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176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设铁芯及三相绕组,其中三相绕组均环绕包覆在铁心外侧,且三相绕组间由相间隔板隔离,且相间隔板两侧分别与绕组外表面相抵,绕组由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构成,其中低压线圈环绕在铁心外侧,高压线圈环绕在低压线圈外侧,且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均为呈长圆形结构并同轴分布,低压线圈与高压线圈间由电缆纸、皱纹纸及高压撑条帘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变压器的结构,降低了变压器自重,并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还通过优化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变压器对电力线材及铁等生产材料使用量,有效的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属变压器设备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电力输变电系统中的重压元器件,使用量十分巨大,变压器主要的功能主要是依靠铁心、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共同实现的,在当前所使用的变压器中,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共同构成相间绕组,并环绕在铁心上,而各相绕组间则由间隔板进行隔离,同时由于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提高变压器的散热能力,通常各相绕组间间距保持加大,从而导致了铁心的中心距变大,结构及重量也随之增加,同时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之间也通过大量的高强度瓦楞纸、绝缘纸板等进行隔离,同形成冷却油道,这种结构在当前的变压器中使用的十分不便,但同时这类结构也导致当前变压器的结构及自重均较大,变压器在生产时另需消耗较多的电力线材及铁等原料,从而一方面造成变压器使用不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变压器生产及使用成本增加,不利于变压器竞争力的提升,因此针对这以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变压器结构,使其在保证良好运行能力及散热性能前提下,可有效较少原材料损耗及自身结构体积和自重,以提高变压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该专利技术一方面有效的减小了铁心中心距,缩小了铁心结构并减轻了铁心重量,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轭铁与线圈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简化了变压器的结构,降低了变压器自重,并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还通过优化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变压器对电力线材及铁等生产材料使用量,有效的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设铁芯及三相绕组,其中三相绕组均环绕包覆在铁心外侧,且三相绕组间由相间隔板隔离,相间隔板呈“U”型,且相间隔板两侧分别与绕组外表面相抵,绕组由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构成,其中低压线圈环绕在铁心外侧,高压线圈环绕在低压线圈外侧,且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均为呈长圆形结构并同轴分布,低压线圈与高压线圈间由电缆纸、皱纹纸及高压撑条帘隔离,皱纹纸两侧面分别与电缆纸连接,电缆纸另分别与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连接,其中高压撑条帘另位于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圆弧段位置,并分别位于低压线圈与铁心之间及皱纹纸与电缆纸之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均采用半油道散热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皱纹纸至少两张并重叠,皱纹纸另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的两端伸出,且伸出长度不低于30毫米。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有效的减小了铁心中心距,缩小了铁心结构并减轻了铁心重量,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轭铁与线圈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简化了变压器的结构,降低了变压器自重,并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还通过优化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变压器对电力线材及铁等生产材料使用量,有效的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设铁芯I及三相绕组2,其中三相绕组2均环绕包覆在铁心I外侧,且三相绕组2间由相间隔板3隔离,相间隔板3呈“U”型,且相间隔板3两侧分别与绕组2外表面相抵。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绕组2由高压线圈21及低压线圈22构成,其中低压线圈22环绕在铁心I外侧,高压线圈21环绕在低压线圈22外侧,且高压线圈21及低压线圈22均为呈长圆形结构并同轴分布,低压线圈22与高压线圈21间由电缆纸4、皱纹纸5及高压撑条帘6隔离,其中电缆纸4包覆在低压线圈22外表面,皱纹纸5两侧面分别与电缆纸4连接,电缆纸4另分别与低压线圈22和高压线圈21连接,其中高压撑条帘6另位于高压线圈21及低压线圈22圆弧段位置,并分别位于低压线圈22与铁心I之间及皱纹纸5与电缆纸4之间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压线圈21与低压线圈22均采用半油道散热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皱纹纸5至少两张并重叠,皱纹纸另高压线圈21及低压线圈22的两端伸出,且伸出长度不低于30毫米。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有效的减小了铁心中心距,缩小了铁心结构并减轻了铁心重量,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轭铁与线圈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简化了变压器的结构,降低了变压器自重,并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还通过优化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变压器对电力线材及铁等生产材料使用量,有效的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设铁芯及三相绕组,其中三相绕组均环绕包覆在铁心外侧,且三相绕组间由相间隔板隔离,所述的相间隔板呈“U”型,且相间隔板两侧分别与绕组外表面相抵,所述的绕组由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构成,其中低压线圈环绕在铁心外侧,高压线圈环绕在低压线圈外侧,且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均为呈长圆形结构并同轴分布,所述的低压线圈与高压线圈间由电缆纸、皱纹纸及高压撑条帘隔离,其中所述的电缆纸包覆在低压线圈外表面,所述的皱纹纸两侧面分别与电缆纸连接,所述的电缆纸另分别与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连接,其中所述的高压撑条帘另位于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圆弧段位置,并分别位于低压线圈与铁心之间及皱纹纸与电缆纸之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均采用半油道散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皱纹纸至少两张并重叠,皱纹纸另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的两端伸出,且伸出长度不低于30毫米。【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设铁芯及三相绕组,其中三相绕组均环绕包覆在铁心外侧,且三相绕组间由相间隔板隔离,且相间隔板两侧分别与绕组外表面相抵,绕组由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构成,其中低压线圈环绕在铁心外侧,高压线圈环绕在低压线圈外侧,且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均为呈长圆形结构并同轴分布,低压线圈与高压线圈间由电缆纸、皱纹纸及高压撑条帘隔离。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变压器的结构,降低了变压器自重,并提高了散热面积,另一方面还通过优化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变压器对电力线材及铁等生产材料使用量,有效的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IPC分类】H01F27/12, H01F27/30【公开号】CN105225809【申请号】CN201510781695【专利技术人】宋军桥, 王邦忠, 郎海涛, 张向娟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结构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设铁芯及三相绕组,其中三相绕组均环绕包覆在铁心外侧,且三相绕组间由相间隔板隔离,所述的相间隔板呈“U”型,且相间隔板两侧分别与绕组外表面相抵,所述的绕组由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构成,其中低压线圈环绕在铁心外侧,高压线圈环绕在低压线圈外侧,且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均为呈长圆形结构并同轴分布,所述的低压线圈与高压线圈间由电缆纸、皱纹纸及高压撑条帘隔离,其中所述的电缆纸包覆在低压线圈外表面,所述的皱纹纸两侧面分别与电缆纸连接,所述的电缆纸另分别与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连接,其中所述的高压撑条帘另位于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圆弧段位置,并分别位于低压线圈与铁心之间及皱纹纸与电缆纸之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桥王邦忠郎海涛张向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