣结构具有紧凑、简洁以及平整的外观,具有较高的视觉舒适性。如图1、图2,为了便于将下套6套装并轴向固定在盖口7的颈部,盖口7的颈部设有凹槽9,下套6的内壁上设有与凹槽9适配的凸起5。下套6的内壁上的凸起5可采用整体模压形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此外,如图1、图2,外沿弹片4可设置为环形结构。这样,为使外沿弹片4向内紧缩就必须对外沿弹片4的周壁施加均匀的径向预紧力,这样无疑进一步的加大了使外沿弹片4向内紧缩的难度,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如图1、图2,上盖2和盖口7通过螺纹旋接。上盖2上设有内螺纹,盖口7的端口上设有与其适配的外螺纹,旋转上盖2使上盖2套装在盖口7的端口上。由于上盖2和盖口7通过螺纹旋接,因此上盖2在盖口7端口上的轴向运动必须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实现,而无法直接对上盖2轴向施力。这样,即使有人使劲将外沿弹片5重新装回下套6,也难以实现。图1、图2中盖2包括内外两层,其上盖内层3采用塑料材料整体注塑成型,其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上盖内层3的口部为环形的外沿弹片4,外沿弹片4与上盖内层3为一体结构。由于上盖内层3采用塑料材料,使外沿弹片4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伪瓶盖,包括盖口(7)以及套装在盖口(7)端口上的上盖(2),其特征是:上盖(2)的口部设有外沿弹片(4),盖口(7)的颈部套装并轴向固定有下套(6),下套(6)的一端包夹住外沿弹片(4)使外沿弹片(4)向内紧缩,打开上盖(2)时外沿弹片(4)的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防伪瓶盖,包括盖口(7)以及套装在盖口(7)端口上的上盖(2),其特征是:上盖(2)的口部设有外沿弹片(4),盖口(7)的颈部套装并轴向固定有下套(6),下套(6)的一端包夹住外沿弹片(4)使外沿弹片(4)向内紧缩,打开上盖(2)时外沿弹片(4)的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上盖(2)嵌套在外盖(1)内与外盖(1)连接为一体,外盖(1)的内表面与下套(6)的外表面紧密配合。【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是:外盖(1)由可轴向分离的主体部(10)和分离部(11)构成,上盖(2)嵌套在主体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坤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