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3739 阅读:2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按压式瓶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可靠的按压式瓶盖,包括外壳和可旋转设置在外壳内的内盖,所述内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开启件,所述开启件的操作端位于所述外壳之外,所述开启件与所述外壳在轴向方向动配合,所述开启件在按压工作时与所述内盖通过止转结构接触配合。由于在按压时开启件与内盖通过止转结构配合,因此在使用时,只需按压下开启件即可转动内盖,瓶体的密封依靠内盖上的螺纹,其密封效果可靠,而且在未按下开启件时,是无法操作到内盖,这样就防止了误操作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按压式瓶盖
技术介绍
按压式瓶盖在酒类封装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只需通过按动瓶盖上的按键即可打开瓶盖,这样操作比较方便,而且可以防止误操作开启瓶盖。例如公开日为2006年7月26日,公开号为CN1807193A的中国专利《一种带锁钩的瓶盖装置》就公开了这样一种按压式瓶盖,包括筒套、内套、按键、弹簧、瓶塞、锁钩套和过渡瓶颈,内套衬在筒套内,用以稳固锁钩套,锁钩套的里面为沿周向均布竖直排列的十二个锁钩件,锁钩件具有弹性,其顶端为可径向所长的钩端,钩端的一侧还具有与之呈一体的操作斜面,该操作斜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瓶塞放置在锁钩套的顶端,瓶塞的塞嘴位于锁钩套内,其上套有塑胶嘴,瓶塞的外边沿交替设有导孔和导槽,导孔和导槽与锁钩件对应。按键为筒状,与套筒同轴设置且可轴向移动,其顶端为操作端且伸出筒套顶部之外,下部呈栅条状,其数目及位置与锁钩件对应,其下端对应穿过瓶塞上的导孔和导槽并抵在锁钩件的操作斜面上。弹簧设置在按键和瓶塞之间。上述瓶盖主要通过锁钩套上的锁钩件固定在瓶颈上,在打开时通过按键使得锁钩套上的锁钩件径向张开从而脱离瓶颈,以此打开瓶盖。上述瓶盖的密封主要通过瓶塞来实现,而瓶塞要依靠弹簧来施加外力来密封瓶体,在长期使用中,弹簧很可能会疲劳,这就造成瓶塞受到的密封力不足,造成泄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的按压式瓶盖。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按压式瓶盖,包括外壳和可旋转设置在外壳内的内盖,所述内盖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开启件,所述开启件的操作端位于所述外壳之外,所述开启件与所述外壳在轴向方向动配合,所述开启件在按压工作时与所述内盖通过止转结构接触配合。进一步的是,所述止转结构由设置在开启件上的开启件防转齿和设置在所述内盖上的内盖防转齿组成,所述开启件防转齿与所述内盖防转齿相互匹配。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启件呈筒状并在按压工作时套设在所述内盖上,所述开启件防转齿设置在所述开启件的内壁,所述内盖防转齿设置在内盖周向的外壁上。进一步的是,述开启件防转齿与所述内盖防转齿均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并且所述开启件防转齿与所述内盖防转齿的倾斜角一致。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防伪易断环,所述开启件的操作端通过防伪易断环固定在所述外壳上。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启件包括开启套和按键,所述按键形成所述开启件的操作端。进一步的是,所述按键上设置有按键卡扣,所述开启套上设置有与按键卡扣相匹配的开启套卡槽,所述按键卡接在所述开启套上。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防转筋,所述开启件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防转筋匹配的防转槽。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启件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进一步的是,所述内盖的外壁上周向设置有外壳连接槽,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连接槽相匹配的固定卡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按压时开启件与内盖通过止转结构配合,因此在使用时,只需按压下开启件即可转动内盖,瓶体的密封结构依靠内盖上的螺纹紧密配合,其密封效果可靠,而且在未按下开启件时,是无法操作到内盖,这样就防止了误操作的产生。