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909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磁性净水设备,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分离效率低、分离时间长且不易推广使用等问题。一种磁性净水设备,包括上端封口的柱状筒体,柱状筒体下端设置有下部直径小于上部直径的锥状筒体,锥状筒体下端设置有底流管,底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门,柱状筒体内设置有上端穿出其顶部的溢流管,且柱状筒体侧壁顶部设置有顶端与其齐平且与其筒壁切向连通的进料管,锥状筒体内设置有上端与溢流管连接的分离筒,柱状筒体、锥状筒体及底流管外壁均设置有通电线圈,且通电线圈外侧罩有隔磁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具有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高、分离时间短、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易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具体为一种磁性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大幅度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与日倶增,由此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合理地处理和利用这些污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专利201410365794.1提出了一种平流式沉淀池,通过把贮泥斗倾斜地设置并延伸到沉淀区底壁的下方,且还设置有对应折弯的挡板,挡板和贮泥斗的共同作用能够减少沉淀物漂浮进入到沉淀区中,从而克服现有的平流式沉淀池在沉淀区的底壁容易堆积较多的沉淀物的缺点。但仍存在平流沉淀池固有的占地面积大、分离效率低、分离时间长等缺点。专利201310111147.3提出了一种带有斜板组件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斜板组件和多个支撑固定檩条;每组斜板由多个倒置的等腰梯形板依次连接构成,且每个斜板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多组斜板由内向外依次套装设置,斜板组件固定在筒状沉淀池的内。该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竖流式沉淀池施工困难成本高,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沉淀池沉淀效率低等问题。但竖流式沉淀池建设成本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阻碍着它的推广应用。专利201310068845.X提出了一种斜板斜管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面设有配水槽和集水槽,所述沉淀池的下面设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上设有穿孔排泥管,所述沉淀池位于污泥斗的上方设有斜板斜管体,且所述斜板斜管体底部设有阻流板。该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斜管沉淀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处理效率与出水水质明显下降,可靠性降低的不足。但这种沉淀池斜管易积泥,后期运行费用高,对原水水质适应性差的缺陷。由此,我们得出目前污水处理主要采用混凝一沉淀一过滤一消毒的流程。这在工业应用中,存在以下明显不足:(1)分离时间长。目前污水处理采用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其静置时间一般长达30min左右。(2)分离效率低。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采用沉淀池进行污水混凝沉淀,沉淀池不能形成颗粒凝聚的良好条件,不能生成团聚型絮凝体,固液分离效率低。(3)占地面积大。传统污水处理中通常需要设置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占地面积大。(4)自动化程度低。(5)建设成本高。以适用于50万人口的县城、日处理量为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为例,二次沉淀池池体造价可达720万元。(6)缺乏适用于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设备。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方面,尚缺乏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因此,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处理工艺,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分离效率低、分离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且不易推广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高、分离时间短、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磁性净水设备。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磁性净水设备,包括上端封口的柱状筒体,柱状筒体下端设置有下部直径小于上部直径的锥状筒体,锥状筒体下端设置有底流管,底流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门,柱状筒体内设置有上端穿出其顶部的溢流管,且柱状筒体侧壁顶部设置有顶端与其齐平且与其筒壁切向连通的进料管,锥状筒体内设置有上端与溢流管连接的分离筒,柱状筒体、锥状筒体及底流管外壁均设置有通电线圈,且通电线圈外侧罩有隔磁壳体。