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494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用于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预连接,该预装配结构包括设于第二零件的第一基准面的预挂部和缓冲部;所述预挂部整体呈筒状,包括两个从第一基准面垂直凸起的弧形侧壁、位于弧形侧壁顶端的环状连接部、和两个弹性扣部,两个弧形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两个弹性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朝向第一基准面延伸形成,两个弹性扣部对应设于所述间隙;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于所述预挂部周围的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装配结构中预挂部具有易弹出的弹性扣部,即能便利的实现预装配功能,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方便的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装配结构还具有缓冲部,对预连接零件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塑料件,例如前、后保险杠等,在与其他零件装配之前,如果有预挂的需求一般都会设计预装配的结构实现预连接。现有技术中目前普遍采用挂钩的结构实现,此种结构简单,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种挂钩结构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图1所示的预装配结构,预装后不容易将零件取出来,如果对预装零件有取下的要求就存在一定的拆卸困难。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用于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预连接,该预装配结构包括设于第二零件的第一基准面的预挂部和缓冲部;所述预挂部整体呈筒状,包括两个从第一基准面垂直凸起的弧形侧壁、位于弧形侧壁顶端的环状连接部、和两个弹性扣部,两个弧形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两个弹性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朝向第一基准面延伸形成,两个弹性扣部对应设于所述间隙;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于所述预挂部周围的缓冲垫。优选地,两个弧形侧壁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还设有导向部。优选地,所述弧形侧壁、连接部和弹性扣部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预装配结构中预挂部具有易弹出的弹性扣部,即能便利的实现预装配功能,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方便的拆卸;本技术的预装配结构还具有缓冲部,对预连接零件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预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预装配结构的预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预装配结构的正视图。图5是图4所示A-A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预装配结构;200 第一零件;300 第二零件;301第一基准面;I预挂部;11弧形侧壁;12连接部;13弹性扣部;14导向部;2缓冲部;21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展示了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预装配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的预装配结构100及其相关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数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的预装配结构100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覆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和“一”等的用语,仅为了便于叙述清楚,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图2所示的预装配结构100用于第一零件200和第二零件300的预连接,预装配结构100设于第二零件300的第一基准面301上,预装配结构100包括设于第二零件300的第一基准面301的预挂部I和缓冲部2。其中,请参阅图2至图5,预挂部I整体呈筒状,包括两个从第一基准面301垂直凸起的弧形侧壁11、位于弧形侧壁11顶端的环状连接部12、和两个弹性扣部13、以及设于连接部12的上端的环状导向部14,两个弧形侧壁11之间形成间隙,两个弹性扣部13从所述连接部12的下端朝向第一基准面301延伸形成,两个弹性扣部13对应设于所述间隙。其中,所述缓冲部2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于所述预挂部周围的缓冲垫21。两个弧形侧壁11对称设置。弧形侧壁11、连接部12、导向部14和弹性扣部13 —体成型。预挂部I集成了定位柱、弹性卡扣、导向件三个零件的功能,将第一零件200的安装孔套设于预挂部I上实现两个零件的预连接,两个弧形侧壁11具有定位的作用,弹性扣部13相当于一个弹性卡扣的作用,且弹性扣部13有两个,相当于双面弹性卡扣,只需要用手按压弹性扣部13就可以将第一零件200取出,方便拆卸,导向部14具有导向作用。缓冲部2与第一零件200接触,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第一零件200与第二零件300在预连接时发生碰撞损坏。本技术优选的预装配结构100中预挂部I具有易弹出的弹性扣部13,即能便利的实现预装配功能,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方便的拆卸;本技术优选的预装配结构100还具有缓冲部2,对预连接的两个零件进行保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用于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预连接,其特征在于,该预装配结构包括设于第二零件的第一基准面的预挂部和缓冲部;所述预挂部整体呈筒状,包括两个从第一基准面垂直凸起的弧形侧壁、位于弧形侧壁顶端的环状连接部、和两个弹性扣部,两个弧形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两个弹性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朝向第一基准面延伸形成,两个弹性扣部对应设于所述间隙;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于所述预挂部周围的缓冲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侧壁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还设有导向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侧壁、连接部和弹性扣部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用于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预连接,该预装配结构包括设于第二零件的第一基准面的预挂部和缓冲部;所述预挂部整体呈筒状,包括两个从第一基准面垂直凸起的弧形侧壁、位于弧形侧壁顶端的环状连接部、和两个弹性扣部,两个弧形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两个弹性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朝向第一基准面延伸形成,两个弹性扣部对应设于所述间隙;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于所述预挂部周围的缓冲垫。本技术的预装配结构中预挂部具有易弹出的弹性扣部,即能便利的实现预装配功能,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方便的拆卸;本技术的预装配结构还具有缓冲部,对预连接零件进行保护。【IPC分类】F16B21/06【公开号】CN204942199【申请号】CN201520621677【专利技术人】王浩, 牟必山 【申请人】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拆卸的预装配结构,用于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进行预连接,其特征在于,该预装配结构包括设于第二零件的第一基准面的预挂部和缓冲部;所述预挂部整体呈筒状,包括两个从第一基准面垂直凸起的弧形侧壁、位于弧形侧壁顶端的环状连接部、和两个弹性扣部,两个弧形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两个弹性扣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朝向第一基准面延伸形成,两个弹性扣部对应设于所述间隙;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分布于所述预挂部周围的缓冲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牟必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