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378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8:26
一种收割机,在坐在驾驶座椅上的状态下,能够以不易与其他操作用具混淆的状态,操作性良好地进行反转操作用具的操作。该收割机具备:使作业部反转的反转机构,所述作业部可选择切换到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中的任一种旋转状态;通过手动操作进行反转机构的通断的反转操作用具(106或107);驾驶座椅(15b);在驾驶座椅(15b)的横侧方设有变速操作用具(111)的侧面板箱(15c);将反转操作用具(106或107)装设于所述驾驶座椅(15b)和所述侧面板箱(15c)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收割机,其具备可选择切换到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中的任一种旋转状态的作业部、使该作业部反转的反转机构、通过手动操作进行反转机构的通断的反转操作用具。
技术介绍
作为具备可进行正反转的作业部、使该作业部反转的反转机构、以及反转操作用具的收割机,已知有下述或所公开的构造的收割机。对设置于驾驶座椅前方的前操作柱的操作杆进行操作,或者,对驾驶部地板的踏板式操作用具进行操作,从而反转操作用于冷却散热器的风扇驱动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参照专利文献I)。在支承收割装置的右收割支柱与驾驶台之间设置正反转切换杆,从驾驶座椅侧越过侧柱的上侧而操作位于其外侧的正反转切换杆(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 155719号公报(段落〔0007、0008、0011?0014〕、图2、图7、图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 8009号公报(段落〔0045、0056〕、图3、图8、图9、图10)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构造的收割机,能够以坐在驾驶座椅上的状态对用于冷却散热器的风扇驱动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进行反转操作,在这一点上是很有用的。但是,因为该操作用具位于其他操作对象设备多的前操作柱或驾驶部地板,所以如果再添加操作频率不高的反转用操作用具,就会进一步增加操作对象,有可能混淆操作。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构造的收割机,为了对正反转切换杆进行操作,必须从驾驶座椅侧伸手越过侧柱的上侧来进行操作,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在收割机中,在不易与其他操作用具进行混淆的状态下,以坐在驾驶座椅上的状态操作性良好地进行反转操作用具的操作。〔解决方案I〕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技术的收割机的技术方案具备:可选择切换到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中的任一种旋转状态的作业部、使所述作业部反转的反转机构、通过手动操作进行所述反转机构的通断的反转操作用具、驾驶座椅、在所述驾驶座椅的横侧方设有变速操作用具的侧面板箱(寸4卜'V《本少求V夕只),将所述反转操作用具装设于所述驾驶座椅和所述侧面板箱之间。〔解决方案I的作用及效果〕上述解决方案I的本技术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将驾驶座椅和侧面板箱之间的空间作为反转操作用具的配设用空间来利用,所以能够有效利用在驾驶座椅和侧面板箱之间产生的空置空间,紧凑地进行配置。另外,优点还在于,配置于该空间的反转操作用具以被位于两侧的驾驶座椅和侧面板箱遮盖了左右两侧的状态存在,因此能够降低人体或其他物体意外接触的可能性,可容易避免无意识地产生反转的可能性。而且,因为配设该反转操作用具的位置是与配设有其他各种装置的操作面板等部位不同的位置,即,位于驾驶座椅和侧面板箱之间的空间,所以能够减小错认成其他操作用具而被操作的可能性。而且,由于位于距驾驶座椅近的位置,因此操作被妨碍的可能性也小。〔解决方案2〕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反转操作用具被施力成将所述作业部切换到正转状态的状态,被施力而切换到正转状态的该反转操作用具与所述侧面板箱的侧方投影面存在的区域重叠。〔解决方案2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上述的解决方案2的技术结构,由于反转操作用具被施力成将作业部切换到正转状态的状态,因此必须克服施力进行有意识的操作才会反转。而且,由于正转状态的反转操作用具与侧面板箱的侧方投影面存在的区域重叠,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被意外地切换到反转状态的可能性。〔解决方案3〕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反转机构具备:使作为所述作业部的收割部驱动系统反转的第一反转机构、及使作为所述作业部的散热器冷却风扇驱动系统反转的第二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操作用具具备:操作所述第一反转机构的第一操作用具、操作所述第二反转机构的第二操作用具。