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382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包括吊头,吊头下方通过横向承重梁上端中间设有的螺栓连接块与横向承重梁活动连接,横向承重梁两端内部各设有一个空腔,每个空腔处各设有1个长腰形孔,空腔之间的横向承重梁内部设有混凝土,混凝土两头端各设有1个凹槽,空腔内设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滑轮,转轴一端卡在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横向承重梁的端面,横向承重梁的两端面设有上下两个套环,套环内部插入有销钉,销钉将伸出至横向承重梁端面的转轴头端卡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刚性绳受力均匀,延长刚性绳的使用寿命;可调节吊具的重心,降低吊具在起吊重物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容易更换滑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起吊桥梁建设用的钢桁梁的吊具,特别是一种自动调节吊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满足日常大型机械的维护起吊,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多种类型的吊具,其中包括一般类型的和专用类型的。吊具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施工设备,因施工的工程规模不同,吊具的设计也不同,传统的吊具一般采用刚性结构的横向承重梁,但在起吊重物过程中,横向承重梁两端的刚性绳不能自由调节长度,导致刚性绳受力不均匀,容易断裂;进而导致横向承重梁的重心偏移、受力过大,增大起吊的安全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它可以使刚性绳受力均匀,延长刚性绳的使用寿命;可调节吊具的重心,降低吊具在起吊重物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容易更换滑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包括吊头,吊头下方通过横向承重梁上端中间设有的螺栓连接块与横向承重梁活动连接,横向承重梁两端内部各设有一个空腔,每个空腔处各设有I个长腰形孔,空腔之间的横向承重梁内部设有混凝土,混凝土两头端各设有I个凹槽,空腔内设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滑轮,转轴一端卡在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横向承重梁的端面,横向承重梁的两端面设有上下两个套环,套环内部插入有销钉,销钉将伸出至横向承重梁端面的转轴头端卡住。前述的自动调节吊具中,所述横向承重梁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通过伸缩套管与横向承重梁上两侧设有的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的伸缩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插入第一套管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吊具的横向承重梁两端内部各有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滑轮,当吊具起吊重物从而使刚性绳受力时,通过滑轮转动使刚性绳两端长度相同,使刚性绳受力均匀,延长刚性绳的使用寿命;通过可以调节长度的伸缩套管,与转动的滑轮可调节吊具的重心,降低吊具在起吊重物中的安全隐患;横向承重梁内浇灌混凝土,增加横向承重梁的承重能力;转轴活动安装在空腔内,通过销钉卡住,当滑轮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受损时,可以将销钉从套环中抽出,然后将转轴拔出,从而滑轮就从长腰型孔中拿出,方便滑轮的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能使刚性绳受力均匀,延长刚性绳的使用寿命;可调节吊具的重心,降低吊具在起吊重物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容易更换滑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吊头,2-第一连接块,3-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5-螺旋连接块,6-第二连接块,7-空腔,8-滑轮,9-长腰型孔,10-转轴,11-销钉,12-套环,13-凹槽,14-刚性绳,15-横向承重梁,16-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如图1-2所述,包括吊头1,吊头I下方通过横向承重梁15上端中间设有的螺栓连接块5与横向承重梁15活动连接,横向承重梁15两端内部各设有一个空腔7,每个空腔7处各设有I个长腰形孔9,空腔7之间的横向承重梁15内部设有混凝土 16,混凝土 16两头端各设有I个凹槽13,空腔7内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安装有滑轮8,转轴10—端卡在凹槽13内,另一端穿过横向承重梁15的端面,横向承重梁15的两端面设有上下两个套环12,套环12内部插入有销钉11,销钉11将伸出至横向承重梁15端面的转轴10头端卡住。所述横向承重梁1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2通过伸缩套管与横向承重梁15上两侧设有的第二连接块6连接,所述的伸缩套管包括第一套管3和第二套管4,第二套管4插入第一套管3内。吊头I通过横向承重梁15上端中间设有的螺栓连接块5与横向承重梁15活动连接,当吊具起吊重物时,如果横向承重梁15两端受力不均,吊头I与横向承重梁15两侧连接有的伸缩套管通过伸缩,从而控制横向承重梁15倾斜度,使横向承重梁15不会倾斜过大导致重心不稳,造成安全隐患;滑轮8转动使刚性绳14两端长度相同,使刚性绳受力均匀;当需要更换滑轮8时,将螺杆11从套环12中抽出,然后将转轴10取出,从而滑轮8就可以从长腰型孔9中拿出。【主权项】1.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头(1),吊头(I)下方通过横向承重梁(15)上端中间设有的螺栓连接块(5)与横向承重梁(15)活动连接,横向承重梁(15)两端内部各设有一个空腔(7 ),每个空腔(7 )处各设有I个长腰形孔(9 ),空腔(7 )之间的横向承重梁(15 )内部设有混凝土( 16 ),混凝土( 16 )两头端各设有I个凹槽(13 ),空腔(7 )内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安装有滑轮(8),转轴(10)—端卡在凹槽(13)内,另一端穿过横向承重梁(15)的端面,横向承重梁(15)的两端面设有上下两个套环(12),套环(12)内部插入有销钉(11),销钉(11)将伸出至横向承重梁(15)端面的转轴(10)头端卡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梁(1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2)通过伸缩套管与横向承重梁(15)上两侧设有的第二连接块(6)连接,所述的伸缩套管包括第一套管(3)和第二套管(4),第二套管(4)插入第一套管(3)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包括吊头,吊头下方通过横向承重梁上端中间设有的螺栓连接块与横向承重梁活动连接,横向承重梁两端内部各设有一个空腔,每个空腔处各设有1个长腰形孔,空腔之间的横向承重梁内部设有混凝土,混凝土两头端各设有1个凹槽,空腔内设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滑轮,转轴一端卡在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横向承重梁的端面,横向承重梁的两端面设有上下两个套环,套环内部插入有销钉,销钉将伸出至横向承重梁端面的转轴头端卡住。本技术能使刚性绳受力均匀,延长刚性绳的使用寿命;可调节吊具的重心,降低吊具在起吊重物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容易更换滑轮。【IPC分类】B66C1/10, B66C13/04【公开号】CN204917610【申请号】CN201520565492【专利技术人】王茂光, 王志坚, 刘亚松 【申请人】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头(1),吊头(1)下方通过横向承重梁(15)上端中间设有的螺栓连接块(5)与横向承重梁(15)活动连接,横向承重梁(15)两端内部各设有一个空腔(7),每个空腔(7)处各设有1个长腰形孔(9),空腔(7)之间的横向承重梁(15)内部设有混凝土(16),混凝土(16)两头端各设有1个凹槽(13),空腔(7)内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安装有滑轮(8),转轴(10)一端卡在凹槽(13)内,另一端穿过横向承重梁(15)的端面,横向承重梁(15)的两端面设有上下两个套环(12),套环(12)内部插入有销钉(11),销钉(11)将伸出至横向承重梁(15)端面的转轴(10)头端卡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光王志坚刘亚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