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3480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操作杆、旋扣和用于限定操作杆位置和旋扣位置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顶板及与顶板固定连接的背板,背板的顶端设有能够用于与栏杆卡接,且能够沿栏杆长度方向滑动的挂耳,顶板上设有供操作杆移动的滑道,顶板上所述滑道的两侧对称设有多对旋扣支撑槽,多对旋扣支撑槽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布,操作杆上设有螺纹部,旋扣螺纹连接在螺纹部上,操作杆轴线、挂耳移动方向及多对旋扣支撑槽的排布方向相互垂直。本申请提供的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水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电水下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 目.0
技术介绍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核电站许多重要主线工作是在反应堆水池满水状态下展开的,例如压力容器在役检查、水下摄像及水下异物打捞等。由于反应堆水池内的水体为放射性水体,工作人员不能直接进入水池内进行水下作业,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杆进行水下设备的操作。传统的做法为,工作人员手持操作杆或操作绳的顶端,根据水下设备的位置进行操作杆或操作绳位置的手动调节,然后进行移动操作杆或操作绳进行水下设备作业。然而,由于操作杆或操作绳的上下、左右及前后均有工作人员手动完成,且操作杆或操作绳全程均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控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均较差。因此,如何在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水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水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操作杆,还包括旋扣和用于限定所述操作杆位置和所述旋扣位置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顶板及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的背板,所述背板的顶端设有能够用于与栏杆卡接,且能够沿栏杆长度方向滑动的挂耳,所述顶板上设有供所述操作杆移动的滑道,所述顶板上所述滑道的两侧对称设有多对旋扣支撑槽,多对所述旋扣支撑槽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操作杆上设有螺纹部,所述旋扣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部上,所述操作杆轴线、所述挂耳移动方向及多对所述旋扣支撑槽的排布方向相互垂直。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加强板,两个所述加强板分别位于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顶板和所述背板的相对两侧固定。优选地,所述旋扣为多个,多个所述旋扣沿所述操作杆的轴线方向布置。优选地,所述操作杆包括多个依次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螺纹部设置在顶端的所述连接杆上。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连接端部一者设有公接头,另一者上设有能够套设在所述公接头外侧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通过卡销固定。优选地,所述公接头上设有导向凸起,所述母接头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向凸起的导向开口槽。优选地,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卡销通过柔性钢丝绳连接。优选地,所述背板与所述顶板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挂耳的两侧延伸至所述背板的两端。优选地,所述旋扣包括能够与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的杆体锁紧部及两个能够分别卡接于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旋扣支撑槽中的卡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操作杆、旋扣和用于限定操作杆位置和旋扣位置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顶板及与顶板固定连接的背板,背板的顶端设有能够用于与栏杆卡接,且能够沿栏杆长度方向滑动的挂耳,顶板上设有供操作杆移动的滑道,顶板上所述滑道的两侧对称设有多对旋扣支撑槽,多对旋扣支撑槽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布,操作杆上设有螺纹部,旋扣螺纹连接在螺纹部上,操作杆轴线、挂耳移动方向及多对旋扣支撑槽的排布方向相互垂直。当需要控制水下设备时,根据水下设备位置选择旋扣放置在哪对旋扣支撑槽中,限定操作杆的前后位置。通过滑动挂耳,调节操作杆的左右位置,通过转动操作杆,调节旋扣与操作杆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操作杆的上下位置,进而实现通过操作杆控制水下设备运动。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提供的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中,通过控制挂耳移动、旋扣安装位置和旋扣与操作杆的安装位置,准确定位操作杆的位置,通过旋扣支撑槽支撑旋扣,进而支撑操作杆,避免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握取操作杆的情况,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水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安装位置图;图4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图。其中图1-4中:1_操作杆、2-旋扣、3-顶板、4-旋扣支撑槽、5-加强板、6-背板、7-母接头、8-公接头、9-卡销、10-导向凸起、11-柔性钢丝绳、12-栏杆、13-转动手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水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操作杆1、旋扣2和用于限定操作杆I位置和旋扣2位置的定位件,旋扣2具体可以为一个。定位件包括顶板3及与顶板3固定连接的背板6,具体的,顶板3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与背板6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加工定位件,优选顶板3与背板6为一体式结构。背板6的顶端设有能够用于与栏杆12卡接,且能够沿栏杆12长度方向滑动的挂耳,顶板3上设有供操作杆I移动的滑道,其中滑道为通槽,操作杆I穿过滑道用于控制水下设备。顶板3上滑道的两侧对称设有多对旋扣支撑槽4,多对旋扣支撑槽4上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布,操作杆I上设有螺纹部,旋扣2螺纹连接在螺纹部上,操作杆I轴线、挂耳移动方向及多对旋扣支撑槽4的排布方向相互垂直。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转动操作杆1,优选,操作杆I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13。旋扣2包括与螺纹部螺纹连接的套筒及固定在套筒相对来两端的条形卡件,条形卡件能够卡接在旋扣支撑槽4中。当需要控制水下设备时,根据水下设备位置选择旋扣2放置在哪对旋扣支撑槽4中,限定操作杆I的前后位置,通过滑动挂耳,调节操作杆I的左右位置,通过转动操作杆I,调节旋扣2与操作杆I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操作杆I的上下位置,进而实现通过操作杆I控制水下设备运动,即通过沿小桥栏杆12左右移动挂耳,实现操作杆IX轴方向的调节;通过选用不同位置的旋扣支撑槽4,实现操作杆IY轴方向的微量调节、准确定位;通过选用不同的旋扣2、调节旋扣2与操作杆I相对位置,进行操作杆IZ轴方向的升降调节。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中,挂耳移动、旋扣2安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站水下作业调节定位装置,包括操作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扣(2)和用于限定所述操作杆(1)位置和所述旋扣(2)位置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顶板(3)及与所述顶板(3)固定连接的背板(6),所述背板(6)的顶端设有能够用于与栏杆(12)卡接,且能够沿栏杆(12)长度方向滑动的挂耳,所述顶板(3)上设有供所述操作杆(1)移动的滑道,所述顶板(3)上所述滑道的两侧对称设有多对旋扣支撑槽(4),多对所述旋扣支撑槽(4)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操作杆(1)上设有螺纹部,所述旋扣(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部上,所述操作杆(1)轴线、所述挂耳移动方向及多对所述旋扣支撑槽(4)的排布方向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菠陈坚阳文军李杨管海洋王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