〔解决方案3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上述解决方案3的技术结构,由于分别具备使收割部驱动系统反转的反转操作用具和使散热器冷却风扇驱动系统反转的反转操作用具,因此,能够单独地进行收割部驱动系统的反转和散热器冷却风扇的反转。〔解决方案4〕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操作用具和所述第二操作用具以可推拉操作的方式构成,并且,在主视观察时上下排列配设,且拉动操作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解决方案4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上述解决方案4的技术结构,由于反转操作用的第一操作用具和第二操作用具上下排列配设,可进行推拉操作,且拉动操作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因此,即使在驾驶座椅和侧面板箱之间这种较狭窄的空间内,也能够顺畅地操作。S卩,如果是需要大幅改变操作方向进行操作的结构,就难以进行在狭窄空间内的操作,另外,如果是需要在各自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操作的结构,有时会产生相互干涉的可能性,但通过使拉动操作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消除了发生上述不良情况的可能性。〔解决方案5〕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在所述正转状态下,所述第一操作用具和所述第二操作用具在侧视时前后排列配设。〔解决方案5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上述解决方案5的技术结构,由于第一操作用具和所述第二操作用具前后排列配置,因此不在左右方向上占据宽度,容易在狭窄空间进行配设。〔解决方案6〕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操作用具由使所述收割部驱动系统反转的操作杆构成,所述第二操作用具由使所述散热器冷却风扇驱动系统反转的线操作用具构成,所述第二操作用具的把持部配设在比所述第一操作用具的把持部更高的位置。〔解决方案6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上述解决方案6的技术结构,由于第二操作用具由线操作用具构成,因此容易配设于任意位置,且由于第一操作用具由操作杆构成,因此容易使第一操作用具的把持部延伸到坐在驾驶座椅上的操纵者的手附近。因此,通过使第二操作用具的把持部位于比第一操作用具的把持部高的位置,第一操作用具作为靠近操纵者且操作方向也容易稳定的操作杆,其操作即使在驾驶座椅和侧面板箱之间的狭窄空间内也容易无障碍地进行。而且,第二操作用具作为远离操纵者且操作方向难以稳定的线操作用具,通过设置于较高的位置,也能够实现在驾驶座椅和侧面板箱之间的狭窄空间的外侧的操作,使得容易进行在宽阔空间中的操作。由此,能够操作性良好地操作第一操作用具和第二操作用具。〔解决方案7〕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的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为,具备驾驶室,所述第一操作用具和所述第二操作用具配设于所述驾驶室的内部,所述第一操作用具和所述第二操作用具中的一方支承在所述驾驶室的后壁,所述第一操作用具和所述第二操作用具中的另一方以贯通所述后壁的下部侧的状态被支承。〔解决方案7的作用及效果〕根据上述解决方案7的技术结构,第一操作用具和第二操作用具中的一方支承在驾驶室的后壁,能够简化支承构造。第一操作用具和第二操作用具中的另一方以贯通后壁的下部侧的状态被支承,能够与驾驶室外的连接机构直接连接。由此,能够容易简化所述另一方的操作用具和驾驶室外的连接机构的连接构造。【附图说明】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右侧视图;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表示发动机、变速箱和脱粒装置的动力传递构造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发动机、变速箱和脱粒装置的动力传递构造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从发动机向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可选择切换到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中的任一种旋转状态的作业部(17或70)、使所述作业部(17或70)反转的反转机构、通过手动操作进行所述反转机构的通断的反转操作用具(106或107)、驾驶座椅(15b)、在所述驾驶座椅(15b)的横侧方设有变速操作用具(111)的侧面板箱(15c),将所述反转操作用具(106或107)装设于所述驾驶座椅(15b)和所述侧面板箱(15c)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博昭成田靖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