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4403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所述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包括:底部法兰;回转轴,垂直安装在所述底部法兰上;回转法兰,安装在所述回转轴上;多个车轮支承装置,以所述回转轴为中心对称安装在回转法兰之外;每个所述车轮支承装置包括:支架;车轮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车轮,安装在所述车轮轴上;其中,所述车轮轴平行于底部法兰且指向回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安全、性能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尘或者潮湿的恶劣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支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是一种需两部分相对运动的机械传动元件,通常在使用中承受三种力的作用即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的作用。回转支承由套圈(内圈、外圈、上/下圈)、滚动体、隔离块、密封带和油杯等组成,属于一种特殊的滚动轴承。传统的回转支承依靠套圈和滚动体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的作用,同时实现回转功能以及支承功能。但是,现有的回转支承属于轴套与轴承配合式安装结构,不便拆卸维修,不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回转支承不便拆卸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回转支承性不便拆卸维修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所述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包括:底部法兰;回转轴,垂直安装在所述底部法兰上;回转法兰,安装在所述回转轴上;多个车轮支承装置,以所述回转轴为中心对称安装在回转法兰之外;每个所述车轮支承装置包括:支架;车轮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车轮,安装在所述车轮轴上;其中,所述车轮轴平行于底部法兰且指向回转轴。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法兰内部嵌有回转轴套,所述回转轴上设有第一润滑油杯和第一润滑孔,所述回转轴套内开设有第一油槽,所述回转轴与所述回转轴套之间具有第一润滑油路。进一步地,各所述车轮轴均位于所述底部法兰的径向上,各所述车轮沿切线方向位于同一回转半径上。进一步地,所述车轮支承装置还包括:套设在车轮与车轮轴之间的车轮轴套,所述车轮轴上设有第二润滑油杯,车轮轴套内设有第二油槽,车轮轴内部有第二润滑孔,所述车轮轴与车轮轴套之间具有第二润滑油路。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轴与回转轴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法兰与回转轴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车轮支承装置的数目为3个。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法兰和所述车轮支承装置均高于所述底部法兰,并且所述回转法兰的法兰平面平行于所述底部法兰。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还包括:基础平台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平台上的高炉水渣系统的渣沟,所述高炉水渣系统的渣沟包括:摆动槽体和连接所述摆动槽体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回转法兰与摆动槽体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基础平台上,所述车轮支撑所述摆动槽体。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槽体的底部设有摆动槽体法兰,所述回转法兰通过所述摆动槽体法兰与所述摆动槽体连接,所述底部法兰固定在所述基础平台上,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液压缸。本技术中,回转法兰与回转轴配合安装后能够承受径向力,也能够在设备转动时实现回转定心的功能;车轮支承装置,承受轴向力实现支承功能;当设备重心位于几个车轮支承装置的平面内部时,车轮支承装置能够承受倾覆力矩,当设备重心位于几个车轮支承装置的平面外部时,回转法兰与回转轴的配合安装也能够承受倾覆力矩的作用,底部法兰、车轮支承装置、回转轴、回转法兰等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的作用,同时实现回转功能以及支承功能。这种回转支承装置中,车轮支承装置,承受轴向力实现支承功能,回转功能以及支承功能分别由回转轴和车轮支承装置承担,这样维修和拆卸时,回转轴和车轮支承装置可以分别拆卸维修,因而,减少了拆卸维修的时间,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尘或者潮湿的恶劣工作环境。另外,回转轴和车轮支承装置的分别安装也降低了各自的安装精度,简化了回转支承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而,回转轴与所述回转轴套之间具有第一润滑油路,润滑油脂通过第一润滑油杯、第一润滑孔、第一油槽进入车轮轴与车轮轴套的间隙,保证良好的润滑。该装置结构简单,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在潮湿、多尘的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进而,车轮轴与车轮轴套之间具有第二润滑油路,润滑油脂通过第二润滑油杯、第二润滑孔、第二油槽进入车轮轴与轴套的间隙,保证良好的润滑。进而,本技术可以设置3个或多个车轮支承装置;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可以通过底部法兰和回转法兰与其他零部件连接,也可以根据设备结构灵活调整其连接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与传统的回转支承标准件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安全、性能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尘或者潮湿的恶劣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与车轮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回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回转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炉水渣系统的渣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高炉水渣系统的渣沟的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底部法兰;2、回转法兰;3、车轮支承装置;4、回转轴;5、车轮轴;6、车轮7、车轮轴套;8、第一润滑油杯;11、回转轴套;12、摆动槽体;13、驱动装置;14、基础平台;18、第二润滑油杯;3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包括:底部法兰I,起支撑其他部件和连接的作用;回转轴4,垂直安装在所述底部法兰I上;回转法兰2,安装在所述回转轴4上;回转法兰与回转轴配合安装组成回转装置,回转法兰与回转轴配合安装后能够承受径向力,也能够在设备转动时实现回转定心的功會K ;多个车轮支承装置(例如为球面车轮支承装置)3,以所述回转轴4为中心对称安装在回转法兰之外;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所述车轮支承装置包括:支架30,例如固定在所述底部法兰I上或其他支撑平台或基础平台上,为车轮和车轮轴提供支撑;车轮轴5,设置在所述支架30上;车轮6,安装在所述车轮轴5上,车轮6垂直所述底部法兰,起到支撑负载的作用;车轮6例如为球面铸造车轮,以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和适合的表面弧度;其中,多个所述车轮支承装置3均匀的包围在所述回转法兰2之外,所述车轮轴5垂直所述回转轴4,或者车轮轴5平行于底部法兰I且指向回转轴4。回转法兰与回转轴配合安装后能够承受径向力,也能够在设备转动时实现回转定心的功能;车轮支承装置,承受轴向力实现支承功能;当设备重心位于几个车轮支承装置的平面内部时,车轮支承装置能够承受倾覆力矩,当设备重心位于几个车轮支承装置的平面外部时,回转法兰与回转轴的配合安装也能够承受倾覆力矩的作用,底部法兰、车轮支承装置、回转轴、回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回转支承装置包括:底部法兰;回转轴,垂直安装在所述底部法兰上;回转法兰,安装在所述回转轴上;多个车轮支承装置,以所述回转轴为中心对称安装在回转法兰之外;每个所述车轮支承装置包括:支架;车轮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车轮,安装在所述车轮轴上;其中,所述车轮轴平行于底部法兰且指向回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刚全强孟凯彪殷宝铎赵利明周凡卢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