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永军专利>正文

一种铲切式防伪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62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铲切式防伪盖,其针对现有的用瓶盖直接破坏瓶口防伪体的防伪结构所存在的不易将防伪体折断的缺点,在瓶盖上与瓶口防伪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铲牙,铲牙倾斜指向防伪体的根部。开启时通过铲牙将手部的力量全部集中传递到瓶口防伪体的根部,轻松地将其铲切破坏,实现可靠的开启成功率。同时对瓶盖内部结构也做出改进,使其更加简单实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伪包装瓶,特别是涉及瓶子的瓶口与瓶盖。假酒屡禁不止,市场呼唤好的防伪瓶。有一种方案,是在玻璃瓶口上设置同瓶口一体的、凸起的防伪体,开启时利用瓶盖将防伪体破坏以实现瓶子的一次性使用。这种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防伪彻底的优点。然而,因瓶口防伪体的材质为玻璃,瓶盖的材质为塑料,瓶盖的刚性远远低于防伪体的刚性。在实际应用中就要求瓶口的防伪体向外凸出足够的长度,否则瓶盖就不易将其破坏,而是在用力过程中瓶盖体发生变形从防伪体外方滑过。但防伪体做得太长,又使其破损率加大。这一问题很难解决,严重阻碍了上述防伪结构的普及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铲切式防伪盖,即使瓶口防伪体比较短小,也能够可靠地将其铲切破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包括通用的瓶口和瓶盖,瓶口上具有凸出的防伪体,在瓶盖上与瓶口防伪体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铲牙,铲牙与瓶口壁形成一定的夹角,倾斜指向防伪体的根部。铲牙与瓶口壁之间的夹角小于45度。铲牙位于瓶盖的侧壁并且沿轴向呈狭长形,同瓶盖一体制成。瓶盖内壁与瓶口外壁具有对应扣合的倒卡,瓶盖壁上对应于瓶口防伪体的位置具有观察窗。铲牙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分别位于防伪体的两侧。瓶盖内壁铲牙下方位置具有向内凸起的助破钮,助破钮根部周围的盖壁为减薄易断裂结构,瓶口外壁上具有两个与之配合的助力凸牙,分别位于助破钮的两侧且上下位置与助破钮平齐。瓶口防伪体沿轴向呈狭长形。防伪体的根部位于瓶口上的凹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瓶盖铲牙采用棘爪式弹性结构,铲牙齿尖指向瓶口防伪体的根部,在铲切过程中越是用力,铲牙越是紧贴瓶口外壁,从而保证瓶盖的作用力全部传递到防伪体上,易于将其破坏,丛而实现可靠地防伪。瓶盖可整体注射成型,成本低。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立体解剖图。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瓶口(1)上依次装配有密封塞(11)和瓶盖(3),密封塞(11)和瓶盖(3)也以可通过卡扣结合为一体来使用。瓶盖(3)的材质可以是ABS添加适量的AS,用以调整瓶盖体的刚性。瓶盖(3)内壁和瓶口(1)外壁具有一对对称分布相互扣合的倒卡(5),以保证瓶盖(3)与瓶口(1)可靠地结合,并且能够在瓶盖旋转一定角度后相互脱离开(为简明起见附图1中只绘出了一侧的倒卡)。瓶口(1)外壁具有向外凸出的防伪体(2),其可以沿轴向呈狭长形(见附图2)。防伪体(2)的根部可以设置于瓶口上的环形凹槽(10)内,其头部凸出凹槽外适当长度。在瓶盖(3)侧壁上对应于瓶口防伪体(2)的位置具有适当大小的观察窗(6)。观察窗(6)两侧的瓶盖内壁上具有两个同瓶盖整体成型的铲牙(4),铲牙可以是沿轴向呈狭长形(见附图2)。铲牙(4)的横截面形状类似于棘轮式超越离合器中的弹性棘爪(见附图1),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并要保证适当的厚度及强度。铲牙(4)紧贴在瓶口(1)外壁上并倾斜指向防伪体(2)的根部。铲牙(4)若不与瓶口壁贴紧,而是保持适当间隙,开启时在施力过程中其自然能与瓶口壁贴紧。为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铲牙(4)与瓶口壁的夹角宜小于45度,附图1所示铲牙与瓶口外圆相切。为配合铲牙(4)发挥最佳效果,可在瓶盖(3)内壁铲牙(4)的对应面设置数条支撑筋(12)。瓶盖内壁铲牙(4)下方位置具有向内凸起的助破钮(7),助破钮(7)根部周围的盖壁为减薄易断裂结构(8),可以设一处镂空点做为断裂突破口。瓶口(1)外壁上具有两个与助破钮(7)相配合的带斜面的助力凸起(9),分别位于助破钮(7)的两侧且上下位置与助破钮(7)平齐,以通过助破钮(7)来限制瓶盖不能左右旋转活动。开启时旋转瓶盖(3),瓶口助力凸起(9)向外顶起瓶盖助破钮(7),在瓶盖壁上开出一个孔洞,实现瓶盖(3)的一次性使用。继而,铲牙(4)顶紧在瓶口防伪体(2)的根部,越是用力,则力量越是往防伪体(2)的根部集中,丛而铲断防伪体(2)实现瓶子的一次性使用。防伪体(2)在断裂的瞬间因被瓶盖(3)包裹也不会四处飞溅。此时瓶盖(3)与瓶口(1)之间相互对应扣合的倒卡(5)已经分离开,取下瓶盖(3),掉出防伪体(2),实现开启。权利要求1.一种铲切式防伪盖,包括通用的瓶口和瓶盖,瓶口(1)上具有凸出的防伪体(2),其特征是,在瓶盖(3)上与瓶口防伪体(2)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铲牙(4),铲牙(4)与瓶口壁形成一定的夹角,倾斜指向防伪体(2)的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其特征是,铲牙(4)与瓶口壁之间的夹角小于45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其特征是,铲牙(4)位于瓶盖的侧壁并且沿轴向呈狭长形,同瓶盖(3)一体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其特征是,瓶盖内壁与瓶口外壁具有对应扣合的倒卡(5),瓶盖壁上对应于瓶口防伪体(2)的位置具有观察窗(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其特征是,铲牙(4)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分别位于防伪体(2)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其特征是,瓶盖内壁铲牙(4)下方位置具有向内凸起的助破钮(7),助破钮根部周围的盖壁为减薄易断裂结构(8),瓶口外壁上具有两个与之配合的助力凸牙(9),分别位于助破钮(7)的两侧且上下位置与助破钮(7)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其特征是,瓶口防伪体(2)沿轴向呈狭长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切式防伪盖,其特征是,防伪体(2)的根部位于瓶口上的凹槽(10)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包装瓶
,公开了一种铲切式防伪盖,其针对现有的用瓶盖直接破坏瓶口防伪体的防伪结构所存在的不易将防伪体折断的缺点,在瓶盖上与瓶口防伪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铲牙,铲牙倾斜指向防伪体的根部。开启时通过铲牙将手部的力量全部集中传递到瓶口防伪体的根部,轻松地将其铲切破坏,实现可靠的开启成功率。同时对瓶盖内部结构也做出改进,使其更加简单实用。文档编号B65D17/50GK2425020SQ0023552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郭永军 申请人:郭永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铲切式防伪盖,包括通用的瓶口和瓶盖,瓶口(1)上具有凸出的防伪体(2),其特征是,在瓶盖(3)上与瓶口防伪体(2)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铲牙(4),铲牙(4)与瓶口壁形成一定的夹角,倾斜指向防伪体(2)的根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郭永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