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中加入磁性絮凝剂后由进料口以一定压力切向进入柱状筒体内,污水遇到器壁后被迫作回转运动,而絮凝产物和固体颗粒则依原有的直线运动的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絮凝产物和粗大颗粒惯性大,克服水力阻力靠近器壁,而细小颗粒和水未靠近器壁即作回转运动,在后续给料的推动下,细小颗粒和水继续向下和回转运动,絮凝产物和粗大颗粒相应产生惯性离心力,于是絮凝产物和粗大颗粒向周边浓集,而细小颗粒则趋向中心区域;同时,在磁场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絮凝产物和粗大颗粒贴着柱状筒体、锥状筒体筒壁旋转向下运动,最后从底流管排出,随着污水从柱状筒体部分流向锥状筒体,流动断面越来越小,在外层水流压迫之下,内层水流不得不改变方向,转而向上流动,形成两组旋转流;向上流动的旋转水流进入分离筒,在离心力和磁场力的共同作用下,细小颗粒向分离筒筒壁靠近,清水向分离筒中心靠近,形成二次分离,清水向上从溢流管溢出,细小颗粒从内分离筒上边缘重新进入柱状筒体内,与粗大颗粒、絮凝产物一起,旋转向下运动,最后从底流管排出。一种磁性净水设备,还包括单片机、加药池、收集池、与通电线圈连接的数字电位器,底流管与收集池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与底流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浊度检测仪和流量电磁阀,且浊度检测仪靠近底流管一侧,加药池上方设置有计量栗,加药池与进料管之间设置有压力栗;浊度检测仪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计量栗、压力栗、数字电位器及流量电磁阀连接。溢流管接锥形筛篮,底流管接带式压滤机。作业时,通过浊度检测仪采集信号后,单片机进行分析计算后,控制计量栗调节磁性絮凝剂的加药量,控制加压栗的压力大小,控制数字电位器调节电磁线圈的磁力大小,及控制流量电磁阀调节排出污水的流量后,进行过滤后,流入收集池,实现净水过程的自动控制。进料管为内侧口径小于外侧口径的锥状结构,溢流管为上侧内径大于下侧内径的锥状结构,底流管为上侧内径小于下侧内径的锥状结构,分离筒的内径大于溢流管底部的内径。进料口的结构设计有效地增大了进水压力,且消除了可能引起进料口短路的“死空间”;溢流管及底流管的结构设计极大的加大了污水的处理量。溢流管出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入料管,入料管的右端设置有竖向放置的筛篮,筛篮的底端中心设置有输出轴与其连接的驱动电机,且输出轴上设置有振动电机,筛篮外套有仓体,仓体底端开有左右分布的排污口和出水口 ;收集池与流量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式压滤机。筛篮通过驱动电机绕着输出轴转动,溢流水通过入料管给入筛篮后被抛向筛篮内壁,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的滤液水透过筛篮缝隙透出后,经出水口流出;同时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轴向快速振动,固体颗粒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快速沿筛篮里侧运动,在振动作用下从筛篮直径大端口卸出后经排污口排走;污泥通过流量电磁阀后经带式压滤机处理,滤液从出水口排出,压缩泥饼进入收集池后经传送带运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相比较传统的沉淀池,本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高、分离时间短、成本较低、方便维护保养、有利于推广应用的优点。(2)通过加入磁性絮凝剂,使絮凝产物具有磁性,通过磁性分离手段,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3)锥形筒段设置分离磁系,通过磁场作用,使污泥向外分离筒筒壁运动,磁场由上至下呈递增趋势,污泥在重力和磁场力共同作用下贴着筒壁向下运动,极大的增强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4)底流管外壁设置磁系,由上至下呈递减趋势,使污泥不易堵塞底流管,在重力作用下,污泥从底流管排出净水器。(5)采用切向进水的方式,省去了净水器中的动力装置,既提高了分离效果,又简化了装置的结构,方便维护和保养。(6)通过内分离筒的设置,使污水在净水设备内形成二次离心分离,提高了分离效果。(7 )通过内分离筒的设置,有效抑制了短路流动,稳定内部流场。(短路流是由于给入流体与器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导致有一部分流体直接进入溢流产物,这一部分流体未经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磁性净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性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封口的柱状筒体(1),柱状筒体(1)下端设置有下部直径小于上部直径的锥状筒体(2),锥状筒体(2)下端设置有底流管(3),底流管(3)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门(4),柱状筒体(1)内设置有上端穿出其顶部的溢流管(5),且柱状筒体(1)侧壁顶部设置有顶端与其齐平且与其筒壁切向连通的进料管(6),锥状筒体(2)内设置有上端与溢流管(5)连接的分离筒(7),柱状筒体(1)、锥状筒体(2)及底流管(3)外壁均设置有通电线圈(8),且通电线圈(8)外侧罩有隔磁壳体(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超张继龙肖宇强王玲玲王丽丽马清亮章青芳乔晨常嘉丽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