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064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9:14
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包括给棉板、压棉罗拉、上给棉罗拉和下给棉罗拉,所述压棉罗拉设于所述给棉板上方,所述压棉罗拉与所述给棉板之间构成第一给棉通道,所述上给棉罗拉和所述下给棉罗拉之间构成第二给棉通道,所述第一给棉通道与所述第二给棉通道前后对接,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给棉通道的隔距的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上给棉罗拉能够随原料喂入量协调移动,调整与所述下给棉罗拉的隔距,不易发生塞车现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具体是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
技术介绍
开松机的给棉结构在工作时主要由上给棉罗拉与下给棉罗拉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低速旋转,挤压原料进入开松工作区域,开松辊高速逆时针旋转,给棉罗拉与之后的开松辊之间在生产中要根据原料不同的细度、长度和工艺要求进行隔距的调整,开松辊通过筒体上的钢针或针布对魏如的纤维进行开松、分梳,这样常会有开包后大块的原料或有大量原料同时喂入,造成原料积堆,若在继续喂入原料,就会导致塞车现象,塞车严重时会将给棉罗拉挤压变形或将开松辊钢针或针布损伤,不得不更换罗拉、钢针或针布,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同时还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给生产企业造成一定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解决易塞车、损伤设备部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包括给棉板、压棉罗拉、上给棉罗拉和下给棉罗拉,所述压棉罗拉设于所述给棉板上方,所述压棉罗拉与所述给棉板之间构成第一给棉通道,所述上给棉罗拉和所述下给棉罗拉之间构成第二给棉通道,所述第一给棉通道与所述第二给棉通道前后对接,所述上给棉罗拉与所述压棉罗拉通过传送带联动,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给棉通道的隔距的调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式安装座体、设于所述固定式安装座体上的中空框体、设于所述中空框体两侧的滑道、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体并伸入所述中空框体的调节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滑块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道的上给棉罗拉轴承座。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为与所述固定式安装座体活动连接的螺栓连接杆。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铰接式安装座体、设于所述铰接式安装座体上的张紧调节轮、连接于所述铰接式安装座体的限位弹簧和连接于所述限位弹簧的固定抓钩,所述张紧调节轮与所述压棉罗拉、所述上给棉罗拉通过传送带两两联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给棉通道的隔距为30~50m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防积堵的给棉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在没有原料喂入时所述上给棉罗拉在自身重力、弹簧拉力和轴承座摩擦力等共同作用下处在最小隔距处;当有原料喂入时,增加了所述上给棉罗拉挤压原料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其上移一定距离,若有大块原料或大量原料同时喂入时,反作用力加大,使上给棉罗拉上移更大一个距离,使喂入区域变大,在原料通过的同时也增大了工作过程中的储棉量。由此,所述上给棉罗拉能够随原料喂入量协调移动,调整与所述下给棉罗拉的隔距,不易发生塞车现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位名称分别为:1-给棉板,2-压棉罗拉,3-上给棉罗拉,4-下给棉罗拉,5-固定式安装座体,51-中空框体,52-调节杆,53-上给棉罗拉轴承座,6-铰接式安装座体,61-张紧调节轮,62-限位弹簧,63-固定抓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包括给棉板1、压棉罗拉2、上给棉罗拉3和下给棉罗拉4,压棉罗拉1设于给棉板1上方,压棉罗拉2与给棉板1之间构成第一给棉通道,上给棉罗拉3和下给棉罗拉4之间构成第二给棉通道,第一给棉通道与第二给棉通道前后对接,上给棉罗拉3与压棉罗拉2通过传送带联动,还包括用于调节上给棉罗拉3与下给棉罗拉4之间隔距的调节机构。上给棉罗拉3与下给棉罗拉4之间的隔距为30~50mm。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式安装座体5、设于固定式安装座体5上的中空框体51、设于中空框体51两侧的滑道、连接于安装座体5并伸入中空框体51的调节杆52、滑动连接于调节杆52的滑块和固定连接于滑块并滑动连接于滑道的上给棉罗拉轴承座53。调节杆52为与固定式安装座体5活动连接的螺栓连接杆。调节机构还包括铰接式安装座体6、设于铰接式安装座体6上的张紧调节轮61、连接于铰接式安装座体6的限位弹簧62和连接于限位弹簧62的固定抓钩63,张紧调节轮51与压棉罗拉2、上给棉罗拉3通过传送带两两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棉板(1)、压棉罗拉(2)、上给棉罗拉(3)和下给棉罗拉(4),所述压棉罗拉(2)设于所述给棉板(1)上方,所述压棉罗拉(2)与所述给棉板(1)之间构成第一给棉通道,所述上给棉罗拉(3)和所述下给棉罗拉(4)之间构成第二给棉通道,所述第一给棉通道与所述第二给棉通道前后对接,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给棉通道的隔距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棉板(1)、压棉罗拉(2)、上给棉罗拉(3)和下给棉罗拉(4),所述压棉罗拉(2)设于所述给棉板(1)上方,所述压棉罗拉(2)与所述给棉板(1)之间构成第一给棉通道,所述上给棉罗拉(3)和所述下给棉罗拉(4)之间构成第二给棉通道,所述第一给棉通道与所述第二给棉通道前后对接,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给棉通道的隔距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堵的给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式安装座体(5)、设于所述固定式安装座体(5)上的中空框体(51)、设于所述中空框体(51)两侧的滑道、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体(5)并伸入所述中空框体(51)的调节杆(52)、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杆(52)的滑块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织里韩衣童社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