止转结构可以采用开启件防转齿和内盖防转齿配合形成,且两者还可以设置为倾斜状,这样在压下开启件时,倾斜的开启件防转齿和内盖防转齿在配合的时候可以自动导向,而且可以使两者逐渐啮合紧密。开启件可以通过防伪易断环固定在外壳上,这样在压下开启件的时候必然破坏防伪易断环,从而标示出此瓶盖已经开启过,达到防伪的目的。开启件上还可以设置卡扣,从而在压下时卡接在内盖的卡槽上,从而与内盖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在开启后即无需再按动开启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各部件和瓶嘴的爆炸图;图2是外壳的示意图;图3是内盖的示意图;图4是开启套的示意图;图5是按键与防伪易断环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外壳1、固定卡扣11、防转筋12、开启套2、开启件防转齿21、防转槽22、卡扣23、内盖3、内盖防转齿31、卡槽32、外壳连接槽33、按键4、按键卡扣 41、防伪易断环5、瓶嘴6。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壳1和可旋转设置在外壳1内的内盖3,所述内盖3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开启件,所述开启件的操作端位于所述外壳1 之外,所述开启件与所述外壳1在轴向方向动配合,所述开启件在按压工作时与所述内盖3 通过止转结构接触配合。在安装时,首先将开启件安装到外壳1内,开启件可以通过导向结构与外壳1配合,例如导向槽和导向筋;也可以直接松配合到外壳1内;如此开启件就可以在外壳1内轴向运动。然后将内盖3旋紧到带螺纹的瓶嘴6上。最后将外壳1扣到内盖3 上即可。在使用的时候,按下开启件的操作端,开启件即向下运动从而与内盖3接触,此时两者就通过止转结构相互配合,旋动开启件即可打开内盖3。止转结构可以是止转槽与止转筋配合,或者凹槽与凸起配合,或者摩擦表面也可。从上述的结构可以看出,瓶嘴6与内盖3上的密封结构实际上是通过螺纹进行稳固连接配合的,因此在长期的使用中也能保持有效的密封效果。并且在平时的使用中,仅转动外壳1只能使外壳1与内盖3发生相对运动,而不会转动内盖3,这就防止了误操作的发生。为了更好的使开启件与内盖3相互止转配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止转结构由设置在开启件上的开启件防转齿21和设置在所述内盖3上的内盖防转齿31组成,所述开启件防转齿21与所述内盖防转齿31相互匹配。无论开启件与内盖3采用哪种接触方式, 开启件防转齿21和内盖防转齿31只需分别设置在开启件和内盖3上各自的接触面即可。 开启件防转齿21与所述内盖防转齿31之间的配合较为精密,即只要开启件与内盖3相互接触配合后即起到了止转的作用,这样的配合对开启件和内盖3的配合角度没有关系,在配合后也不会产生相互的滑动。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开启件呈筒状并在按压工作时套设在所述内盖3 上,所述开启件防转齿21设置在所述开启件的内壁,所述内盖防转齿31设置在内盖3周向的外壁上。这样,在按压下开启件后,开启件即套设到内盖3上,利用内盖防转齿31和开启件防转齿21的相互配合,即可通过旋转开启件来旋转内盖3。为了按压时能够自动导向,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开启件防转齿21与所述内盖防转齿31均呈上小下大的锥形并且所述开启件防转齿21与所述内盖防转齿31的倾斜角一致。上下方向即以普通酒瓶正立做参考。通过上述结构,开启件防转齿21与内盖防转齿 31之间的同轴度不必太高,在按下的过程中,开启件防转齿21的喇叭口逐渐套在锥形的内盖防转齿31,在锥形面的导向下逐渐同轴并且相互紧密配合,这样在按压时就能够自动导向,并且在按压时更容易让开启件防转齿21与内盖防转齿31配合紧密,避免打滑的情况出现。为了起到防伪的效果,如图5所示,还包括防伪易断环5,所述开启件的操作端通过防伪易断环5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防伪易断环5可以通过较薄的结构连接在外壳1和开启件的操作端,这样要打开瓶盖,必须按压开启件的操作端,由此必然破坏防伪易断环5, 仿冒者就无法仅通过瓶盖和瓶体来完美封装仿冒液体。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开启件包括开启套2和按键4,所述按键4形成所述开启件的操作端。分体式的开启件在生产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坤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